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检测与解析.doc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检测与解析.doc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30 07:4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检测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1.一颗陨石飞向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为(  )
A.71% B.29% C.50% D.100%
2.读某一国家沿30°S地形剖面图,该国家所在的大洲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 /
3.图中A大洲与D大洲的地理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直布罗陀海峡
C.白令海峡 D.乌拉尔山(河)、高加索山脉
4.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
A.非洲、大西洋 B.亚洲、太平洋
C.大洋洲、北冰洋 D.南极洲、北冰洋
5.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6.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
7.一艘游轮从印度前往意大利威尼斯,其最短的航线须经过(  )
A.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8.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北美洲 C.亚洲 D.南极洲
9.读世界部分大洲轮廓图,关于大洲名称及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被称为“黑非洲”
B.乙﹣﹣南极洲﹣﹣号称“高原大陆”,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丙﹣﹣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D.丁﹣﹣亚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包围的大洲
10.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水温最低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1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1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哪些板块共同作用的结果?(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3.下列关于沧海桑田变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地质时期这里曾经是海洋
B.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C.东海海底的古河流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D.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1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位于(  )
A.板块内部 B.陆地和海洋交界地带
C.大陆内部 D.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15.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凹凸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6.读图,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17.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说明地球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下列现象能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由陆地变海洋的是(  )
A.在太行山上发现了海螺化石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D.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18.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和地震带多集中在(  )
A.大洲和大洲的交界处 B.大洋和大洋的交界处
C.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D.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
19.2018年9月28日下午,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引发了2米高的海啸。截止目前为止,在此次海啸当中丧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844人。关于印尼多火山、地震及海啸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之间
C.印度尼西亚只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处
20.六大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21.“大西洋两岸的大陆海岸线有惊人的吻合,甚至能够拼合在一起。”发现这一奇特现象后,魏格纳结合自己的考察研究,提出了(  )
A.生物进化学说 B.板块构造学说
C.大陆漂移的假说 D.海陆变迁学说
22.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 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造成中美两国不断靠近的原因是(  )
A.流水和风力作用 B.填海造陆
C.板块运动 D.地球公转运动
二.解答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45分)
23.读亚非欧分界线图,完成下列内容
(1)将图中字母表示的大洲名称写出:A   、B   C   ;
(2)图中数字表示的海域名称是:①   、②   ;
(3)写出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名称:a   山、b   河、c   山
和   海峡.
(4)写出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d   运河.
(5)A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
(6)形状呈“S”的大洋是   .
/
24.读图大洲轮廓图回答:
/
(1)、写出各大洲的名称:
A    B    C    D   
(2)A、D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海峡。
(3)A、C、D三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
(4)上面四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   (填字母)和   (填字母)。
(5)其中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和   (填字母)。
(6)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和   (填字母)。
25.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六大板块名称:
A   板块;B   板块;C   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岛为我国第    大岛,与其距离最近的省级行政区域为   .
(2)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临海:C   ,F   .
主要岛屿:E   ,B   .
(3)台湾岛西部地区的地形以    为主,盛产稻米和甘蔗,有“   ”和“   ”之称.
(4)    树是台湾岛最著名的树种,   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5)图中D处有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   .
(6)台湾岛的气候类型为   .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检测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一颗陨石飞向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为(  )
A.71% B.29% C.50% D.100%
【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因此一颗陨石飞向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为71%。
故选:A。
2.读某一国家沿30°S地形剖面图,该国家所在的大洲是(  )
/
A.非洲 B.南美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解】: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国家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地形分为三大部分,东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原。澳大利亚所在的大洲是大洋洲。
故选:C。
3.图中A大洲与D大洲的地理分界线是(  )
/
A.苏伊士运河 B.直布罗陀海峡
C.白令海峡 D.乌拉尔山(河)、高加索山脉
【解】: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读图可知,图中A是亚洲,D是北美洲;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
故选:C。
4.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
A.非洲、大西洋 B.亚洲、太平洋
C.大洋洲、北冰洋 D.南极洲、北冰洋
【解】: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根据题意。
故选:D。
5.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解】: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中美地峡的狭窄部位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
故选:C。
6.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
【解】: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故选:C。
7.一艘游轮从印度前往意大利威尼斯,其最短的航线须经过(  )
A.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解】: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一艘游轮从印度前往意大利威尼斯,其最短的航线须经过苏伊士运河。
故选:C。
8.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北美洲 C.亚洲 D.南极洲
【解】: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众多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其中,南极洲位于南极点附近,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故选:D。
9.读世界部分大洲轮廓图,关于大洲名称及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被称为“黑非洲”
B.乙﹣﹣南极洲﹣﹣号称“高原大陆”,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丙﹣﹣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D.丁﹣﹣亚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包围的大洲
【解】:依据大洲轮廓,读图分析可知:
甲是南美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被称为“黑非洲”;故A错误;
乙是南极洲,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非洲号称“高原大陆”;故B错误;
