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一课时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目标:1.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主要丘陵)的位置。
2. 记住我国的主要山脉。 3.了解我国的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1.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1)找出四大高原,写出它们的名称: 、 、 、 。
(2)找出四大盆地,写出它们的名称: 、 、 、 。
(3)找出三大平原,写出它们的名称: 、 、 。
(4)主要丘陵: 。
2.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
叫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平原面积仅占 多一点。
3.山区多有不利和有利的一面:
不利的一面是:
有利的一面是:
4.活动:(1)读图2.6:找一找:
东西走向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南北走向山脉:
弧形山脉:
(2)划一划:
根据活动二,在右图中划线:
(3)在划出的网格中填写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4)填下表:
山 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 侧
东 侧
横 断 山 脉
云 贵 高 原
巫 山
四 川 盆 地
太 行 山 脉
华北平原
大 兴 安 岭
内 蒙 古 高 原
山 脉
两 侧 的 地 形 区
北 侧
南 侧
天 山 山 脉
准 噶 尔 盆 地
昆 仑 山 脉
青 藏 高 原
二、小试牛刀:
1.读右图,填出图上英文字母表示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_____高原;B_____________高原;
C_____________高原;D_____________高原;
E_____________平原;F_____________平原;
G_____________平原。
H 盆地;I 盆地;
J 盆地;K 盆地。
2.读右下侧中国地形,回答下列问题。
(1)① 山脉,其北侧是 盆地,南侧是 盆地;
⑤ 山脉,其东侧是 平原,西侧是 高原;
⑥ 山脉,其东侧是 平原,西侧是 高原;
(2)图中③为 山脉,其南侧为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北侧 盆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3)我国高原面积辽阔,能够“开着汽车追羊”的高原在图中代号为 ;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的平原在图中代号为 。
(4)因农业生产发达,被誉为我国的天府之国的盆地是 。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二课时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目标:1.知道我国地势特点,掌握三级阶梯的分界线;2.掌握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的优势;3.掌握各个阶梯内的主要地形区)
1.什么叫地势?
2.我国地势特点是
3.读图2.9:
(1)我国地势可划分为 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山脉、 山脉和 山脉,
高原构成我国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 米以上;主要地形有 高原和
盆地。
(2)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 米,地形以 和 为主; 在图中填注三大高原与三大盆地。
(3)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山脉、 山脉、 山脉和 山脉;
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 米以下,地形以 和 为主;在图中填图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4)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 。
4.说出下列地形区在我国地势的阶梯: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5.我国陆地最高点是 ;最低点是 。
6.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什么好处?
(1)
(2)
(3)
7.完成当堂检测9、10题
8.活动三:我国的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原因是什么?
答:分布地区:
原因:
二、当堂检测:
1.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 )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呈阶梯状分布 ④森林覆盖面积大 ⑤地形复杂多样 ⑥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2.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
A.大兴安岭 B.南岭 C.长白山 D.台湾山脉
3.在图2.1-8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
4.下列山脉不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天山
5.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D.西北一东南走向
6.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东北一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7. 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山脉是( )
A.阴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祁连山
8.我国最雄伟高大的山脉是( )
A.喜马拉雅山 B.大兴安岭
C.天山 D.昆仑山
9.在下图中填出作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10.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的名称填入下表:
