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二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这首七律,记述了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描绘了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场景, 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本文的标题就是出自这首诗,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和袁隆平的相关事迹。
2.朗读课文,准确概括地选取典型事件。
3.学习袁隆平为科技献身的精神。?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拟写一句话新闻。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体会选材特点和细节描写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袁隆平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作家作品
1.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部队无线电员,《世界知识》杂志编辑,
《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终极诊断》、《生存方式》等。
2.袁隆平: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
(1)观看视频——人物事迹介绍
(2)观看视频——习近平主席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颁奖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学生活动:
(1)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快读课文,画出有效信息,概括事件。
(3)同位之间交流、补充信息。
(4)初步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学生展示信息:
四件事
根据小标题概括
(1).“曾记否的,到中流击水”——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2).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3).“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4).“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领“绿色革命” 。
学生活动:
(1)学生分别朗读标画出来的句子。
(2)朗读后,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袁隆平的精神品质。
(3)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课本空白处。
(4)全班交流。
2.学生成果展示:
袁隆平是一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践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捍卫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寻梦者。
专注敬业,严谨认真
不迷权威,极具韧性
勇于担当,实事求是?
心怀天下,追求不止
3.方法指点
学生活动:
学生再读全文,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概括、总结写好人物通讯的方法技巧。
写好人物通讯要抓好两条线:
过程线: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
思想线:主题思想贯穿于人物典型事例中,反映事物本质意义。
五、再读课文,诱思导学
学生活动
(1)根据课文小标题提示,全班分成四个小组,一个小组精读一部分内容。
(2)研读角度:选材特点、选材原因、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四个小组长根据组内所获信息,交流、总结。
研读后结论:
本文在选材上特点:
(1)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具体、典型事例,
(2)细节描写
自主合作:
四个小组分别展示(一)
典型具体事例
(1).1960年7月袁隆平意外找到“天然杂交稻”杂种第一代。
(严谨认真,勇于实践)
(2).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
(严谨、创新、执着,不迷信权威)
(3).1964年7月袁隆平找到了雄性不育株。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四个小组分别展示(二)
(4).1992年发表文章反驳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5).1993年主张对玉米稻大面积推广要持慎重态度。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6).1986年以来,提出并实现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
(有理想,有不息奋斗)
(7).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热爱、献身科研事业)
四个小组分别展示(三)
细节描写:
(1)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一位老人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这几百亩试验田。他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
间,不时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接着挽起裤腿走下了稻田。
(2)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最后小组总结展示
好处:
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丰满人物形象、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
本文细致入微,精彩的细节描写,充分地表现了袁隆平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对科学热爱与专注。
六、质疑问难
人物通讯要注意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新闻性要突显重点,除了文学性要有丰富的细节和典型的事件,本篇人物通讯是如何体现新闻性的?
(1).小标题清晰明白,结构统一。
(2).准确的数据增强文章真实性。
(3).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抒情。
方法指点:
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1).抓关键句,理清线索;
???(2).提炼要素,概括事件;
???(3).品读细节,理解人物;
???(4).明确主旨,赏鉴特色。
七、合作探究
1.阅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学生活动:
(1)学生细读课文最后一部分内容。
(2)抓住关键词“绿色革命”。
(3)和同学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
成果展示:
这是对袁隆平的高度评价和赞美。他做出的贡献与其他优秀的科学家发现的一样,堪称“革命”,这场革命正由他引导着,向贫穷与饥饿开战,并一定会取得胜利。
八、课堂练习
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
结合以下三段文字的具体内容,挖掘写作角度,和同学交流。
1.我从没有想过豪华的生活,对物质上的享受也看得很淡,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这些东西。
2.“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3.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九、拓展提高
将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0个字) 一架从俄罗斯起飞的伊尔-76飞机,日前载着一位尊贵的北极“客人”抵达大连国际机场,它就是来自北极圈内的珍稀动物——白鲸。这也是白鲸家族在历史上首次登陆中国,它将成为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的正式成员。 这只3岁的白鲸,身长近4米,体重500公斤左右,是个性情温顺的“小姑娘”。在来中国之前,它已学会了转圈、唱歌、与人接吻,生气了还会叫上几声。白鲸的新家被安置在刚刚建好的极地馆内,它也是第一位入住极地馆的成员。为了使它适应馆内的水温,工作人员准备了两至3吨的冰块,以备降温使用。春节前后人们可一睹这只白鲸的风采。 据悉,还有3只白鲸已在俄罗斯接受体检和训练,将于明年3月运抵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白鲸首次登陆中国。
参考答案:白鲸首次登陆(或“落户”)中国。
提示:一句话新闻的答题要点:
一般应该具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要素。
十、课堂总结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
最是风流——袁隆平!
