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世说新语》二则
刘 义 庆
第一课时《咏雪》
一、初读课文,指导诵读
1.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篇。这部书是研究魏晋风度的极好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练、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2.听录音范读,自由朗读课文。
3.同组内互读互听,纠正读音,把握正确朗读节奏。
太傅( ) 俄( )而雪骤( ) 柳絮( ) 差( )可拟( ) 无奕(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 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fù é zhòu
xù chā nǐ yì
4.齐读课文。
二、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
文义。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小辈,
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他的小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
文章的义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
不久
不久,雪下得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
所似何/像什么。似,像。
急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与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趁,乘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着大风飘起。”
如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
王凝之妻也。
就是
太傅大笑,非常高兴。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表判断句式
1.《咏雪》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内集、欣然、大笑、乐。
三、探究问题,分析人物形象
2.“公大笑乐”,笑什么?乐什么?
3.文章结尾交待谢道韫的身份有何用意?
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文末点明她的身份尊贵,暗示作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4.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设计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谢太傅(面带微笑,手摇羽扇):
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朗( ):
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 ):
未若柳絮因风起。
思考片刻,看向窗外,低声吟诵
面带微笑,不假思索,从容自信地说
5.你觉得哪个比喻好?
【提示:可从审美趣味、修辞手法、说话者的情绪、结尾暗示等角度探究。】
从审美趣味来分析:“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从修辞手法来分析:把白雪纷飞的景象比作撒盐空中,是形似;将其比作柳絮因风起,是神似,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
从结尾暗示来分析:最后一句点明谢道韫的身份尊贵,暗示作者对她“咏絮之才”的赞美。
板书设计
咏雪:白雪纷纷何所似
补充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1.收集几句咏雪的诗句。
2.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道韫将飞雪比作柳絮,你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鹅毛
蒲公英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咏雪》,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
2.课余阅读《世说新语》。
第二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朗读课文
1.指两名同学朗读课文。
【指导: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朗读的停顿以及语气、语调的把握。】
2.教师点出字音、断句。
3.自由朗读、齐读课文。
fǒu
尊君在不( )
通假字:“不”同“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二、疏通文意
约定
到
舍弃
离开
才
“尊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是
舍弃,丢下
对对方的敬称
就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 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就
感到惭愧
拉
回头看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
地名,物名,官职等,不翻译。
例:元方 陈太丘(人名)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
略成分。
例:去后乃至
(太丘)去后(友)乃至
待君久不至,已去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3、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
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此选
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例:去后乃至
A、才 B、竟然 C、就是
4、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
通假字。
例:文言实词:
元方时年七岁 那年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信用
三、探究问题
1.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聪明、善辩、明理、倔强juéjiàng
懂礼识仪,懂得维护家人的尊严,刚正不阿
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
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言而无信,不守信用。
粗野蛮横无礼,缺乏修养。
比较诚恳,知错能改。
3.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设计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友人(停下车,看向元方,随意地问):
尊君在不?
元方( ):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 ):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停下游戏,抬头看向友人
神色恼怒,眉头紧皱,生气地说
挺起胸膛,义正辞严地反驳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没有失礼。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懂礼识仪,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
友人已表示了歉意,元方应该原谅他,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也是失礼的。
板书设计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既有对陈元方聪明明礼的赞扬,也有对客人无礼的批判。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信用,信守承诺,要讲礼貌。
四、归纳主题
请同学们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守信的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法)谚语
五、拓展延伸
文言词汇积累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不期而遇
约定
太丘舍去
舍生取义
舍弃
相委而去
扬长而去
离开
文言词汇 例句 成语 释义
顾 元方入门不顾 左顾右盼 看
期
舍
去
1.古今异义
小辈
子女
趁、乘
因为
约定
日期、期限
舍弃
把事交给别人去办
离开
到、往
拉
领
回头看
照顾、光顾
词语 儿女 因 期 委 去 引 顾
古义
今义
2.一词多义:
俄而雪骤 ( 不久 )
相委而去 (就,然后)
3.称谓大全:
君:对别人的敬称,犹今之“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拓展阅读
翻 译: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