主 要 地 形 区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第三节 《河流》第一课时
以外流河为主
(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并能在图上指出主要河流和湖泊。
2.能在图上指出内流区和外流区。知道两区河流的分布、水量变化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1.读图2.30,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湖:
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洞庭湖、鄱阳湖、青海湖。
2.将上面的河湖填入下列相应的格子里:
河流或湖泊名称
最终注入的海洋
概念归结(读P42—43)
太平洋
外流河: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外流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外流湖是______ __ ____,例如:_____ _。
印度洋
北冰洋
最终未注入海洋
内流河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内流区_________ ____________。
内流湖是_____ _,例如:______。
3.合作学习。读课本43页,小组合作探究后,完成下列表格
/
知识补丁:河流汛期是一年内降水集中的时段。因降水集中经常带来洪汛故名汛期。我国大部分地区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总量的50-70%左右。
4.阅读44页的“阅读材料”和京杭运河图,自主探究:
(1)京杭运河自北向南经过 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贯通了 大水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京杭运河的作用:
A、历史上,京杭运河起过 的重要作用。
B、目前, 境内的河段,一直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C、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京杭运河是 重要输水通道。
5.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观察:
内流河主要分布在 (地形)内部、 (季风区、非季风区)。
外流河主要分布在 (地形)上、 (季风区、非季风区)。
课堂检测:
1.具有“水量丰富、含沙量小、结冰期长”等特征的河流是(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2.珠江入海口的广州市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亚热带,珠江流经(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3.下列河流有结冰期的是( )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黑龙江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 )
A.都受夏季风影响 B.都受地形影响
C.都受夏季气温影响 D.外流区域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域受夏季气温高影响
5.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黑龙江 B.塔里木河 C.额尔齐斯河 D.雅鲁藏布江
6.下列河流与注入海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长江-----黄海 B.黑龙江----渤海
C.黄河-----东海 D.珠江-----南海
7.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且是咸水湖的是( )
A.鄱阳湖 B.洞庭湖 C.青海湖 D.太湖
8.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第三节 《河流》第三课时
一.读P49图,了解黄河的概况:(目标:了解黄河的形状、源头、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
1.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是指黄河的发源地 高原上的 山,“海”指黄河最终流入 海。黄河是我国第二 河,长度为 千米, 呈巨大的“ ”字形。(思考:为什么不能称它为第二大河?)
2.读图2.14,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段:
黄河上游(源头——_ 自治区的 ); 黄河中游( —— 省的 );
黄河下游( ——入海口)
3.黄河干流流经的 个省区,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简称依次是: (写简称)
4.阅读课本最后的附图地形图,找出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
上游: ___高原,__ ____高原;
中游: ___高原;
下游: ___平原。
5.读图2.41找到主要支流:汾河、渭河、泾河。
二、黄河的巨大贡献:
1.中华文明的 地之一,是母亲河。
2.中上游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A、上游梯级开发,建水电站: 峡、刘家峡、青铜峡等;
中游水利枢纽: 、 等(都位于 省)。
3.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在上游塑造了“塞上江南”美称的 平原和“塞上粮仓”美称的
平原,在下游塑造了 ________平原。 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_____ __之利。
4.小结:在下图中填注出:巴颜喀拉山、渤海,河口、桃花峪,A、B、C、D代表的地形区,数字① ②代表的支流。
/
四、黄河的忧患和治理:
读P53图文及P51最后一节内容,合作探究,完成下表。
主要灾患
形成原因
治理措施
上游
1
严重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凌汛
自然原因:
中游
1
严重
原因:
下游
1 地上河隐患
原因:
五、达标检测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和“海” 是分别是指 ( )
A.巴颜喀拉山 东海 B.唐古拉山 黄海 C.巴颜喀拉山 渤海D.喜马拉雅山 渤海
黄河塑造的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是 ( )
