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9-30 15:2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检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42分 , )
?1. 如图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酱油呈酸性
B.肥皂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多喝玉米粥
D.西瓜汁的酸性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
2. 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 )
A.熟石灰 B.小苏打 C.生石灰 D.纯碱

?
3.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小烧杯①盛的是紫色石蕊试液,②盛的是浓盐酸.片刻后,可以观察到烧杯①中液体的颜色是( )

A.紫色 B.红色 C.无色 D.蓝色

?
4. 下列关于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能与反应生成沉淀
?
5. 生产自来水的时,向水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这是因为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其中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来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与药品反应而使药品变质的是( )
A.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
6. 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对于化学的学习非常重要,以下是某同学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
A.剧烈氧化反应有明显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明显发光、放热的变化都为剧烈氧化反应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
C.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D.酸的溶液,碱的溶液,但是盐的溶液不一定等于
?
7. 下列试管壁内残留的固体物质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的是( )
A.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红棕色固体
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C.装氧化铜粉末后留下的黑色固体
D.用硝酸银试液检验盐酸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
8. 氢氧化钙是一种建筑材料,它的俗名是( )
A.熟石灰 B.生石灰 C.大理石 D.石灰石

?
9. 下表是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正常??范围.

血??浆 唾??液 胃??液 乳??汁 胆??汁 胰??液 尿??液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酸性最强的是尿液?②唾液和乳汁呈弱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③胆汁的碱性比血浆的碱性稍强?④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或??的药片.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10.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溶液中通入气体,无明显变化
C.在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固体中加入水中,溶液温度升高,该反应放热
?
11. 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它的化学性质和盐酸相似,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苯甲酸溶液的小于
B.把锌粒放入苯甲酸溶液中不会产生气泡
C.苯甲酸溶液能与碱发生反应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
12. 已知反应.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表示的溶液
B.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从点到点溶液质量增加
D.点表示的溶液比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
?
13. 小良同学自制了一种黄色的花汁作指示剂,将花汁加入到不同的试剂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试剂 稀盐酸 食醋 氢氧化钠溶液 食盐水 蒸馏水 草木灰水?
颜色 红 红 绿 黄 黄 绿?

小良又用花汁测知家中花盆土壤显酸性,你认为可加入上表中的( )来改良花盆里的土壤.
A.食醋 B.食盐水 C.蒸馏水 D.草木灰水

?
14. 在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通入)下列物质溶液始终显红色的是( )
A.碳酸钾溶液 B.稀硫酸
C.氯化镁溶液 D.二氧化碳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
15. 下列溶液中通入(加入)括号中的物质,能使溶液的明显增大的是( )
A.饱和石灰水(二氧化碳)
B.稀硫酸(氯化钡)
C.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碳酸钠)
D.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
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和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
C.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时,应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
D.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溶液显红色
?
17. 一些食物近似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食物 番茄 牛奶 鸡蛋清 苹果汁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B.番茄汁属于酸性食品
C.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食品
D.苹果汁酸性比牛奶弱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
18. 在化学晚会上,小明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他向一张白纸上喷一种无色试剂,白纸上立刻出现一座红色的小房子;紧接着他又向这张纸上喷另一种无色试剂,房子立刻消失了.为了探究其中奥秘,小明画出了主要反应微观模拟图.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魔术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

?
19. 小红、小林和小芳做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红:可能是酚酞变质了;
小林: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芳: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有关.
(1)小芳立即否定了小红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

(2)其实小林的猜想也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3)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小芳猜想是否正确.
①实验方法________;
②可能的现象及结论________.
?
20. 许多植物的花中含有色素,这些色素有的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故可作酸碱指示剂.现取三种花瓣,分别放在三个研钵中研磨,再依次加入酒精,搅拌,静置后得到花汁的酒精溶液.分别取少量上述所得的花汁的酒精溶液,用稀酸和稀碱逐一检验,现象如下: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酸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碱中的颜色
玫瑰 粉色 粉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大红花 粉色 橙色 绿色

请回答:
(1)以上所举的花中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__.

(2)经查资料得知,柑橘的近似为.将大红花汁的酒精溶液滴入柑橘汁中,呈现的颜色应为________.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
?
21. (10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请你一起参与分析.
【观察现象】
①铁锈逐渐溶解,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③试管底部有少量黑色固体物质;④右边烧杯内导管有气泡冒出.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你会提出哪些问题?(请列举两条)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
?
22. “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小红在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她又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试确定肥皂水的值的范围.

(2)小红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什么?

