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长方形 正方形 圆柱和球的认识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长方形 正方形 圆柱和球的认识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29 14:2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认识图形
一、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课标》的要求是“能通过实物或模型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等几何形体”。
教学时,一方面,教师课前准备与教材实物相同的物品或是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经历观察、分类操作、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过程;另一方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列举出其他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品。
本单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安排1课时,结合单元内容又设计了学生非常喜欢的“搭积木”实践活动。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形状很典型的12件物品(每种形状各3件)。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把样子想象的东西放在一起”的观察、分类活动,并呈现了分的结果和抽象出的模型,以及几何体的名称。接着设计了“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个举例交流活动,既是对教材内容的扩展,又是对本节课学习效果的初步检验。本节课还安排了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蒙上眼睛摸出指定形状的积木。
本课体现了概念数学模型。
二、学生分析:
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立体实物,因此,本套教材“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从认识立体图形开始。重点是把学生熟悉的实物按形状进行分组,并抽象出相应的模型。
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爱玩好动的特点,课本中设计的“数学游戏”就很好的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征,让学生动手参与的同时也积极动脑思考。在学生用手摸到教学实物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图形的认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受知识的巩固与理解。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思维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熟悉的实物,经历把实际物品分类,并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状的实物,并说出它们的图形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估计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游戏,获得愉快的学习乐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生能将熟悉的实物按形状进行分组,并抽象出相应的模型。。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准备不同形状物品若干
四、教学过程:
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思维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发现线段上的点数与线段条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线段、数图形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数线段、交流数的方法、发现规律以及应用规律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总结数线段的规律、用规律进行推算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归纳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数线段、发现、总结规律并根据规律推测的过程,获得探索规律的活动经验。
教学难点:有规律的数线段,并用式子表示出来。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互 动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情境引入(5分钟)
搬一个纸箱放到讲桌上。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件小礼物,现在请同学们到前面来取,每人一件。
此环节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富有神秘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环节:
探索尝试
(17分钟)
游戏:各回各家。
规则:手中礼物的样子相同或相似的同学站在一起。老师作个别指导。
师: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分组?
学生说明分组理由。
师揭示正方体的名称(板书)
揭示长方体的名称(板书)
这样的物体因为形状像一根柱子,把它横放可以滚动,而上下两端又是圆形,因此人们把它叫做圆柱体。
圆圆的光光的,可以任意滚动,我们叫它球。
师:现在请给自己组的物体起个名字,叫什么?
出示一组物品图
师:谁能说出图中物体是什么形状?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这个样子?
正方体:我们组的礼物都是方方的、平平的。
长方体:我们组的礼物都是长长的、方方的。
圆柱体:我们组的礼物有长的、短的,都有两个平平的面,可以滚动,也可以竖着放。
球:我们组的礼物都是球,大大小小的都可以滚来滚去。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通过操作、再次体验长方体等形状。从实际物体到透视物体的转换,加强学生的辨别能力。
首先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在小组的图形除大小外有哪些共同之处,然后告诉学生这一类图形在数学教学当中所共有的名称现在脑海中构建出这类图形的模型,进而识记这一类模型的名称。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在教学中,尽量多的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的不同特征,从而加深印象,使学习效果达到最好。

第三环节:
练习巩固
(15分钟)
练一练第1题。
出示图片,图片上是各种形状的图样。
练一练第2题。
出示搭好的积木图,数一数图中各种形状的积木分别是多少? 交流数的结果。
玩数学游戏。
学生蒙着眼睛到前边摸,说出摸的是什么形状。其余同学做裁判。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能力。在这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寓学习于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第四环节:
归纳总结
(3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能够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这四种图形吗?
师: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
课末小结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
五、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