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
1. 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2. 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3.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难点
不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联。 20世纪50~70年代,在许多国家,人们经常施用一种叫做DDT的农药杀灭农林害虫,但在荒无人烟的南极从未施用过DDT。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发现,在南极海洋中的鱼、鳞虾和企鹅等动物体内竟然也含有DDT。 在其他洲施用的农药DDT,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南极洲动物的体内呢?想一想,议一议2、为什么从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也有DDT 的存在?1、造成企鹅体内DDT 的存在的原因可能有哪些?鱼、水、空气这个实例说明了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农田中的DDT随雨水河流海洋南极洲的海洋淤泥小虾小鱼企鹅提示: 答:人们在其他洲农田中施用的农药DDT,被雨水冲刷进入河流等水体中,随河流进入海洋,而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在一起的,进入其他洲海洋的DDT能够随着海水的运动进入南极洲的海洋,从而进入南极洲动物的体内。一、生物圈的范围根据问题, 【自主学习】并完成学案中的题目:2、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存在呢?3、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生物圈划分为几个圈层?4、人类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哪些圈层?1、什么是生物圈?一、生物圈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合作交流】
1.在水圈中,为什么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提示:水很深的地方阳光照不到,植物没法生存。没有植物,整个食物链就缺少最初始的一环,其他生物也就没法生存了;另外,水越深,水的压力就越大,生物体一般承受不了这么高的压力。
2.人类的“太空之旅”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人类的活动不止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而且可以到达生物圈之外。 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这一圈层内,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例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形形色色的各类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形态各异的水生生物,无处不在的细菌、真菌,等等。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合作交流】
1.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比较,哪一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强?为什么?2.教材中所列生态系统中哪些属于陆地生态系统?哪些属于水域生态系统?
提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属于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属于水域生态系统。提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强。因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繁多,能够形成更加复杂的食物网,生态平衡不容易被破坏。分析下面的资料。
一条河流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活在河里的龟、鳄等动物,会爬到河岸上产卵。鹭吃河里的鱼、虾等动物,但它却在河边的大树上筑巢。陆地上的动物,有时到河边喝水。
对于河流生态系统来说,阳光和空气并不是它所独有的。降雨会带来别处的水分,还会把陆地上的土壤冲入河流。风也可以把远处的植物种子吹到河流中。河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在有些地方,人们的饮用水也取自河流
讨论
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相关联?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生态系统是不是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呢?与河流生态系统有关联的生态系统河流(淡水)
生态系统森林生
态系统农田生
态系统城市生
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
态系统草原生
态系统(1)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相同的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等)的影响
(2)地域关系:黄河作为河流生态系统,源自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流经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最终汇入海洋生态系统,各种生态系统互相影响。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运动的生物可以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鱼类的洄游、鸟的迁徙、人类的活动
(4)食物网和食物链:一条食物链和一个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可能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从1991年9月26日起的两年中,美国科学界进行了人工生物圈实验。八名男女科学家自愿住 进了一个由玻璃和钢架建成的3.1英亩的人造小世界里,从事两年的生态实验。
“生物圈二号”就像一个巨大的“生态球”,在拱型玻璃罩下,里面有3800种动植物。此外还有湖泊、沙漠、树林、沼泽、草地和农田、楼房,以及制造人工风雨的装置。两年里,八位科学家要亲自饲养家禽、牧畜,种植农作物,方能维持生活。在这里,任何东西也不会浪费,都会循环使用,比如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则正好相反。任何农药都严禁使用,庄稼有病虫害,将用瓢虫、黄小蜂进行生物防治。
在这个生物圈里,科学家将对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如果食草动物过多,将引起草地破坏,就必须猎食一些食草动物,如果一种植物灭亡了,他们将取出试管内储存的植物细胞,重新培养。科学家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才能维持生存、净化环境,稍有不慎,生态危机就会出现。
“生物圈二号”实验为世界瞩目。可惜,到1993年,科学家无奈地宣布这项实验失败。这个事实再一次告诉人们,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无法再造,我们更应好好保护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