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正月十五闹元宵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传统风俗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2、利用废旧品进行创意设计制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肯定兴趣十足,但是缺乏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本次教学以正月十五元宵节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探究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是一次心灵洗礼和身体力行的双重教育。
重点:了解中国风俗,掌握制作灯笼的方法
难点:制作折纸的灯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
1、欣赏歌曲《卖汤圆》,教师提问,这首歌唱出了一个喜庆热闹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2、接下来让学生说说元宵节有什么风俗,让学生知道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重大传统节日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一课。(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元宵节的欢天喜地的气氛,从而引出元宵节。)
活动2【讲授】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1、从元宵节的花灯展开,让学生说说印象中的花灯是什么样的,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教师画出灯笼。(回忆灯笼)
2、利用ppt播放我国各地的灯笼,让学生说说这些灯笼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欣赏灯笼)
3、接下来让学生欣赏各种利用废弃材料制作成的花灯,以及教师课前准备好的花灯,让学生说说灯笼是怎么做成的,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向学生做示范,让他们了解制作的原理,掌握了制作方式。(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活动3【活动】指导实践
指导实践:
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花灯,小组同学合作完成花灯,也可以单独完成,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尽量让学生制作不同造型的灯笼,最先完成的作品向大家展示,给予表扬,遇到有创意的作品也及时展示,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评价作品:
通过举办灯展的方式让学生评价灯笼,从而也让学生认识到哪些是优秀的作品,哪些灯笼还有什么不足。
活动4【讲授】小结与板书设计
四、小结:
总结本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体验动手的乐趣,鼓励学生将变废
为宝的意识留下去。
五、板书设计:
正月十五闹花灯
步骤:
整体构思
制作主体
精心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