A.宁夏平原 B.华北平原 C. 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下列是黄河上中下游分界城市的是( )
A.河口 郑州 B.河口 济南 C .河口 三门峡 D.河口 桃花峪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其泥沙主要来自于 ( )
A.中游的黄土高原 B.下游的华北平原 C .上游的青藏高原 D.中游的宁夏平原
黄河被称为“地上河”的河段是 ( )A.下游 B.中游 C.上游 D.上游和中游
6.治理“地上河”的根本措施:( )
A.加固大堤 B.另挖入海通道 C.治理中游的水土流失
D、从兰州附近引黄河水入渭河,使黄河不再流经黄土高原
7.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A.土质疏松 B.多暴雨 C.植被破坏严重 D.黄土多空隙
8.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B.形成地上河 C.地势低平 D.工农业生产耗水过多
9.黄河在下列哪个省区入渤海?( )A.内蒙古B.河南C.山东 D.河北
第三节 《河流》第二课时
一、长江概况:(目标:了解长江的形状、源头、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及“第一大河”的依据)
读图2.34,找出:唐古拉山、东海、黄海、宜昌、湖口、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1.长江发源于 (山脉),注入 海,上、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省 ;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省的 。
2.长江是我国 最长、 面积最广、 最大的河流,所以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
长江全长 米。
3.长江干流是我国流经省份最多的河流,共流经 个省。分别是 (写简称)
4.读P23“中国地形的分布”图,找出长江主要流经的地形区,自源头起分别是
5.在长江干流上找出长江主要支流:汉江、嘉陵江、洞庭湖、鄱阳湖、湘江、赣江、太湖,并记住这些河流的相对位置。
二、长江的开发:(目标:掌握长江的一些美称及原因)
1.“水能宝库”-----长江巨大的水能集中在 河段;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 级和第 级阶梯,河流落差 ,水流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 “黄金水道”-------长江航运价值最高的集中在 河段。这些河段江阔水深,水流稳定,有利于大型江轮的航行,目前长江与支流形成的 水运网。中下游地区与南北的铁路线和京杭运河相互交织,使长江的航运向南北辐射。
3.我国在长江干流建立的大型水利枢纽是 和 。在图中找出这两个水利枢纽并记住它们的相对位置。
三、长江的治理:(目标:掌握长江上、中、下游存在的环境问题和治理)
1.长江上游存在的问题是 。
原因是 ,解决措施
长江三峡工程具有 、 、 、 等综合效益。
2.长江中、下游存在的问题是 ;
解决措施:
3.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4.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长江进行了综合治理,如,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 和“九曲回肠”的 。
四、小试牛刀:
1.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
支流:A ___ ,B ___ __ 。
湖泊:C ___ ,D __ ___ 。
城市:E __ ,F ____ _ 。
(2)三峡工程建成后将具有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 )
A.支流多 B.流域广 C.无湖泊调节洪水 D.河段特别弯曲
4.有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B.长江是我国一条重要的东西向水上运输通道
C.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境内
D.著名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位于中游的湖北省境内
5. “三峡”的开发是一项有 、 、 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其首要目的是 。
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脉,注入 海。
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A为 ,B为 .
a是我国最大的 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
第二节 《气候》第一课时
一、《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普遍高温》------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目标:了解我国冬、夏季节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划分)
读图2.13“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1.对比0℃等温线以北和以南的等温线数值,可以看出,越往北,气温数值越 (大、小),说明气温越 (高、低);相反,越往南,气温越 (高、低)。
2.估算、比较下列地区一月的平均气温:
哈尔滨:约 ℃; 北京:约 ℃;
武汉:约 ℃; 广州:约 ℃。
哈尔滨和广州一月平均气温相差约 ℃。
请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归纳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1)冬季,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南北温差 (大、小)。越往北,纬度位置越 (高、低),气温越 ;越往南,纬度位置越 (高、低), 气温越 。
(2)冬季,我国最冷的地方在纬度较 (高、低)的 地区,
而陆地最热的地方在纬度较 (高、低)的 岛。
(3)我国一月份0度等温线大致经过 (山脉)---- (河 )一线。
读图2.14“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估算、比较哈尔滨与广州两地的七月平均气温;
哈尔滨: ℃以上; 广州: ℃以上。
哈尔滨和广州七月平均气温相差约 ℃。由此可见:
与冬季比较,我国夏季的南北温差比较 (大、小)
2.思考:如果夏季你到乌鲁木齐或西藏的拉萨去旅行,情况有什么不同?
