课件31张PPT。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及王室衰微的表现;
2、识记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并探究春秋霸主的影响。烽火戏诸侯 东 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战 国春 秋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2、手工业:
规模不断扩大
3、商业: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了商品
交换市场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二、王室衰微1、原因: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分封制逐步瓦解2、表现(1)周平王东迁后,势力大减(洛邑)。
(2)周王虽然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3)诸侯国势力崛起,各自为政,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3、结果 诸侯国势力崛起,竞相称霸,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阅读下列资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这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三、诸侯争霸1、原因: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目的:
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2、特点:
以“尊王攘夷”(口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春秋无义战3、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阖闾)和越国(勾践) 春秋时期形势图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春秋五霸另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春秋五霸另一说: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时期
第一个霸主 为什么齐桓公能够成为第一个霸主?自然条件: 资源丰富
任人唯贤: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正确谋略: 尊王攘夷尊王攘夷:尊崇周天子,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返回VS楚城濮之战退 避 三 舍晋城濮之战成语:退避三舍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成语: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北上,在邲打败晋国,成为霸主楚庄王“问鼎中原”《韩非子》:“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返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问题思考: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4、影响: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齐晋楚秦宋吴越知识结构经济发展动荡的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他就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王嬴政
2.“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争霸战争的评价。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巩固了周王室 B给社会带来了灾难
C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D促进民族交融。
3.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
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统一 D、适者生存
BAC4.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
A.大变革 B.大一统
C.民族政权并立 D.专制皇权加强
5.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争霸战争频仍。这一时期,下列诸侯称霸的先后顺序是(
①晋文公 ②齐桓公 ③楚庄王 ④秦穆公
6.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盘庚迁殷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A②①③④C.7.阅读下列材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诸侯)。
请回答:
1、“平王立,东迁于洛邑”是在哪一年?标志哪一时期的开始?
公元前770年 春秋的开始
2、“政由方伯(指诸侯)”请你举出四个例子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3、请你分析一下“诸侯强并弱”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有些诸侯国被灭掉,有些诸侯国强大起来,疆域不断扩大。
大规模民族交融。
4、春秋时期的主要战场刚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连年的战争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什么影响?作业课本P30课后活动第1、2题谢 谢 大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