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巧手穿编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14.巧手穿编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9-28 23:0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巧手穿编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的:通过观光、欣赏,让学生相识穿编工艺的质料、东西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盛情识和审美风俗。
  (2)操纵目的:选用得当的质料,大胆地将自己计划的造型,用差另外“穿编要领”体现出来
  (3)情绪目的:通过实践运动,让学生体验艺术运动的兴趣和审盛情趣,养成自动探求与创造的精良风俗。
2学情分析
编织是人类最原始的手工艺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在生活中常见的编织作品有竹编或藤编筐、篓,藤编家具,草编帽蓆,绳编挂毯和结艺装饰等等,应用的题材与范围相当广泛。“编织”是指包括各种编、织、结等技法。“编”是将较寬長的纤维材料,透过交叉排列组合的方式而成,例如籐竹编及草编;“织”则是将更精細的纤维材料,以经纬线穿梭、缔结组织而成幅的织品,本课就是从“穿编”入手,让学生明白编织的基本原理,并将这个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美术创作和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创造和美化生活,提高动手能力,体会和感受编织的乐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开端相识穿编物品的一些简朴制作要领,体验中百姓间艺术的博大博识,加强学生对故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运用得当的质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肯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巧手穿编》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件穿编的物品(例如竹篮),提问:这件竹篮是用什么方法作的?
学生:用竹条编的。
教师:对了,这个篮子是用穿编的方法做成的。除了这个篮子,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用穿编的方法做成的呢?大家想一想,讨论一下。
学生回忆身边的穿编物品。
提问:谁来说一说?
学生:藤椅、衣服、手链、腰带、挎包------
活动2【讲授】动手探究
二、动手探究: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用穿编的方法制成的,那么到底怎么编呢?大家一边商量一边动手编一编,开始啦!
1、分析学生作品,渗透穿编方法。
2、教师动手示范。教师辅导。
3、学生继续穿编,掌握基本的穿编方法。
学生动手尝试(课前将纸条备好)。
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是掌握情况。
4、欣赏穿编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教师课前搜集大量的又针对性的穿编作品,供学生欣赏。
5、再次激发学生进行创作。
学生穿编作品。有的学生能够编出一些简单的图形,多数同学作得还不够理想。
活动3【活动】动手实践
三、动手实践
学生自由结组,合作完成作品。穿编时,鼓励学生大胆使用不同色调的彩条。
学生欣赏作品。
1、对于有创意的作品随机评价。
通过动手尝试,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
2、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教师适时给与辅导。
学生穿编作品。
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是掌握情况。
活动4【活动】欣赏
四、编织展销会
学生将作品摆放在一起,轮流欣赏,评选出最佳作品。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