请分别计算广州与这两个城市的温差各是多少。
乌鲁木齐七月平均气温为 ℃,与广州的平均气温相差约 ℃;
拉萨七月平均气温约 ℃,与广州的平均气温相差约 ℃;
3.与冬季比较,说出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1)夏季,受地势影响,除 高原外,全国普遍 (高、低)温,南北温差 (大、小)。
(2)夏季全国最热的地方不在低纬度地区,而是在内陆的 盆地;而平均气温最低也不在纬度较高的地区,而是 高原。这说明 对夏季气温影响很大。
读图2.17“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1.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 个温度带,分别是: 、 、 、
、 。
2.对照图2.13,在右图中标出各温度带的分界线大致经过我国一月份的多少度等温线。
3.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 (山脉)---
(河)一线。这与我们刚才所学习的我国冬季 线相一致。
4.活动:举例说明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A 对生产的影响:
B 对人们的“住”影响:
二、训练检测,当堂达标:
1.冬季一月份,我国北方的哈尔滨与南方的海南岛气温相差很大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影响 B.海拔高度
C.洋流影响 D.海陆位置
2.暑假,家住广州的小明准备去哈尔滨旅游,他知道那里冬天比广州要冷很多,所以他想夏天也会凉快很多,于是他准备了毛衣厚裤等衣物。你认为:有没有必要:
为什么?
3.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是( )
A.纬度最北的漠河 B.青藏高原C.沿海的海南 D.大陆内部的吐鲁番
4.第3题中,你认为影响这个地方最冷的主要气候因素是( )
A.纬度影响 B.海拔高度
C.洋流影响 D.海陆位置
第二节 《气候》第三课时
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目标: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和 。
2.读图2.24,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的气候主要有 种,其中:
分布在我国东部及南部的气候有 种,它们分别是 、 、 。
分布在我国西部的有 种,分别是 、 。
(2)活动:阅读四幅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找出对应的气候类型,说出四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地 区
气 候 类 型
气 候 特 点
漠 河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海 口
吐 鲁 番
五 道 梁
3.读图2.2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的是 山区的自然景观。
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 、 和 等。
2.回忆:什么是季风?随着 变化,风向有 地转变,我们把这样的风叫季风。
我国由于位于 大陆东部,东临 洋,西南离 洋较近,所以受季风影响很大。
3.我国东部主要是季风气候,由于我国南北所跨的 大,自南向北,得到太阳光热越来越 ,气温越来越 。因此,根据气温的变化,自南向北可以分为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
4.读图2.28,完成下列各题:
(1)冬季,我国盛行从 吹来的 风,寒冷干燥,加剧了我国 方的寒冷,使我国南北冬季南北温差加大。
(2)夏季,我国盛行从 洋吹来的 风和 洋吹来的 风,温和湿润,雨热同期。
(3)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越来越 ,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 ,降水量越来越 。5. 影响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三、当堂检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④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011年寒假,小李同学乘火车从哈尔滨到广州游玩,他发现这两座城市的气温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3.广东省通过“果菜专列”往北方运送蔬菜,一年中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我国同时引进世界上的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你认为下列哪一地区能使这些动植物同时生存:
A.长白山地区 B.天山地区 C.横断山区 D.太行山区
5.下列地区中,受季风影响最小的是: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江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
6.雨热同期是我国气候的一个突出特征,这种气候和降水的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是:
A.世界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
B.在我国形成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C.使我国家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D.夏季活动积温高、降水多,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生长有利
7.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A.冬季风势力太强 B.每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和进退时间的早晚不同
C.地势西高东低 D.南北跨纬度广,海陆热力
8.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跨纬度较多 C.东西跨经度多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第二节 《气候》第二课时
一、《东西干湿差异显著》-----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目标:了解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原因;我国主要干湿地区的划分)
读图2.18“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分析我国降水在空间上的分配:
用红色笔在图中,描出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观察图中等降水量线的数值:
A.上海、广州等东南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可达 mm以上。越向西北内陆,数值越来越 (大、小)。例如在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在 mm以下。
B.观察:年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山---- 河;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可发现多数等降水量线并不与纬线平行,说明我国降水量分布差异受 位置的影响不大。而等降水量线数值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说明降水空间分布明显受 位置的影响。
C.因此,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可以归纳为:受 位置影响,年降水量从 沿海向 内陆逐渐 。
降水量东西方向比较: 多 少;南北方向比较: 多 少。
D.读材料:我国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最少的地方是 。
我国降水时间上的分配:
我国降水不仅从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时间上的分配也不均匀。请通过阅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
在图上划出100mm线,写出四城市月降水量达到150毫米及以上的月份。
哈尔滨: 月份,共 个月 ; 北 京: 月份,共 个月 ;
武 汉: 月份,共 个月 ; 广 州: 月份,共 个月 。
季节分配上,四城市降水量最多集中在 季,冬春季节降水比较 (多、少)。
3.四城市的雨季长短不等, (城市)雨季最长, (城市)雨季最短。
4.结论:
