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分数
ー、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教诲(huǐ) 恒心(hén) 岂有此理(qǐ)
B.背诵(sòng) 可耻(chǐ) 比比皆是(jiē)
C.书卷(juǎn) 美差(chā) 栩栩如生(Xǚ)
D.传记(?zhuàn) 发酵(xiào) 煞风景(shā)
二、读拼音,写词语。(6分
kǎi? xuán suǒ ?suì zhì pǔ
( ) ( ) ( )
suǒ? wèi quē? diǎn tóu ?kuī
( ) ( ) ( )
三,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将所填汉字的正确解释填在括号。(填序号)(8分)
1不言而 ( )A.说明;告知。B.明白;了解。C.比方。
2一知半 ( )A.剖开,分开。B.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C懂,明白。
3 肠挂肚 ( )A惦记,牵挂。B.牵涉。C.拉着使行走或移动。别出心
4别出心 ( )A.削减。B.控制,抑止。C.安排取舍
四、仿写句子。(4分)
1.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2.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 音符的乐章。
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 恰似 ,也似
五、选择题。(6分)
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断”字的意思是“一定”。
B.欧阳询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
C.我们可以用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的方法来找书读。
D.叶文玲的读书经历是:看小画片——看连环画——读中外小说——读文艺书籍。
2.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②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益。
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⑤ C④③(②①⑤ D.②③①⑤①
六、背一背,填一填。(12)分
1.盖士人读书,第一要 第二要 第三要 。 ; 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 ,如井蛙之 ,皆无识者也 ; 。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
2.我常常用《论语》中孔子所说的“敏而好学, 来勉励自己勤学好问。
3.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对读书有着深切的感受,他用”问渠那得清如许? ”来告诚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七、推荐一本书。(5分)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期友。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们一样。班上要举办“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交流会,请你把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
我要推荐的书是《》 ,我推荐的理由是
八、课内阅读。(6分)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 朱熹)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余尝谓 (2)心不在此
(3)却只漫浪通读 (4)心到最急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1)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B.文段阐述了怎么读书的问题,其中心到最重要。C.文段告诉我们读书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够加快
阅读速度,还能提高阅读质量。
九、课外阅读。(19分) (一)走遍天下书为侣(节选)(7分)
①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②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追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同而不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选文第②段的构段方式是( )。(1分)A.总一分B.分一总、C.总一分一总
2.作者喜欢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是: 。她还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其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 (2分)
3.结合选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填空。(4分)
“我”ー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的方法是: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品味最欣赏的片段;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想象作者的样子及经历。
(二)童年读书(节选)(12分)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就只能偷偷地看书。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中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头盐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蚊虫咬出许多疙。从草垛后头涨脑地钴出来,已是红日画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看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
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ロ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共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⑤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里信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做饭,一盏小油灯在门框上,被勝腾的烟雾缭绕看。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
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⑤读完(钢铁是怎样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究结了。
1.选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2分)
2.选文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而遭遇的一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4分)
为读《封神演义》 ;为读《青春之歌》
为读《破晓记》 ;为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读第②段,说说父亲为什么反对“我”看闲书。(2分)
4.选文第③段中说“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结合上下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5第四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和生动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童年时渴望看书、迷恋读书的情形。(2分)
十、习作。(30分)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请你以“在书香中成长”为题写作,与人分享你的读书故事。可以写你读书的经历,也可以写读书帯给你的收获与快乐等。要求:分段表述,突出重点,感情真实。
附: 第八单元答案
一B二、凯旋 琐碎 质朴 所谓 缺点 偷窥
三、1.喻B2.解C3.牵A4.裁C四、1,一把钥匙 一盏照亮你前行道路的明灯
2.校园生活 一首清丽的小诗 一支欢快的歌谣
五、1,D2.C六、1.有志 有识 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 观海 窥天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2.不耻下问3.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略八、1.(1)说(2)这里(3)随意(4)重要
2.(1)心思不在这里(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
(2)思想已经集中了,眼晴、嘴巴怎么会不到位呢?
3.C
九1.C2.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 首先、然后、最后
3.思考故事情节和作家写这个故事的原因 续编故事 找出以前忽略的东西总结收获
(二)1.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2.给同学家拉磨被蚊虫咬且耽误喂羊被马蜂蜇头发被烧焦
3.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
4:作者那时感到幸福是因为借到并读完了大厚本的《青春之歌》,并且得到了母
亲的宽容。5.比喻 动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