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神奇的氧气 同步检测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神奇的氧气 同步检测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9-30 09:3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浩瀚的大气
2.2 神奇的氧气 同步检测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42分 , )
?1.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氧气极易溶于水
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C.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
2. 氧气可以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产生淡蓝色火焰
B.都放出热量
C.生成物都是固体
D.瓶底都需加少量的水
?
3. 将一定量的双氧水与家用洗涤灵混合,然后加入少量的碘化钾,瞬间可产生大量的泡沫.经分析,碘化钾可以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度,所以,碘化钾可能是双氧水分解的( )
A.催化剂
B.氧化剂
C.生成物
D.反应物
?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
5.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空气
?
6. 氧气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鱼儿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存在氧气
C.氧气会引起食物腐败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
7. 下列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B.用氧气气焊金属
C.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
D.用氧气炼钢
?
8. 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硫
D.氢气
?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
10. 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的氧气属于纯净物
D.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铜丝
?
11.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氨气
D.二氧化碳
?
12. 下列有关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该变化是分解反应
B.氧气用途广泛,可以炼钢、气焊、医疗急救及做燃料等
C.鱼可以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一般而言,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就是物质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
13.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C.必须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是否收集满
D.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
1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 )
A.急救病人
B.富氧炼钢
C.做高能燃料
D.气焊气割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15. 实验室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所需仪器相同
C.均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都属于分解反应
?
16. 有关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B.反应都需加热
C.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D.制取装置可以相同
?
17. 收集氧气正确的方法是( )
A.排水法,瓶口向下,导管口在集气瓶底
B.排水法,瓶口向下,导管口在集气瓶口部
C.排气法,瓶口向上,导管口在集气瓶中部并盖上玻璃片
D.排气法,瓶口向上,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并盖上玻璃片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18.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
??
2
??
2
)分解的催化剂后,想再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
??
2
??
3
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作出猜想】??
??
2
??
3
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__ ?
有少量气泡,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
??
2
??
3
,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产生大量的气泡,木条复燃
??________ ?
【得出结论】??
??
2
??
3
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
??
2
??
3
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提高】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
??
2
??
3
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
??
2
??
3
(少量)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________,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
??
2
??
3
的质量. 交流讨论如果??
??
2
??
3
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
??
2
??
3
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新的问题】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
?
19. 许莹同学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时,他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发现制得的氧气是红色的,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束后他发现集气瓶破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
20.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氧气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写编号)

(3)如果用??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
?21. (10分) 家庭养金鱼的鱼缸内常常有一种输氧装置,为金鱼源源不断的提供氧气,由此说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
?22.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再想探究其它一些物质如氧化铜(??????)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1)【问题】氧化铜(??????)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2)【猜想】氧化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__ ________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难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________

(4)【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氧化铜能作为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氧化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在反应前后氧化铜的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少量氧化铜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________;④对比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 【讨论】如果氧化铜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氧化铜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氧化铜(??????)的________在反应前后________.
?
23. 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可以用矿石??来制备,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2种转化流程,如图所示. 【生产流程】
/
【相关资料】 ??.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
??
2
+????(????
)
2
=??????
??
3
↓+
??
2
??,??????
??
3
+
??
2
??+??
??
2
=????(????
??
3
)
2
; ??.碳酸氢钙微溶于水,微热易分解:????(????
??
3
)
2
======
加热
???????
??
3
↓+
??
2
??+??
??
2
↑; ??.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 【问题讨论】
(1)小王主张用流程①、②、④和操作????的设计.请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④________; 操作????包括搅拌和________、洗涤、烘干等工序;该流程中,通过反应④可回收副产品________.

(2)小李认为流程①、②、③和操作??比小王的主张更好,理由是:________;

(3)制轻质碳酸钙时,??为________(选填“悬浊液”或“溶液”),理由是:________.

