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和降水分布课件(共31张PPT).pptx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和降水分布课件(共31张PPT).pptx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29 09:3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分布降水对生活的影响暴雨激发崩塌特大暴雨突袭重庆全境雪灾牛羊无法吃草近四个月未降雨的美国西部降水与民居陕西的窑洞江南水乡的民居客家族的土楼傣族的民居城市里下了大雪:
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
一、降水与生活连续24小时暴雨:有的房屋
漏雨,甚至倒塌;有些路段
积水较深,交通受阻;低
洼的农田积水成涝,影
响农作物生长……阴雨连绵一个月:
一、降水与生活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该如何理解?A.降水越多,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B.降水越少,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C.适时、适量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想一想雾与霜属不属降水?雹降水量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为了使降水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比较性,气象观测规范中规定:降水量指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 降水的分级在气象上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根据国家气象部门规定的降水量标准,降雨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六种: 北京的夏季北京的冬季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二、降水的季节变化北京市各月降水柱状图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
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少?
降水最多及降水最少的是哪个月份,各是多少?
该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降水柱状图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罗马各月降水柱状图二、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湿润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全年多雨型冬季多雨型降水柱状图的画法1、绘制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份;(已标)
2、绘制出纵坐标轴,按相同的降水量差标上降水量刻度;(已标)
3、将表中各月的降水数据用线标注出来,做成柱状,涂上颜色;月 三、降水的分布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秘鲁亚马逊丛林地区最大城市 三、降水的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三、降水的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三、降水的分布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阿塔卡马沙漠乞拉朋齐1861年年降水量达20447毫米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1845-1936年的91年间未下雨水汽上升遇冷成云降雨暖湿气流干冷空气A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与降水思考A、B两点纬度位置相同,但降水量差别很大,与什么因素有关?BA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 ),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
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 )。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 ),西岸降水较( )。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 ),沿海地区降水较( ) 。
山地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世界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 )地区,世界降水最贫乏的地区:( )和南、北回归线大陆西岸。多2000减少多少少多多少赤道附近两极地区影响降水量的因素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课堂过关1、武汉市的降水集中在( )
A.春季 B.冬季
C.夏季 D .秋季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降水的是( )
A.降雨 B.冰雹
C.降雪 D.沙尘暴
3、一般用( )来表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A.降水量柱状图 B.降水量折线图
C.降水量扇形图 D.降水量波线图CDA课堂过关4、通常用( )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A.等高线图 B.等深线图
C.等降水量图 D.等温线图
5、世界的“雨极”是在 ( )
A.乞拉朋齐 B.北京
C.伦敦 D.章丘
6、赤道地区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 ( )
A.100毫米 B.2000毫米
C.300毫米 D.400毫米CAB7世界“干极”是指( )
A 撒哈拉沙漠 B 乞拉朋齐 C 阿塔卡马沙漠 D 吐鲁番盆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山地迎风坡降水少
B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
C 山地背风坡降水多
D 两极地区降水多
CB9世界上降水稀少的地区有( )
A 赤道地区 B 温带沿海地区
C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D 两极地区
10北京的年降水量是644毫米,是指北京( )
A 当年的降水量 B 某一年的年降水量
C 各年的年降水量都是644毫米
D 多年的年平均降水量
1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 )
A 日常生活 B 交通运输
C 工业生产 D 农业生产
DDD
降 水知 识 小 结谢 谢 合 作,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