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郴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29 16:0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南中学初一年级入学考试 语文
(满分:120分 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高邈(miǎo)  酝酿(niànɡ)  竦峙(zhì)  水藻(zǎo)
B.锥形(zhuī) 薄雪(bó) 烘托(hōnɡ) 唱和(hè)
C.吝啬(sè) 嘹亮(liáo) 禅心(chán) 莅临(wèi)
D.抚摸(fū) 花苞(bāo) 淅沥(xī) 屋檐(yán)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鳞鳞的鱼塘。?
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C、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
D、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次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通过学习学校颁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我们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C.七年级(5)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D.任何人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动摇不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6.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粗豪;豪放)?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高高地挺立)?
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
7.按要求默写(8分)
(1)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朱自清《春》)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名句是: , 。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关心和留恋的句子是??????????????,??????????????。
8.名著导读(4分)
鲁迅原名????????,字? ????,《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原题为《??????????》,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集,
9.综合性学习(8分)
? 5月31曰是“世界无烟日”,某中学学生会决定围绕“有效劝阻别人?吸烟”的主题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①活动一:拟写宣传标语。经学校同意,学生会准备把学校那些冷冰冰的“禁止吸烟”标志,换成富有人情味和启发性的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两条这样的宣传标语。(2分)
(1) (2)
②活动二:分析数据材料。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活动小组从网上查找了某市有关被动吸烟的调查统计数据,请你分析这组数据材料,得出结论。(2分)
???????? ??
③活动三:现场劝阻活动。5月31日,学生会组织部分同学到长途车站对吸烟者进行现场劝阻。候车室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正在一边咳嗽一边吸烟。请你上前对老大爷说几句劝阻的话(不少于20字)。(4分)
??????????
二、古诗文阅读,完成10-11题。(8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1).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也用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3分)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3分)

11.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 “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C.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长江之灾”完成12-14题( 6分 )
长江之灾?
①去年长江水灾的重要原因,除了直接的气象原因外,还应看到沿江严重的人口超载。目前长江流域人口总量已大大超过亚马孙河、尼罗河与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江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而那三条河的径流总量是长江的5倍,流域面积超过长江的7倍。过多的人口势必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比如森林的砍伐量远大于生长量,植被覆盖率显著下降。据资料记载,1957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20.2%;1986年,森林覆盖率仅有10%,水土流失面积却上升到长江流域总面积的41%。目前的长江已经变成了第二条黄河,甚至后来居上了。正是流域生态的破坏加剧了水患,去年长江洪峰流量虽大,但并非最大。以宜昌水文站记录资料为例,去年最大洪峰流量为56400立方米每秒,而历史记载的最大洪峰流量超过6万立方米每秒的至少有23次,去年洪峰流量虽不是最大,但却连续创下新的水位历史记录。这一现象只能用上游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这一原因来解释。据水利专家调查、研究与测算,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一座蓄水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②比植被破坏更为严重的是人与湖争地,导致湖泊蓄水面积大大减少,湖群消失。长江中下游发育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一湖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统计记载: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若干年来,因围湖造田及泥沙淤积,使洞庭湖的面积下降到1984年的2145平方公里,历史上的九百里洞庭于是把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让给了鄱阳湖。然而,鄱阳湖同样是厄运难逃,40年中湖水面积缩小了1/5以上。?
③洞庭湖、鄱阳湖与江汉湖群,50年代以来丧失淡水贮量35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了两座正建的三峡水库防洪库容。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长江流域塘堰容量被泥沙淤积了一半以上,中小水库淤积减少库容1/4—1/6。长江干流河道的不断淤积,造成了荆江段的“悬河”。每到洪期,洪水全靠大堤挟持,洪水水位高出两岸数米到十几米。?
④可见,人口问题,尤其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人口超载的情况下,确实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在灾后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不可重走人口失控——生态破坏——灾难加剧的老路子。
12.按文意在第②段空白处应填入的句子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1)调节洪峰 (2)与长江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3)容纳百川
?A.(1)?(2)?(3)?????B.(2)?(3)?(1)?????C.(3)?(1)?(2)?????D.(1)?(3)?(2)?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长江流域的人口比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世界三大河流域人口的总和还多出许多。?
B.1986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面积比1957年增加了20.8。?
C.去年长江宜昌洪峰流量不是最大,但是宜昌水位比历史上的最高水位还要高。?
D.洞庭湖的面积,1984年比19世纪初减少了3855多平方公里。?
1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下列哪个不是要根治长江水患应注意解决的问题(???)(2分)。
A.控制人口,从而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索取。?
B.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C.退田还湖,增强湖泊的泄洪能力。?
D.减少长江流域的下雨量,避免出现洪涝灾害。?????????????????????????????????????
?(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8分)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③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④春天像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⑤春天像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⑥春天像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5. (1).第②段的画线句采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2分)
(2)划线句中的“斜”字用得好,为什么?(2分)
16.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3分)
17.“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4分)

18.在第②段文字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试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4分)?

19.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特点,请用恰当的词语把春雨的特点概括出来,写在括号内:(3分)?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
C、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 三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6分)
季节十二帖(节选) 林清玄
二月 立春
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时一分。
“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壅菜、肉豆、荇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蛙说。“那么谁来告诉我春天到来了呢?”青虫说。
“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
六月 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坐火车飞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七月 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去,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
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泡一杯碧螺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jiǎ)角。
九月 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处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一月 立冬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20.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绘芒种、小暑两个节气的自然风光图。(4分)

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最后一朵木棉落下的心情。(4分)

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赏析。(4分)

四、作文(40分)
24.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就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使文题完整。
②记叙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地名。字数600字以上。

答案
1-6:ADDBCC
(1)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2)潮平两岸阔
(3)山岛竦峙
(4)断肠人在天涯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周树人 豫才 旧事重提 回忆性散文
9.①示例一:有时候相爱是一种无奈,有时候离开是另一种安排。为了爱你和你爱的人,请不要吸烟。?示例二:现在吞云吐雾,以后病痛缠身。示例三:提神不妨清茶;消愁不如朋友;若吸烟,又何苦???示例四:让你的肺清亮一点。(2分,写出两条即可)?
②近年来,在被动吸烟人数逐年递减的同时,(1分)青少年的被动吸烟人数却逐年递增。(1分)?
③示例:“大爷,您都咳嗽成这样了,还是别吸烟了吧,何况这里是公共场所呢?”(4分)
(1)算不上“慷慨悲壮”(“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可概括为:雄奇豪迈。这首诗表现了曹操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2)(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2分)
C 实写
12-14:CBD
(1)比喻 排比 (2)“斜”字表现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
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
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很温暖。
写了灯光;撑着雨伞慢慢行走的人;工作的农民;写了房屋。作用是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机。
19.A、春雨之多;B、春雨之多、细、亮;C、春雨之轻??
20. 示例:芒种农夫插秧图;小暑玫瑰花开图。
21.“挣扎”原指用力支撑。在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玫瑰花开花的过程很艰难。
22.示例:木棉一边在风中起舞一边想:“树,别了。有你的支持,才有我火红的绚烂。兄弟姐妹们,我来了,这个冬天没有寒冷,因为我们的心紧紧靠在一起。繁华落尽后,不是落寞,而是一地的璀璨……”
23.示例:我最喜欢“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一句,这一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芒种时节特有的优美景致,句式整齐,语气渐强,突出了作者对芒种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