(4)小李认为得到的产品中可能含有杂质????(????
??
3
)
2
,所以操作??包括搅拌、________和过滤、烘干等工序,以提高产率. 【产品含量测定】??????
??
3
含量的测定:取20.0??产品,研成粉状后,按图进行实验.
/
(5)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在??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直至??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再次缓缓通一段时间空气;⑥称量??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8.7??.
(6)问题探究 ①产品研成粉的目的________; ②??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③若没有??装置,则测定的??????
??
3
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称量??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8.7??,可求得产品中??????
??
3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总结反思】 某同学设计上述实验方案测定牙膏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向一定量牙膏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测定生成??
??
2
的质量,据此计算牙膏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小李同学认为即使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上述测定的结果仍不一定准确,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浩瀚的大气 2.2 神奇的氧气 同步检测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42分 )
1.
【答案】
A
【考点】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记忆回答本题.
【解答】
解: ??、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说法错误; ??、氧气在加压、降温会变成液体或固体,故说法正确;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说法正确; ??、氧气可以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故说法正确. 答案:??
2.
【答案】
B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是铁、硫燃烧,铁是金属,碳是非金属,再根据在氧气中燃烧的具体现象来回答本题.
【解答】
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不产生淡蓝色火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发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也不产生淡蓝色火焰,故??不正确;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大量热,故??正确;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不正确;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炸裂瓶底,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不用放少量水,故??不正确; 故选??.
3.
【答案】
A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据此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此反应过程中,碘化钾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是其质量是否改变,题干信息没有提及,故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故选??.
4.
【答案】
C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
【解析】
??、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5.
【答案】
C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
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
【解答】
解: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故选??.
6.
【答案】
D
【考点】
氧气的用途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但氧气本身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解答】
解:??、氧气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炼钢,说法正确; ??、氧气能供给呼吸,鱼儿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存在氧气,说法正确; ??、氧气有氧化性,会引起许多食物腐败,说法正确;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三氧化二铁,说法错误. 故选:??.
7.
【答案】
C
【考点】
氧气的用途
【解析】
本考点属于氧气的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还有三态变化.氧气是比较活泼的气体,它的化学性质是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氧气的用途主要有两个: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解答】
解:??、供潜水员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气焊金属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工业制氧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冶炼钢铁是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8.
【答案】
B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
【解析】
根据木炭、红磷、硫和氢气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红热,但都不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 ??、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 ??、硫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 ??、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 故选??.
9.
【答案】
D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
【解析】
??、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10.
【答案】
D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工业制法
【解析】
??、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分析判断;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混合物的概念进行判断; ??、根据铜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结合压强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燃烧,因此不是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不发出耀眼的白光,只是火星四射,故选项错误;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的氧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由于铜丝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氧化铜固体,瓶中的压强减小,可测出氧气的含量,所以能将红磷换成铜丝,故选项错正确. 故选:??.
11.
【答案】
B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答】
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纯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 ??、氨气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故选:??
12.
【答案】
D
【考点】
氧气的工业制法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用途
【解析】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气的用途主要有两个: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因此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助燃剂,不是可燃物;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氧气是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分解反应.
【解答】
解: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氧气是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助燃剂,不是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是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因此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答案:??
13.
【答案】
D
【考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
??、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2??????
??
4
======

??
2
????
??
4
+????
??
2
+
??
2
↑即可得出答案; ??、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判断即可; ??、根据氧气有助燃的作用做判断. ??、从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式:2??????
??
4
======

??
2
????
??
4
+????
??
2
+
??
2
↑、2??????
??
3
======
????
??
2
2??????+3
??
2
↑、2
??
2
??
2
======
????
??
2
2
??
2
??+
??
2
↑可以判断是否正确;
【解答】
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只加热即可,不需用催化剂,故错误; ??、因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错误; ??、氧气有助燃的作用,验满时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不需用燃着的火柴,故错误.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物质有:??????
??
4
、??????
??
3

