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1)国际单位:米 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2)单位符号及换算: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2.测量工具:
(1)刻度尺(最常用);
(2)精密仪器: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2)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3)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的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
(4)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数、估计数和单位。
注:
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
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从地图上估测两地间公路或铁路的里程:取一根细金属丝(也可用棉线),把它放在地图上,使它的弯曲情况和地图上两地间公路线的弯曲情况吻合,然后截取这段金属丝,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度。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算出两地间公路的里程。 (2)累积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如测细铜丝的直径:取一段细铜丝,将它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上密绕n匝,用刻度尺测出绕有铜丝的那一段铅笔的长度L,则此细铜丝的直径为L/n。 (3)滚轮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如测硬币的周长:我们可以在硬币边上找一点做出记号,做为起点,找一张白纸,画上一条射线,将硬币边的记号与射线的端点重合,再将硬币沿着射线滚动一周,记下终点,用刻度尺量出射线端点到终点的长度,就是硬币的周长。
??? 再如测量一环形跑道的长度:用一已知周长的轮子绕着跑道滚动一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环形跑道的周长=轮周长(L)×滚动圈数(n)。
二、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秒(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时(h) 分(min) 毫秒(ms),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1s=1000ms。
2.时间的测量工具
(1)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停表来计时,停表与普通表不同之处:普通表的时针、分针和指针是在不停地走动,而停表指针可走可停,在使用停表之前要观察一下秒针的走动情况,使用停表先按动启动按钮,停表开始计时,再按停止按钮停表即停止,显示时间间隔。
(2)古时有日晷、沙漏、水钟等。近代有机械钟、石英钟,现在有电子表、光电计时器。 三、误差和错误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原理、测量工具、测量环境和测量者的不同,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所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可以通过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我们实验室做实验时采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
2.错误: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错误是不该发生的,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便可以避免;错误不叫误差,误差也不是错误。 四、运动的相对性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 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在舱外工作的宇航员,以飞船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以宇航员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相对静止;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和宇航员是运动的,以飞船和宇航员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相对运动。 注: 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而定。
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其运动状态也往往不同。如:行驶的火车上,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或房屋、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3、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4、人们如果在运动的物体中描述物体的运动,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五、运动的快慢 1、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s——路程单位米(m),t——时间单位秒(s),v——速度单位米每秒(m/s)。
(4)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秒(或)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或)
单位换算:1m/s=3.6km/h
2、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注: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s/t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s、t无关。
2、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 (1)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路程,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图象,如下图(1)所示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2)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用纵坐标表示速度,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图象,如下图(2)所示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六、平均速度 变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 (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平均速度能粗略地描绘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注: 1、物体在做变速运动时,可能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也可能是快慢改变,还可能是方向和快慢同时改变。
2、知道了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就大体上知道了它运动的快慢,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即不知它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何时中途停留。 【典型例题】 例1. 现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要求测出它的直径。试一试,并把测量步骤和方法写出来。 【答案与解析】1.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 3.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测出线圈的总长度为L; 4.则细铜丝的直径。 例2.测一张报纸的厚度,下列方法可行而正确的是( ) A.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 B.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再除以10 C.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再除以32 D.上述方法都不正确 【答案】C 例3.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顺序向北行驶,甲车比乙车快。 问: (1)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什么方向运动? (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什么方向运动? (3)以什么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南运动? 【答案】(1)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南运动;(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3)若以向北行驶速度比甲车更快的丙车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南运动。 【解析】甲车比乙车快,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应是向后退的,即向南运动;甲车比乙车快,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北的距离越来越大,故向北运动;若有比甲车更快的向北运动的丙汽车,则甲、乙相对丙车均向后退,即向南运动。 例4.观察图中的房子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有几种可能?并说明发生该现象的条件。(左西右东) 【答案】(1)甲车向东行驶;甲车静止不动;甲车向西行驶车速小于风速 (2)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 例5.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答案】D 【解析】从图象可知,速度急剧减小时间是8:27,所以说紧急刹车发生在8:27,故A正确;在8:23~8:27时间段内,速度大小不变,所以说在这个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故B正确;从图象可知,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最低速度为40千米/时,所以平均速度一定小于60千米/时,故C正确,D错误。 例6.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答案】B 例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已知该物体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15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5m/s,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答案与解析】设全程路程为s,则通过前一半路程的时间:; 通过后一半路程的时间:。 全程的平均速度: 例8.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 B.4.17m/s C.6.25m/s D.5m/s 【答案】D 例9.