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走进溶液世界 3.1 水 同步检测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42分 , )
?1. 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A.水是由氢、氧组成
B.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C.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以上都不对
?
2. 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一定是纯水
D.水结冰时,体积膨胀,说明冰比液态水的密度小,能浮在水面上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构成
B.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4.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蒸馏水属于软水
B.电解水时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C.吸附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D.水体污染主要来于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
5. 下列净水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过滤
B.杀菌
C.蒸馏
D.吸附
?
6.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纯水呈中性,其????=0
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市售纯净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D.水的沸点一定是100
°
??
?
7. 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在水中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
A.使悬浮物沉淀
B.对水进行消毒
C.把硬水变成饮水
D.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
8. 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的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列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过滤 B.蒸馏 C.静置沉淀 D.加明矾吸附沉降
?
9.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淡水资源取之不尽,无需节约
?
10. 厨房里的下列物质在寒冷的冬天最容易结冰的是( )
A.食醋
B.蒸馏水
C.酱油
D.自来水
?
11. 如图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
A.能把硬水软化
B.能杀菌消毒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异味、色素的作用
?
12. 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降低水的硬度的做法是( )
A.加肥皂水
B.煮沸
C.蒸馏
D.加活性炭
?
13. 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沉淀
C.过滤
D.吸附
?
14. 2016年3月22日是第24届“世界水日”,3月22日?3月28日是第29届“中国水周”.我国的活动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通过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推广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的方式
C.为避免水体污染,保障粮食安全,农业上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用肥皂洗衣服时若水面上漂浮着大量的浮渣,说明该地区生活用水的硬度较大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自然的水经过过滤就可以直接饮用
B.水是一种溶剂,可以溶解许多的物质
C.天然水中总是存在一些细菌,所以自来水厂要杀菌消毒
D.蒸馏水长期饮用对人体是有好处的
?
16. 2011年3月22日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可以使水软化
C.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D.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
17.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影响.下列能软化硬水的方法有?( )
A.吸附
B.煮沸
C.蒸馏
D.过滤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18. 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星球,这是由于地球表面积的________被水覆盖.水在地球上广泛存在,除了江河、湖泊、海洋以外,在地层里、大气中,以及动植物体内都含有大量水.如人体含水量约占人体质量的________,然而,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贫乏,不到总水量的________.
?
19. 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但水被污染后给人类带来灾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
20. 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由实验现象可知,右边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左边试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它们的体积比是________.在水的电解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图中电源??代表________极,电源??代表________极,做实验时发现产生气体的速度很慢,加入食盐后,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了,在实验中食盐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
/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
?21. (10分) 数九严冬,寒风刺骨,江河冰封,水中的生物却能安然度过,这是为什么?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
?22. 有人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来测定水的组成.如图得到下列结果:
实???验
实验前(??)
实验后(??)
氧化铜+玻璃管
72.8
66.4
氯化钙+??形管
102.9
110.1
根据实验数据求:
/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2)生成的水中氧的质量;
(3)生成的水中氢的质量;
(4)水中氢和氧的质量比.
?
23. 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后,同学们己经知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的理论体积比为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电解水的实验很感兴趣,很想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结论.于是在征得老师同意后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电解时间/min
?2
?4
?6
?8
?10
?12
?14
…
??负极生成气体体积/????
?7
?15
?23
?31
?39
?47
?55
…
??正极生成气体体积/????
?2
??5
?9
?13
?17
?21
?25
…
如果你是这次实验的参与者,请你认真分析上述实验数据.
(1)简述你发现的问题?
(2)推测产生这一问题的可能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走进溶液世界 3.1 水 同步检测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42分 )
1.
【答案】
A
【考点】
电解水实验
【解析】
根据电解水的有关实验的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
解:??、水是由氢、氧组成,故??正确;??、水中有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故??错误;??、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故??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选择项的结论正确,故??错误.故选??.
2.
【答案】
D
【考点】
水的组成
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解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叙述时应宏观对应宏观,微观对应微观,判断纯净物的唯一标准就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冰能浮在水面上,说明冰的密度比水小.
【解答】
解:??、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错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无色,透明的水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水中可能溶有其他的物质,故??错误;??、冰能浮在水面上,说明冰的密度比水小,故??正确;故选??.
3.
【答案】
C
【考点】
水的组成
【解析】
水是我们比较熟悉物质,通过对水的学习,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上两个方面认识水,从宏观上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从微观上,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大量的水分子聚集成水.
【解答】
解:??、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是错误的??????、从微观上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错的;??????、通电分解水时得到了氢气和氧气,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正确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元素是宏观的概念,不能用来描述微观构成,??是错误的.????故选??
