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4课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兴起1、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2、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3、代表人物: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 恭亲王奕?
(中央)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 恭亲王奕?
(中央)洋务运动
的主要代表湘系集团 淮系集团 中央的态度慈禧会
支持哪
一派呢?她为维护清朝的统治,暂时支持实力雄厚且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自强”“求富” 前期 后期 口号:指导思想: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培养人才内容你认为哪一项内容对中国的影响最大?1867年 天津机器局 (崇厚)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军事工业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1861年 安庆军械所 (曾国藩)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创办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口号: 求富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开平煤矿洋务运动的内容(二)19世纪70年代起——发展民用工业以“求富” 材料: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狭技居奇,唯利是图。依据材料,洋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问题?技术人才紧缺洋务运动的内容(三)发展近代教育——办学校、育人才(1)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 (课堂笔记)京师同文馆
创办者:奕? 创办时间:1861年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属总理事务衙门。
1902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并入京师大学堂(百日维新期间创办,今北京大学),改名京师译学馆,并于次年开学,仍为外国语言文字专门学校。洋务运动的内容(三)发展近代教育——办学校、育人才(1)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 (课堂笔记)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洋务运动的内容(三)发展近代教育——办学校、育人才(1)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 (课堂笔记)
(2)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洋务运动的内容(四)筹划海防——编练新式海陆军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
建立台湾行省1884年建立新疆行省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陆军——新式洋枪队时间: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措施:建立陆军时间:边疆危机19世纪70年代表现:阿古柏占领新疆
俄 国 侵 占 伊犁反击: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
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率领新式陆军结果: 收复新疆,并在1884年设行省 建立海军原因:东南海疆危机时间:李鸿章倡议 19世纪80年代部队:南洋、北洋(规模最大)、福建措施: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1885年台湾建立行省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甲午之殇
大梦破碎客观评价洋务运动 材料一:洋务派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企业的利润更吸引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1)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课堂笔记)客观评价洋务运动 材料二: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白银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收购。湖北织布官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1)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课堂笔记)
(2)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客观评价洋务运动 材料三:在“幼童赴美留学计划”的推动下。赴美、赴欧、赴日的学生日见其多,兴起了一股“留学热”。留学教育的出现,一扫旧教育体制的腐朽陈旧,改变了一些传统的教育内容,部分废除了旧教育体制的封建等级,择优选派人才出国,是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1)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课堂笔记)
(2)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培养了一批近代新式人才客观评价洋务运动 材料四:甲午战争的隆隆炮声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材料五: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1)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课堂笔记)
(2)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培养了一批近代新式人才
(4)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5)主观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性质: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地位: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材料一:洋务运动期间,雇用洋匠。他们大都挟技居奇,刻意延长工期,唯利是图;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回避中国工匠。
材料二:洋务运动期间,慈禧太后支持顽固派,用来制约洋务派。
材料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意思是在 坚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以为我所用。)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只引进西方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合作探究根本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清政府内部的腐败
2.外部势力的挤压
3.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朝的统治,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根本原因)局限性: 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启示:不触动封建制度的自强运动不能救中国。
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习西方的制度
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并顺应世界发展潮流2742 岁的张 謇,弃官从商,实业救国。34 岁的詹天佑,修筑铁路,科技救国。32 岁的梁启超,公车上书,改良救国。29 岁的孙中山,暴力颠覆,革命救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