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内侧踢球与足球小游戏》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课程性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足球脚内侧踢球及足球小游戏。
【教材分析】
脚内侧踢球是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五六年级合本的内容,是足球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动作,主要用于传球和射门。踢球是足球运动的主要特征,它是队员与队员联系的重要途径,是整体技战术的体现,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通过对脚内侧踢球的学习,还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学习足球脚内侧踢球共用四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尝试脚内侧踢球技术动作,提高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在学练过程中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变换练习方法、增加练习难度,使学生在学、练、玩中体会动作,最终达到建立技术动作概念的目的。
【学情分析】
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大运动,也是学生较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六年级的学生有着尝试新鲜事物的主观能动性,模仿能力比较强,有一定的认知能力。通过对本次上课学生的了解,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以前没有接触过足球,基本技术十分薄弱,特别是女同学对足球有着很强烈的抗拒感,认为是属于男孩子的运动。本节课运用技能学习与乐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练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终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基本了解脚内侧踢球技术动作。
2.约80%以上的同学能独立完成脚内侧踢球技术动作。
3.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脚触球的部位(脚的部位、球的部位)。
教学难点:大小腿的摆动和脚踢球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方法】
1.教法:讲解示范法,游戏激趣法
2.学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模仿练习法、自主体验法
【教学流程】
1.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和课题的导入。
2.准备部分:
教师带领学生做慢跑和圆形跑热身,然后进行专项性足球操热身,最后进行腿部拉伸。
3.基本部分:
(一)教师进行脚内侧踢球的完整示范—学生结合老师的示范进行学习,老师集体纠正踢球部位(脚的部位)的错误—在老师带领下进行踢固定球练习—原地踢球练习—原地踏步跑—集体纠错—再练习
(二)足球小游戏。教师讲解方法并示范,利用口头及肢体语言调动学生进行练习。
4.结束部分:跟随老师做放松操,复习本节课所学技术的动作要领及口诀。
【场地器材】
足球场、足球16个,音响
【运动负荷】
预计本节课的练习密度在50%左右,平均心率在120次/分-13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