4.
【答案】
C
【考点】
水的组成
水的净化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
??、根据软水定义进行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原理进行分析;??、根据吸附的作用分析;??、根据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
【解答】
解:??、软水是含有(或不含)少量钙镁离子的水,蒸馏水属于软水,故??正确;??、根据电解水实验的装置中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知道,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正确;??、吸附除去的是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是所有的杂质,故??错误;??、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是正确的.故选??.
5.
【答案】
C
【考点】
水的净化
【解析】
根据吸附、过滤、自然沉降、蒸馏的净水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杂质、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水,故错;??、杀菌会除去水中有害物质细菌病毒等,得不到纯水,故错;??、蒸馏是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故对;??、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得不到纯水,故错.答案:??.
6.
【答案】
D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水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
??、中性溶液的????值是7;??、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纯净水缺少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水的沸点要考虑大气压的影响.
【解答】
解:??、纯水呈中性,其????=7,故??错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现在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用水危机,故??错误;??、市售纯净水缺少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健康不利,故??错误;??、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
??,故??正确.故选??.
7.
【答案】
A
【考点】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解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不溶性固体颗粒吸附在其表面使其加快沉降.
【解答】
解: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不溶性固体颗粒吸附在其表面使其加快沉降,观察选项,故选??.
8.
【答案】
B
【考点】
水的净化
【解析】
根据净化水操作的原理及在净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操作后水的组成,判断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解答】
??、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所得水还会含有可溶性杂质等,故??不正确;??、蒸馏,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故??正确;??、静置沉淀可把水中固体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故??不正确;??、吸附沉淀是利用明矾能使水中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凝聚,而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故??不正确;
9.
【答案】
C
【考点】
电解水实验
硬水与软水
水资源状况
【解析】
??、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及结论解答;??、根据过滤所除去的杂质类型考虑;??、根据硬水的定义解答;??、根据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很少解答;
【解答】
??、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故错误;??、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所以通过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错误;??、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故正确;??、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很少,要节约用水,不是取之不尽的,故错误;
10.
【答案】
B
【考点】
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
【解析】
可以根据稀溶液的性质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当水中溶解了较少量的物质后,溶液的凝固点会降低.蒸馏水是纯净的水,与其它几种物质相比,凝固点最高.最容易结冰.故选??.
11.
【答案】
D
【考点】
水的净化
硬水与软水
【解析】
分析净水器中各层物质的作用可知:小碎石层可过滤河水中较大的不溶性固体颗粒,石英沙可除去较小的不溶性固体颗粒,活性炭主要吸附杂质、色素等有味有色杂质,纱布用于防止过滤层随水漏下.
【解答】
解:??、净水器中物质不能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不能把硬水变为软水;故??不正确;??、净水器中物质主要过滤河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及色素,均不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故??不正确;??、净水器中物质只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和色素,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不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器中活性炭主要用于吸附水有异味的杂质和色素;故??正确;故选??.
12.
【答案】
B
【考点】
硬水与软水
【解析】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蒸馏的方法.活性炭有吸附作用,但是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解答】
解:??、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是区分方法,不是降低硬度,故选项错误;??、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加热煮沸,故选项正确;??、在实验室中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活性炭有吸附作用,但是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故选??.
13.
【答案】
A
【考点】
水的净化
【解析】
根据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和原理,对比分析,判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解答】
解:??、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通过沉淀可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所得到的水中可能还会含有小颗粒的固体及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不高.??、通过过滤而除去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所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不能达到最高.??、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等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进行吸附,从而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一些可溶性杂质及异味等,水中还含有一些杂质,净化程度不能达到最高.故选:??.
14.
【答案】
C
【考点】
水资源状况
硬水与软水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
根据题意,第29届“中国水周”的活动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保护水资源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水通过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故选项说法正确.??、为节约水资源,工业用水是应该循环利用的,大力推广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化肥农药对农作物的增产增收起重要作用,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不现实的,可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开发低毒农药,故选项说法错误.??、用肥皂洗衣服时若水面上漂浮着大量的浮渣,说明该自来水是含较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的水,属于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15.
【答案】
B,C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常见的溶剂
【解析】
??、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解答;??、根据水是常用的溶剂分析;??、天然水中存在着细菌,所以要消毒;??、人不能长期饮用蒸馏水,蒸馏水中缺乏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和矿物质.
【解答】
解:??、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不能直接饮用,??错误;??、水能溶解许多物质,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正确;??、天然水中总是存在一些细菌,所以自来水厂要杀菌消毒,??正确;??、长期饮用蒸馏水会使人体缺乏各种矿物质,对健康无益,??错误.故选:????.
