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耕生活
1.一位同学在某处原始居民遗址博物馆里看到了下列展品。据此判断,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 )/
A.已经发明使用了文字
B.逐渐产生了阶级分化
C.过上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生产
D.实行禅让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答案】C
2.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历史。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人类由“穴居”时代步入“定居”时代,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
①种植粟和水稻 ②饲养猪狗等家畜 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3.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 下列选项中,作为研究我国农耕时代居民生活的可靠史料是( )
A.女娲造人、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
B.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和房屋材料
C.山西丁村遗址的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
D.司马迁《史记》中有关汉武帝的记载
【答案】B
4.假如你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不会遇到的是( )
A.住干栏式房子
B.骨耜耕地
C.种植粟黍等旱地作物
D.饲养猪狗等家畜
【答案】C
5.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宜人类活动,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这处遗址距今(2019年)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磁场。依据材料可以知道( )
A.半坡人已经开始农耕生活
B.河姆渡人生活在北方黄河流域
C.半坡人已经开始定居生活
D.半坡人会烧制彩陶
【答案】C
6.如图是考古工作者绘制的“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其绘制的主要依据是( )
/
A.半坡人面鱼纹彩陶
B.遗址中的磨制石器
C.半坡原始聚落遗址
D.半坡人生活想象图
【答案】C
7.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8.全球知名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宣布,将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合作,通过土壤数字化改善耕地情况,培育海水稻。让盐碱地上长出水稻,从15亿亩盐碱地里改造出1亿亩的良田。下列不能反映中国境内最早种植水稻的远古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是( )
①半穴居房屋模型
②刻猪纹黑陶缸
③人面鱼纹陶盆
④粟的朽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9.“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
A.种植作物 B.磨制石器 C.饲养家畜 D.打猎捕鱼
【答案】A
10.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我国最早种植粟的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始聚落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答案】C
11.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和探究历史真相的重要依据。下列事件属于考古发现的是( )
A.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
B.半坡人制作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C.《史记》记载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
D.北京人能够人工取火
【答案】B
12.半坡人制作的陶器种类很多,有饮食器碗、钵、盆、杯、盂等,炊煮器罐、鼎、嵌等水器壶、瓶等。据此可知半坡人的生活状态是( )
A.茹毛饮血,狩猎为生
B.黑陶精美,铁器锋利
C.肉汤鲜美,粟米飘香
D.科技发达,物质丰富
【答案】C
13.假如你生活在六千年前的半坡村,下列关于你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你可以吃到从长江里捕来的鱼
B.你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稻米饭
C.你会住在干栏式的房屋里
D.你会制造彩陶、使用磨制石器
【答案】D
14.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历史研究就是探究历史的真相。请你观察下列图片后思考问题。/请回答:(1)图二、图三属于哪一类史料?(2)要了解北方氏族应选哪一考古发现?(3)图二、图三说明在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哪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4)上述哪两幅图片提供的史实最可靠?(5)根据上述三幅图提供的信息,概括回答你获得古代历史知识都有哪些途径。
【答案】(1)实物史料(文献史料)。
(2)图三。
(3)制作陶器。
(4)图二、图三。
(5)神话传说、考古发现。
15.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周口店遗址共出土了200多块属于40多个古人类个体的骨化石、10多万件石器和石片、深厚的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化石。这里因其丰富的远古遗存被称为“北京人之家”。 ——岳麓版《中国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化石在研究远古历史中有何重要作用?材料二中深厚的灰烬证明了什么?材料三: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2)根据材料三,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在北方和南方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材料四:在安阳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3)从材料四的出土文物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答案】(1)化石为研究远古人类提供重要的证据。证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2)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制作陶器和玉器;简单的乐器和骨哨;运用雕刻技术,懂得使用天然漆等。
(3)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