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径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已知:; 求: 据: ,可得 则: 答:通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2:3 例10.甲乙两个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速度之比是2:3,所用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通过路程之比是( ) A.3:2 B.2:3 C.9:8 D.8:9 【答案】D 例1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段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段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段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 【答案】(1)斜面小车(2)故答案为:(3)变速(4)v3>v1>v2 【解析】(1)图示,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将沿斜面做加速运动,分别测出不同时间段的路程和时间,可以算出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 (2)测出路程s,对应的时间t,用 计算速度; (3)小车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做加速运动; (4)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在三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式:v3>v1>v2。 【复习训练】 一、选择 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A.米 B.千米 C.厘米 D.毫米 2.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4.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C.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刘翔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6. 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7. 火车的速度为 72km/h,汽车的速度为 18m/s,则( ) A.火车的速度大 B.汽车的速度大 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 8.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路程或时间无关 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9.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 10.(多选) 某校体育考试评分标准规定:1000米长跑的满分成绩为3分34秒。小明参加考试时,前500米的平均速度为6m/s,后500米的平均速度为4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m/s B.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8m/s C.小明在本次参试中能取得满分 D.小明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是4m/s 二、填空 11. 在下题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0 ; (2)拖鞋,“41码”表示其长度约为26 ; (3) 教室黑板的水平长度约为3.5 ; 12.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经我国有关专家测量改为8848.13m,通过公布的这一数据,可以判断测量的精度达到 。 13.2012年4月29日,全长420km的成(都)西(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沿途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坐上高速的大巴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会有“恰似青山走来迎”之感。这句话中的“走”是以 为参照物。大巴车从西昌到成都只需5小时30分钟,其平均速度约为 km/h(取整数)。 14.“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沿同一方向运动,并且‘神舟八号”飞船飞向“天宫一号”缓慢地靠近,最后实现连接,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神舟八号”飞船是以 为参照物,其中速度较大的是 (填“神州八号飞船”“天宫一号”) 15.一列匀速行驶的列车,有一节宽为2.5m的车厢被垂直于列车运动方向射来的一颗1000m/s的高速子弹击穿,在车厢两侧留下的弹孔沿列车前进方向的距离为10cm,则列车的速度为 。 16. 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同时向一个方向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判定三人中骑车速度最快的是 。 17.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5m的路程,接着静止5s,再在5s内通过10m的路程,物体在这15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18.(1) 如图所示,是测量乒乓球直径的一种方法,其中的乒乓球是第46届“世乒赛”使用的“大球”,它的直径是 cm,合 m (2)小明跑1000m时停表从0走到如图所示位置,他千米跑的成绩是 min s 19. 某同学从家走到学校,先以1m/s的速度行走了500m后,再以1.5m/s的速度走完剩下的500m.求这位同学从家走到学校的平均速度? 20.小明和同学有利用棉线、刻度尺、秒表、火柴、一盘新蚊香、蚊香架等器材测量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1) ; (2)将蚊香支在蚊香架上并点燃5min(即t1),如下图所示; (3) ; (4)用公式=求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其表达式为= 接下来他们进行讨论; (5)根据蚊香燃烧的速度能否算出剩余蚊香还能燃烧多长时间?如果能,其字母表达式为t2= ; (6)根据测量能否计算出从晚上10点到早上6点需烧多少盘蚊香?如果能,其字母表达式为n= 。 (7)请帮助小明和他的同学设计一个数据表格,并填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D 【解析】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错;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B错;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 4.【答案】C 【解析】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所以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5.【答案】A 【解析】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以主席台是研究对象,主席台位置的变化是相对于刘翔的位置而言的,故参照物是刘翔。选项A正确。 6.【答案】C 【解析】由图象可知:乙4min运动的路程是240m,乙的速度,甲4min运动的路程是120m,甲的速度,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A是正确的;甲在0~10min内,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同学在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是正确的;乙在0~4min内,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4min~10min内,乙的图象是水平直线,运动的距离没有变化,所以乙静止,C是错误的,符合题意;甲图象和乙图象的交点就是甲和乙的相遇的时刻,此时甲和乙运动的路程都是240m,所以D是正确的。 7.【答案】A 【解析】火车的速度,汽车的速度为,所以,火车速度大于汽车速度。 8.【答案】C 【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不变,并且速度不变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9.【答案】B 【解析】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11m/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0km/h=13.9m/s;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可见,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车的平均速度。 10.【答案】BC 【解析】小明跑前500m的时间:,跑后500m的时间:;小明1000m跑总时间:,3min28.3s<3min34s,小明取得满分;全程平均速度:,故选BC。 二、填空 11.【答案】(1)mm(2)cm(3)m 12.【答案】dm(分米) 【解析】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的测量值为8848.13m,其中0.03m是估读值,8848.1m是精确值,所以,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m=1dm,即测量精度达到dm(分米)。 13.【答案】车;76 【解析】“恰似青山走来迎”,被研究的物体是山在运动,山和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选择车为参照物; 已知:s=420km,t=5小时30分=5.5h, 根据:; 14.【答案】天宫一号;神州八号飞船 【解析】“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飞船是静止的;)因为是“神舟八号”飞船飞向“天宫一号”缓慢地靠近,后实现连接,所以其中速度较大的是神州八号飞船。 15.【答案】40m/s 【解析】子弹击穿车厢的时间: 子弹击穿车厢的同时,列车向前行驶,所以在车厢上的弹孔相差: 列车的速度: 16.【答案】乙 【解析】以风做参照物,向一个方向行驶的三个物体,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则说明甲的速度小于风速,乙的速度大于风速,丙的速度等于风速;即骑车速度最快的是乙。 17.【答案】1 【解析】已知:; 解得: 三、解答题 18.【答案】(1)4.08;0.0408(2)2;6 19.【答案与解析】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全程的平均速度应等于总路程除以该同学通过总路程所用的总时间.因此,根据题意可得: 前500m所用时间为 后500m所用时间为 通过1000 m的总时间为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0.【答案与解析】利用,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一盘新蚊香的长度,以及点燃一段时间后剩余长度,即可算出平均速度.然后又可根据算出剩余蚊香燃烧的时间: (1)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一盘新蚊香长度为l (3)再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剩余蚊香长度为l1 (4) (5)能; (6)能;或 实验表格: 项 目蚊香 总长度 l(cm)燃烧 时间 t1(min)剩余 长度 l1(cm)燃烧 速度 (cm/min)剩余燃 烧时间 t2(min)每晚用 蚊香时 间t (min)每晚用 蚊香数 n(盘)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