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课时练2 时间 位移
[合格达标练]
题组一 时刻和时间间隔
1.下列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午8:30上第一节课,“8:30”表示的是时间间隔
B.时钟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刻
C.3 s内与第3 s内指的是同一段时间
D.第2 s指的是从第2 s末到第3 s初
解析:8:30对应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A错误;时钟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是一个时间点,表示时刻,故B正确;3 s内指的是从0到3 s末这3 s的时间,而第3 s内指的是从2 s末到3 s末这1 s的时间,故C错误;第2 s指的是从第1 s末到第3 s初,故D错误.
答案:B
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天津开往德州的K213次列车于14时33分从天津发车
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C.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节目6时开播
D.某场足球赛开赛5 min时甲队攻入一球
解析:天津开往德州的K213次列车于14时33分从天津发车,“14时33分”是一瞬间,指的是时刻,A错误;某人用15 s跑完100 m,“15 s”指的是跑完100 m所经历的时间,是时间间隔,B正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节目6时开播,“6时”对应一瞬间,指的是时刻,C错误;某场足球赛开赛5 min时甲队攻入一球,“开赛5 min时”是一瞬间,指的是时刻,D错误.
答案:B
3.下列关于民间俗语中所说的时间,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示做事得过且过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指时间间隔
B.形容做事没有持久性说“三分钟热度”,“三分钟”指时刻
C.形容事情不是一蹴而就时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日”指时刻
D.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三分”和“一秒”均指时刻
解析:“一天”对应一个过程,指时间间隔,A正确;“三分钟”表示热度持续的时间,指时间间隔,B错误;“一日”指寒冷持续的过程,表示的是时间间隔,C错误;“三分”和“一秒”均对应一个过程,均指时间间隔,D错误.
答案:A
4.(多选)实验中,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B.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 s
C.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 s
D.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答案:AD
题组二 位置和位移、矢量和标量
5.
(多选)由天津去上海,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轮船,如图所示,曲线ACB和虚线ADB分别表示天津到上海的铁路线和海上路线,线段AB表示天津到上海的直线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乘火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B.乘轮船通过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
C.乘火车与轮船通过的位移相等
D.乘火车与轮船通过的位移不相等
答案:BC
6.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
B.标量和矢量无根本区别
C.标量和矢量,一个有大小无方向,一个有大小也有方向
D.当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标量路程和矢量位移是一回事
解析:标量也可有负值,标量与矢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示的也不一样,所以它们之间有区别,而且标量与矢量也不是一回事.选项C正确.
答案:C
7.[2019·濮阳高一检测]小球从高2 m处竖直向上抛出,上升0.5 m然后落回到地面上停下,规定向上为正,则从抛出落回地面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
A.4 m,-2 m B.3 m,-2 m
C.-3 m,-2 m D.-3 m 2 m
解析: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大小为0.5 m+2.5 m=3 m;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Δx=-2 m,负号表示位移方向向下,与正方向相反,A、C、D错误,B正确.
答案:B
8.
有一口井,水面距井口4 m,现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如图),出井后又将水桶提升了1 m.选井口处为坐标原点,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4 m,1 m B.-4 m,1 m
C.5 m,0 D.-5 m,1 m
解析:本题中建立了直线坐标系,选井口处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处和最后位置的坐标分别为-4 m,1 m.
答案:B
9.
如图所示,某同学沿图示路径从开阳桥出发,经西单到达王府井.从开阳桥到西单的距离为4 km;从西单到王府井的距离为3 km.两段路线相互垂直.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
A.7 km、7 km B.5 km、5 km
C.7 km、5 km D.5 km、7 km
解析: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是从开阳桥指向王府井的线段长度,根据几何关系可得位移大小为5 km,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即开阳桥到西单的距离加上西单到王府井的距离共计3 km+4 km=7 km.
答案:D
10.(多选)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800 m赛跑的起点;B点是100 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400 m和800 m比赛,则( )
A.甲的位移最大 B.丙的位移最大
C.乙、丙的路程相等 D.丙的路程最大
解析:由题知A点是400 m、800 m比赛的起点和终点,所以400 m、800 m比赛位移的大小是0,而甲的100 m比赛是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是100 m,所以甲的位移是100 m最大,乙和丙的位移为0,A正确、B错误;路程是物体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所以在800 m和400 m的比赛中,路程最大的是800 m,丙的路程最大,C错误、D正确.
答案:AD
11.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某质点先从A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1=-3 m-4 m=-7 m;然后该质点再从C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2=1 m-(-3 m)=4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正数大于负数,则x2大于x1
B.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则x1大于x2
C.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 m
D.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
解析:由图可知,C到B的位移小于A到C的位移,虽然前者是正数,后者是负数,但正、负号只表示方向,比较大小要看长度的绝对值,故A错误,B正确;该质点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由A到B的合位移,就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则Δx=x1+x2=-7 m+4 m=-3 m,故C错误;整个过程中的路程就是运动轨迹的和,则s=|x1|+x2=|-7| m+4 m=11 m,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素养提升练]
12.
如图所示,甲、乙两只蚂蚁分别同时从水平桌面上的P,M点出发,它们的爬行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10 s后它们分别到达图中的Q,N点.若PQ=M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路程相同
B.甲的位移较大
C.乙的位移较大
D.它们的位移方向相互垂直
解析:因为PQ=MN,所以甲、乙两只蚂蚁的位移大小相等,选项B,C错误;由图可知,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选项A错误;甲的位移方向由P指向Q,乙的位移方向由M指向N,相互垂直,选项D正确.
答案:D
13.[2019·天津河北区检测]如图所示,在距墙1.0 m的A点,小球以某一速度冲向与墙壁固定的弹簧,将弹簧压缩到最短是到达距离墙壁0.2 m远的B点处,然后又被弹回至距墙1.5 m的C点静止.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0.5 m,1.3 m B.0.8 m,1.3 m
C.0.8 m,1.5 m D.0.5 m,2.1 m
解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则小球的位移大小等于AC之间的距离,即为1.5 m-1.0 m=0.5 m;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则小球的路程s=(1.0-0.2) m+(1.5-0.2) m=2.1 m.故选D.
答案:D
14.[2019·江阴期中]如图所示,A、B是静止在桌球台面上的两个球,相距1.1 m,运动员将球A击向球台侧壁C点,球A碰壁后反弹与球B相碰,已知C点与球A、球B原来位置的距离分别为0.6 m和0.9 m.关于球A从开始被击到撞到球B的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球通过的路程是1.5 m
B.A球通过的路程是1.1 m
C.A球通过的位移是0.9 m
D.A球通过的位移是0.6 m
解析: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即l=0.6 m+0.9 m=1.5 m;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即x=1.1 m.故选A.
答案:A
15.[2019·郑州高一期中]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扩大办学规模,市政府决定市一高要搬迁.新校址已经选定:如图所示,从一高总校区沿归德路向正南前进7 km到华商大道,再沿华商大道东段向东偏北37°方向前进5 km就可到达.求:(一高校园可用点表示,sin 37°=0.6,cos 37°=0.8)
(1)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的位移.
(2)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的路程.
(3)如果你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8 km/h,则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需要多少分钟.
解析:(1)向正南位移x1=s1-s2sin 37°=4 km,向正东位移x2=s2cos 37°=4 km,故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的位移为x==4 km,由于tan θ==1,则θ=45°,则方向南偏东45°.
(2)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的路程为s=s1+s2=12 km.
(3)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所需的时间为t== h=40 min.
答案:(1)4 km 方向 南东45° (2)12 km (3)4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