16.
【答案】
A,B
【考点】
水资源状况
硬水与软水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
??、根据水资源的状况分析;??、活性炭能净化水但不能软化水;??、根据水与生命的关系分析判断;??、根据磷能使水中的藻类植物等疯长分析.
【解答】
解:??、地球上水量丰富,但淡水资源有限,故说法错误;??、活性炭能净化水但不能软化水,活性炭能吸附异味或有毒物质,故说法错误;??、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故说法正确;??、含磷洗涤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即行排放,使水中的藻类植物疯长,水体富营养化;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故??说法正确.故选:????.
17.
【答案】
B,C
【考点】
硬水与软水
【解析】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如果水的硬度比较大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水垢;过滤是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蒸馏.
【解答】
解:??、活性炭有吸附作用,不能降低硬度,故选项错误;??、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蒸馏,故选项正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蒸馏,故选项正确;??、过滤是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不能降低硬度,故选项错误;故选??、??;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18.
【答案】
71%,65%,0.3%
【考点】
水资源状况
【解析】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但是淡水资源比较匮乏.
【解答】
解: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盖,陆地面积只占29%.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能被人类使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淡水总量的13%,占地球总水量的0.3%.故填:71%;65%;0.3%.
19.
【答案】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的污染和防治知识,水体污染的根本来源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中向水里排放过多的废物,而导致水质恶化,污染物主要有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农业上流失的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解答】
解:水体污染的根本来源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中向水里排放过多的废物,污染物主要有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农业上流失的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故答案是: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0.
【答案】
氧气,氢气,1:2,氢原子和氧原子,负,正,增强水的导电性
【考点】
电解水实验
【解析】
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及注意事项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解答】
解:由水的电解实验的装置图可知,右边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较少时氧气,左边试管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是1: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水的电解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图中电源??代表负极,电源??代表正极,做实验时发现产生气体的速度很慢,加入食盐后,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了,在实验中食盐的作用可能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答为:氧气,氢气,1:2,氢原子和氧原子,负,正,增强水的导电性.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21.
【答案】
水在4
°
??时密度最大,而冰的密度比通常的水的密度还小,故此江河的冰块只能漂浮于水面,而不会下降,从而使到水中的生物不会被冻死而能安然过冬.
【考点】
水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
水有一定的特殊性,即水结冰时一般是在水的上方,水下温度高于零摄氏度,利用此知识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水在4
°
??时密度最大,而冰的密度比通常的水的密度还小,所以冰是结在水上方的,无论冰上方温度多低,其下方的水温度仍然高于
0
°
.即使是北极零下四十度的气温下,其水下温度仍然高于
0
°
.而且水中的生物绝大部分都是冷血动物,不需要取暖.假如冰是从水下面开始结的话,那么生物就活不了.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22.
【答案】
(1)7.2??;
(2)6.4??;
(3)0.8;
(4)1:8.
【考点】
水的组成
气体的干燥(除水)
氢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氧化铜和玻璃管的总质量的减少量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即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氧化钙与??型管的总质量的增加量是生成的水的质量,再用水的质量减去氧元素的质量就是氢元素的质量.
【解答】
解:通过方程式可知氧化铜和玻璃管的总质量的减少量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又因为氧化铜中的氧元素都上了生成物水中去了,所以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72.8???66.4??=6.4??;氧化钙与??型管的总质量的增加量是生成的水的质量,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110.1???102.9??=7.2??,所以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2???6.4??=0.8??,所以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4??:0.8??:8:1.所以(1)完全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7.2??;
(2)生成的水中氧的质量为6.4??;
(3)生成的水中氢的质量为0.8??;
(4)水中氢和氧的质量比1:8.
23.
【答案】
(1)氢气和氧气实际的体积比和理论体积比不符;
(2)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生成的氧气与电极反应.
【考点】
电解水实验
【解析】
由题意“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2
??
2
???
======
通电
2
??
2
↑+
??
2
↑,则可知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理论体积比是2:1;但从题目中的表格,可发现问题:氢气和氧气实际的体积比和理论体积比不符;推测氧气较少的原因.
【解答】
解:由题意,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2
??
2
???
======
通电
2
??
2
↑+
??
2
↑,则可知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理论体积比是2:1;但从题目中的表格,可发现问题:氢气和氧气实际的体积比和理论体积比不符,大于2:1,即氧气较少;可能原因: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生成的氧气与电极反应.
(2)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生成的氧气与电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