??
2
??
2
,都含有氧元素,故正确; 故选:??.
14.
【答案】
C
【考点】
氧气的用途
【解析】
根据氧气的用途是由氧气性质决定的进行解答.
【解答】
解:??、急救病人是运用氧气供给呼吸的性质,属氧气的用途. ??、富氧炼钢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氧气的用途. ??、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而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高能燃料,不属氧气的用途. ??、气焊气割是运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氧气的用途. 故选??.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15.
【答案】
C,D
【考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反应类型的判定
【解析】
根据用两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等进行分析.
【解答】
解:??、氯酸钾需要进行加热才能分解,过氧化氢可以在常温下分解而不需加热,故??错误;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就可以分解不需要加热也就不需要使用酒精灯,而氯酸钾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分解,分解氯酸钾时需要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故??错误; ??、采用????
??
2
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二氧化锰可催化过氧化氢和氯酸钾的分解,加快分解速率,故??正确; ??、过氧化氢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反应物都是一种,生成物都是两种,故都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 故选项为:????.
16.
【答案】
C,D
【考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
应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氢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进行分析、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使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氢气使用的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
【解答】
解:??、实验室制氧气是分解反应,制氢气是置换反应,故??错误; ??、实验室制氧气,有的需要加热,有的不需要加热.实验室制氢气不需要加热,故????错误; ??、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所以都可用排水法收集,故??正确; ??、制取装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故??正确; 故选??、??.
17.
【答案】
B,D
【考点】
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
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收集方法.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但收集时瓶口向下,导管口在集气瓶口;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但收集时瓶口向下,导管口在集气瓶口;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并盖上玻璃片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并盖上玻璃片;
【解答】
解: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但收集时瓶口向下,导管口在集气瓶口,故错;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但收集时瓶口向下,导管口在集气瓶口,故对;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并盖上玻璃片,故错;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导管口在集气瓶底部并盖上玻璃片,故对; 答案:????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18.
【答案】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
2
??
3
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
2
??
3
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干燥,??
??
2
??
3
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要探究一种物质能否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一般要注意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一是探究加入该物质能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是探究反应前后该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三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解答】
解:通过实验一探究??
??
2
??
3
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1的步骤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可见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很慢.然后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
??
2
??
3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见,??
??
2
??
3
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不能说??
??
2
??
3
就是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实验三:通过实验前后两次称量,可知实验三是探究??
??
2
??
3
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将实验二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可得到??
??
2
??
3
,必须经过洗涤、烘干后才称量,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 最后,还必须在增加一个实验:探究??
??
2
??
3
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后是否改变.只有??
??
2
??
3
具备既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又保持不变,才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故答案为:【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二
??
??
2
??
3
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实验三: 【实验目的】??
??
2
??
3
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实验步骤】干燥; 【提出新的问题】??
??
2
??
3
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19.
【答案】
试管口未放蓬松的棉花团,在集气瓶底铺未放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
【考点】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
考虑是高锰酸钾进入水槽,使收集的氧气呈红色.然后考虑解决的方法;用集气瓶做燃烧实验时,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细沙,防止集气瓶炸裂;
【解答】
解:若发现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呈红色,则说明高锰酸钾进入了水槽,这是没有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缘故;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集气瓶炸裂,要在集气瓶底部放一层细沙或水,此实验中集气瓶底部破裂,就是因为集气底未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故答案为:试管口未放蓬松的棉花团;在集气瓶底铺未放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
20.
【答案】
长颈漏斗
??
先撤导气管,在水下盖好盖玻片取出后正放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解析】
根据装置特点和提示信息进行气体制取的原理选择和发生装置以及收集装置的选择。
【解答】
仪器①是长颈漏斗,方便添加液体药品。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氧气,是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所以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方法是?先撤导气管,在水下盖好盖玻片取出后正放。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21.
【答案】
不易溶于水,能供给呼吸.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
【解析】
根据氧气的用途和性质和进行解答.本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考查学生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近几年中考重要考点之一.
【解答】
解:随着鱼在水里不断呼吸氧气,水中溶解氧逐渐减少,所以要不断补充氧气,所以这套装置的作用是制取氧气;说明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能供给呼吸的性质.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22.
【答案】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实验二、从实验现象中“木条复燃”,可知加入氧化铜后加快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但仍不能证明氧化铜就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故答案为:加入氧化铜后,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实验三:通过实验前后两次称量,可知实验三是探究??????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故答案为: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实验三:【实验步骤】:由实验三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氧化铜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所以在实验步骤①中称完氧化铜的质量后,在完成实验二后,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还要称量氧化铜的质量;故答案为:称量;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加入氧化铜后,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称量
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要探究一种物质能否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一般要注意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一是探究加入该物质能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是探究反应前后该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三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解答】
解: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要证明氧化铜是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催化剂,就要证明氧化铜既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还要证明氧化铜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3)【实验验证】从“实验现象”中“木条不复燃”,“实验结论”中“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难分解”可知该实验是通过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证明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难分解;
(6)还必须在增加一个实验:探究??????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后是否改变.只有??????具备既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又保持不变,才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3.
【答案】
??????
??
3
======
高温
??????+??
??
2
↑,????(????
)
2
+??
??
2
??
??
3
=??????
??
3
↓+2????????,过滤,????????
二氧化碳得到充分利用,节约原料
悬浊液,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太小,生产效率很低
微热
(5)①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反应; ②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 ③偏大,98.86%; 【总结反思】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反应,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偏大,98.86,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盐的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1)碳酸钙能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或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生成的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2)根据物质的循环利用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分析;
(4)根据题中信息二氧化碳过量会生成碳酸氢钙以及碳酸氢钙微热分解的性质分析;
(5)根据流程图及实验原理,要测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可测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利用??装置吸收二氧化碳,在吸收之前需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分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要利用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到??装置中. 【总结反思】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解答.
【解答】
解:(1)①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②生成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为二氧化碳,??为氧化钙,生成的??为氢氧化钙,③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④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生成的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同时得到副产品氢氧化钠;
(2)流程①、②、③的③是将碳酸钙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加以利用,节约了原料;
(3)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太小,生产效率很低.悬浊液中含有氢氧化钙较多,得到的轻质碳酸钙多;
(4)由题中信息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
2
+????(????
)
2
=??????
??
3
↓+
??
2
??,??????
??
3
+
??
2
??+??
??
2
=????(????
??
3
)
2
;碳酸氢钙微溶于水,微热易分解:????(????
??
3
)
2
=??????
??
3
↓+
??
2
??+??
??
2
↑可知将碳酸氢钙转化成碳酸钙可以采用微热的方法;
(6)①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让反应物充分反应,可将产品研成粉末; ②根据流程图装置分析,要通过测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酸钙的含量,则需将生成的二氧化碳用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全部排出,因此??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装置是除去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水,??装置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 ③若没有??装置,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水分而使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则测定的??????
??
3
的质量分数会偏大. 称量??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8.7??,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7??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 ??????
??
3
+2??????=??????
??
2
+
??
2
??+??
??
2
↑ 100???????????????????44 ??????????????????????8.7??
100
??
=
44
8.7??
????=19.77?? 故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9.77??
20??
×100%=98.86%; 【总结反思】利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通过所设计的方案测量完全反应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碳酸钙的质量,求得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会使测得的二氧化碳体积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