丙是欧洲,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故C正确;
丁是大洋洲,大洋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包围;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C。
10.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水温最低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解】:四大洋中,北冰洋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内,所处纬度位置高,面积最小、获得太阳辐射少,水温最低;根据题意。
故选:C。
1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解】: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故选:B。
1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哪些板块共同作用的结果?(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解】: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由两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形成的。根据题意。
故选:D。
13.下列关于沧海桑田变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地质时期这里曾经是海洋
B.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C.东海海底的古河流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D.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解】: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选项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选项A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位于(  )
A.板块内部 B.陆地和海洋交界地带
C.大陆内部 D.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故选:D。
15.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凹凸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解】: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说明了海陆变迁;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说明了地球海陆分布的面积比例。
故选:D。
16.读图,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A。
17.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说明地球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下列现象能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由陆地变海洋的是(  )
A.在太行山上发现了海螺化石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D.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A、在太行山上发现了海螺化石,表明在若干年前,太行山为海洋,是指海洋变陆地,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表明在若干年前,台湾海峡为陆地,是指陆地变海洋,故B符合题意;
C、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表明在若干年后,地中海会变为陆地,是指海洋变陆地,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表明在若干年前,喜马拉雅山为海洋,是指海洋变陆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和地震带多集中在(  )
A.大洲和大洲的交界处 B.大洋和大洋的交界处
C.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D.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
【解】: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故选:C。
19.2018年9月28日下午,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引发了2米高的海啸。截止目前为止,在此次海啸当中丧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844人。关于印尼多火山、地震及海啸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之间
C.印度尼西亚只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处
【解】:印尼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以及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故选:B。
20.六大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解】: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根据题意。
故选:C。
21.“大西洋两岸的大陆海岸线有惊人的吻合,甚至能够拼合在一起。”发现这一奇特现象后,魏格纳结合自己的考察研究,提出了(  )
A.生物进化学说 B.板块构造学说
C.大陆漂移的假说 D.海陆变迁学说
【解】: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故选:C。
22.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 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造成中美两国不断靠近的原因是(  )
A.流水和风力作用 B.填海造陆
C.板块运动 D.地球公转运动
【解】: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中国地处亚欧板块,美国地处美洲板块,两大板块挤压运动,使得太平洋的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有可能会拼合在一起,美国和中国就会成为陆上邻国。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3.读亚非欧分界线图,完成下列内容
故选:C。
(1)将图中字母表示的大洲名称写出:A 欧洲 、B 亚洲 C 非洲 ;
(2)图中数字表示的海域名称是:① 地中海 、② 黑海 ;
(3)写出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名称:a 乌拉尔 山、b 乌拉尔 河、c 大高加索 山
和 土耳其 海峡.
(4)写出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d 苏伊士 运河.
(5)A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丹麦海峡 .
(6)形状呈“S”的大洋是 大西洋 .
/
【解】:读图分析可知:
(1)图中字母表示的大洲名称:A是欧洲,B是亚洲,C是非洲;
(2)图中数字表示的海域名称:①是地中海,②是黑海;
(3)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a乌拉尔山、b乌拉尔河、c大高加索山和土耳其海峡.
(4)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d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
(5)A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6)形状呈“S”的大洋是大西洋,面积居第二位.
故答案为:
(1)欧洲;亚洲;非洲;(2)地中海;黑海;(3)乌拉尔;乌拉尔;大高加索;土耳其;(4)苏伊士;(5)丹麦海峡;(6)大西洋.
24.读图大洲轮廓图回答:
/
(1)、写出各大洲的名称: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北美洲 
(2)A、D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白令 海峡。
(3)A、C、D三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北冰洋 。
(4)上面四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 A (填字母)和 C (填字母)。
(5)其中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A 和 B (填字母)。
(6)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C 和 D (填字母)。
【解】:(1)依据大洲轮廓,读图可知,图中各大洲的名称:A是亚洲,B是非洲,C是欧洲,D是北美洲。(2)A亚洲和D北美洲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它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3)A亚洲、C欧洲、D北美洲三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北冰洋。(4)上面四大洲中是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A亚洲和C欧洲。(5)七大洲中,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以上四洲,其中赤道穿过的大洲有A亚洲和B非洲。(6)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结合所学可知,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C欧洲和D北美洲。
故答案为:(1)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 (2)白令;(3)北冰洋;(4)A;C; (5)A;B; (6)C;D。
25.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六大板块名称:
A 美洲 板块;B 南极洲 板块;C 印度洋 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太平洋 板块。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活跃 。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和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
【解】:(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六大板块名称:A美洲板块;B南极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岛为我国第 一  大岛,与其距离最近的省级行政区域为 福建省 .
(2)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临海:C 东海 ,F 太平洋 .
主要岛屿:E 澎湖列岛 ,B 钓鱼岛 .
(3)台湾岛西部地区的地形以 平原  为主,盛产稻米和甘蔗,有“ 海上米仓 ”和“ 东方甜岛 ”之称.
(4) 樟  树是台湾岛最著名的树种, 红桧 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5)图中D处有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 日月潭 .
(6)台湾岛的气候类型为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
/
【解】:(1)台湾岛为我国第一大岛,与其距离最近的省级行政区域为福建省.
(2)读图可得,C是东海,F是太平洋.E是澎湖列岛,B是钓鱼岛.
(3)台湾岛西部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盛产稻米和甘蔗,有“海上米仓”和“东方甜岛”之称.
(4)樟树是台湾岛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5)图中D处有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
(6)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