十、板书设计
喜看稻菽千重浪
沈英甲
严谨认真,勇于实践
创新执着,不迷权威
袁隆平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有理想,有不息奋斗
热爱、献身科研事业
课件30张PPT。 语文部编版
高一年级
必修一
喜看稻菽千重浪
新知导入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和袁隆平的相关事迹。
2.朗读课文,准确概括地选取典型事件。
3.学习袁隆平为科技献身的精神。?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拟写一句话新闻。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体会选材特点和细节描写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袁隆平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于作者 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部队无线电员,《世界知识》杂志编辑,
《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1979年开始发表作
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终极诊断》、
《生存方式》等。袁隆平介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快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学生活动:
(1)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快读课文,画出有效信息,概括事件。
(3)同位之间交流、补充信息。
(4)初步感受人物精神品质。快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展示信息:
四件事
根据小标题概括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2.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3.“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4.“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领“绿色革命” 。整体感知学生活动:
(1)学生分别朗读标画出来的句子。
(2)朗读后,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袁隆平的精神品质。
(3)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课本空白处。
(4)全班交流。整体感知袁隆平是一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践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捍卫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寻梦者。专注敬业,严谨认真
不迷权威,极具韧性
勇于担当,实事求是?
心怀天下,追求不止学生成果展示:方法指点 学生活动:
学生再读全文,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概括、总结写好人物通讯的方法技巧。要抓好两条线:
过程线: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
思想线:主题思想贯穿于人物典型事例中,反映事物本质意义。再读课文,诱思导学学生活动
(1)根据课文小标题提示,全班分成四个小组,一个小组精读一部分内容。
(2)研读角度:选材特点、选材原因、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四个小组长根据组内所获信息,交流
总结。再读课文,诱思导学研读后结论:本文选材上特点:
(1)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具体、典型事例,
(2)细节描写。自主合作 典型具体事例
1.1960年7月袁隆平意外找到“天然杂交稻”杂种第一代。
(严谨认真,勇于实践)
2.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
(严谨、创新、执着,不迷信权威)
3.1964年7月袁隆平找到了雄性不育株。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四个小组分别展示(一)自主合作4.?1992年发表文章反驳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5.1993年主张对玉米稻大面积推广要持慎重态度。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6.1986年以来,提出并实现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
(有理想,有不息奋斗)
7.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热爱、献身科研事业)四个小组分别展示(二)自主合作细节描写:
(1)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一位老人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这几百亩试验田。他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
间,不时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接着挽起裤腿走下了稻田。
(2)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四个小组分别展示(三)自主合作 好处:
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丰满人物形象、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
本文细致入微,精彩的细节描写,充分地表现了袁隆平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对科学热爱与专注。最后小组总结展示质疑问难 人物通讯要注意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新闻性要突显重点,
除了文学性要有丰富的细节和典型的事件,本篇人物通讯是如何
体现新闻性的?1.小标题清晰明白,结构统一。
2.准确的数据增强文章真实性。
3.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抒情。方法指点 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1.抓关键句,理清线索;
???2.提炼要素,概括事件;
???3.品读细节,理解人物;
???4.明确主旨,赏鉴特色。
合作探究 阅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学生活动:
(1)学生细读课文最后一部分内容。
(2)抓住关键词“绿色革命”。
(3)和同学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这是对袁隆平的高度评价和赞美。他做出的贡献与其他优秀的科学家发现的一样,堪称“革命”,这场革命正由他引导着,向贫穷与饥饿开战,并一定会取得胜利。课堂练习 我从没有想过豪华的生活,对物质上的享受也看得很淡,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这些东西。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
结合以下三段文字的具体内容,挖掘写作角度,和同学交流。拓展提高将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0个字) 一架从俄罗斯起飞的伊尔-76飞机,日前载着一位尊贵的北极“客人”抵达大连国际机场,它就是来自北极圈内的珍稀动物——白鲸。这也是白鲸家族在历史上首次登陆中国,它将成为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的正式成员。 这只3岁的白鲸,身长近4米,体重500公斤左右,是个性情温顺的“小姑娘”。在来中国之前,它已学会了转圈、唱歌、与人接吻,生气了还会叫上几声。白鲸的新家被安置在刚刚建好的极地馆内,它也是第一位入住极地馆的成员。为了使它适应馆内的水温,工作人员准备了两至3吨的冰块,以备降温使用。春节前后人们可一睹这只白鲸的风采。 据悉,还有3只白鲸已在俄罗斯接受体检和训练,将于明年3月运抵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白鲸首次登陆中国。拓展提高参考答案:白鲸首次登陆(或“落户”)中国。一句话新闻的答题要点:
一般应该具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要素。课堂总结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
最是风流——袁隆平!
板书设计喜看稻菽千重浪
沈英甲严谨认真,勇于实践
创新执着,不迷权威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有理想,有不息奋斗
热爱、献身科研事业袁隆平作业布置1.组成学习小组,讨论袁隆平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
2.结合国庆70周年纪念,写一篇人物通讯,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