(1)我国降水量集中在 季,南方雨季较 (长、短),北方雨季较 (长、短)。
(2) 季节我国各地降水较少,尤其是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很快,而降水较
(多、少),地表水分蒸发剧烈,春旱非常严重,“春雨贵如油”就是这个原因。
(3)理解:降水的年际变化。 (4).活动一:降水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干湿地区的划分:
1.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区气候的 程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 ;反之,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 。
2.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我国共划区: 、 、 、 。
3.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为 mm年等降水量线;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为 mm年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为 mm年等降水量线。
4.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山脉)---- (河)一线相吻合,这条分界线与我们前面学过的 、 线和 线相一致。
二、当堂检测,达标训练:
1.我国北方传统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墙体厚,且以炕代床是因为( )
A.北方夏季热,避暑 B.冬季很冷,利于取暖保温 C.北方多风沙,躲避风沙D.北方全年刮北风
2.明明寒假要去旅游,到哪个地方,从气候上考虑最舒适( )A.庐山B.北戴河C.哈尔滨D.海南省
3.藏袍是藏族服饰的代表,这样的服饰对于藏民来说,最为合适不过了,是因为 ( )
A.当地空气稀薄 B.当地降水多 C.当地昼夜气温变化大 D.当地海拔高
4.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A.冬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B.冬季全国普遍冷湿 C.夏季全国到处气温很高D.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5.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6.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月O℃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C.热带和亚热带的界线D.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7.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在(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
8.下列关于干湿地区和温度带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在湿润地区、暖温带 B.华北平原在半湿润地区、中温带C.四川盆地在湿润地区、亚热带 D.海南岛在湿润地区、亚热带
9.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增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减
第四节 《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目标: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发生______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危害。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气象灾害主要有: 、 、 、 。
地质灾害主要有: 、 、 。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寒潮 B. 地震 C. 洪涝 D. 车祸
4.下列现象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 地震 B. 滑坡 C. 台风 D. 泥石流
5.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里的很多西瓜都砸烂了。B.化工厂废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气味。
C.一位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二、合作探究: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预防:
探究活动一:气象灾害
类型
发生原因
发生时间
发生地区
措 施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探究活动二:地质灾害
类型
诱发原因
发生地区
措 施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小结:根据活动一和活动二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
种类________、分布________、频次_________、危害________.
三、反馈练习:
1.下列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
A.旱灾 B.水灾 C.台风 D.泥石流
2.气象灾害的共同特点是 ( )
A.降水过多或过少 B.强冷空气的侵入 C.瞬间风力巨大 D.造成各种损失
3.发生地质灾害较高的地区是 ( )
A.海底 B.平原 C.山区 D.丘陵
4.各种地形都有可能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台风
5.《齐鲁晚报》2011年12月24日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从25日起山东全省开始出现的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0摄氏度左右,个别地区可达13摄氏度左右,预计26日夜间到27日,全省大部分四区阴有小雪。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 )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寒潮
6.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 )①滑坡 ②台风 ③干旱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7.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 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 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 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B.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的不稳定
C.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
D. 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9.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的方法,你认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 )
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B.在教室,应躲在坚固课桌下,抓紧桌角。
C.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
D.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10.我国是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
A.改变当地气候 B.人工降雨 C.兴修水利工程 D.防治水污染
11.下列关于防灾减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B. 地震发生时,应该躲在家里不要出门
C.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D. 减灾防灾是大人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