(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哪种指示剂的性质相似?
?
23. 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探究活动。
(1)同学们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别开来,这是为什么?
________。

(2)某地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刚同学选择了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所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请回答:
①试剂是(????),试剂Ⅱ是(????)。
②本实验中,常常选用酚酞溶液而不选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的原因是(????)。
③欲验证上述实验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选择的试剂是(????)
A.石蕊溶液
B.铜片
C.碳酸氢钠粉末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检测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42分 )
1.
【答案】
D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
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以及酸碱混合容易发生中和反应的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
、酱油的在之间呈酸性,故说法正确.
、肥皂的大于,是碱性的物质,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说法正确.
、玉米粥呈碱性,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多喝玉米粥,故说法正确.
、西瓜汁的在之间,苹果汁的在之间,溶液为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西瓜汁的酸性比苹果汁的酸性弱,故说法错误.
故选
2.
【答案】
A
【考点】
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
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钙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观察选项,故选.
3.
【答案】
B
【考点】
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浓盐酸易挥发出气体,该气体遇水又形成盐酸;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成红色;
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
【解答】
解:浓盐酸易挥发,使烧杯内气体中含有大量气体,该气体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与水形成盐酸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故选
4.
【答案】
C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非金属氧化物、酸、一些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其他碱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属于碱的共同性质,故A选项错误.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其他碱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属于碱的共同性质,故B选项错误.
. 氢氧化钡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不能与硫酸钠反应,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故C选项正确.
.?能与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其他碱也能与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属于碱的共同性质,故D选项错误.
故选:.
5.
【答案】
D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题意,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次氯酸均显酸性,均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用这种自来水来会使药品明显变质,故选项错误;
、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次氯酸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这种自来水来会使药品明显变质,故选项错误;
、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次氯酸均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用这种自来水来会使药品明显变质,故选项错误;
、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次氯酸均不与氯化钠,不变质。
故选:。
6.
【答案】
D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氧化物的概念
氧化反应
【解析】
、有明显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剧烈氧化反应;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酸的溶液,碱的溶液,但是盐的溶液不一定等于。
【解答】
、有明显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剧烈氧化反应,例如灯泡通电时明显发光、放热,不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氧气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酸的溶液,碱的溶液,但是盐的溶液不一定等于,例如碳酸钠属于盐,但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大于,该选项说法正确。
7.
【答案】
D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氧化铜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氯化银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解答】
解:、铁锈中的氧化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铁和水,因此能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能用稀盐酸除去碳酸钙;
、氧化铜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铜和水,因此能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铜;
、因为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银不溶于水,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因此不能用稀盐酸除去氯化银.
故选:.
8.
【答案】
A
【考点】
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
熟记常用物质的名称、化学式、性质与用途,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解答】
解: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生石灰为氧化钙,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故选.
9.
【答案】
B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
当溶液的等于时,呈中性.当溶液的大于时,呈碱性.当溶液的小于时,呈酸性.当溶液的时,随着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
解:①所给物质中,胃液的最小,酸性最强,故错误;
②唾液的为,乳汁的为,因此唾液和乳汁呈弱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故正确;
③胆汁的比血浆的稍低,因此胆汁的碱性比血浆的碱性稍弱,故错误;
④胃液的为,呈强酸性,因此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或??的药片,故正确;
故选.
10.
【答案】
D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
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
、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再考虑实验现象;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考虑;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
、固体中加入水中,溶液温度升高是物理变化考虑
【解答】
解:、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现象不明显,故与事实相符;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易溶于水,不是白色沉淀,故与事实相符;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溶液属于碱溶液,所以在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故与事实相符;
、在固体中加入水中,溶液温度升高,该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与事实不相符.
故选:.
11.
【答案】
B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
根据题意,苯甲酸的化学性质和盐酸相似;结合酸的化学性质,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当溶液的等于时,呈中性;当溶液的小于时,呈酸性;当溶液的大于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由题意,苯甲酸的化学性质和盐酸相似,显酸性,苯甲酸溶液的小于,故选项说法正确.
、由题意,苯甲酸的化学性质和盐酸相似,把锌粒放入苯甲酸溶液中,能生成氢气,会产生气泡,故选项说法错误.
、由题意,苯甲酸的化学性质和盐酸相似,苯甲酸溶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由题意,苯甲酸的化学性质和盐酸相似,显酸性,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12.
【答案】
D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
、点表示氢氧化钠过量;
、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完,再去考虑溶质是谁;
、根据方程式分析,此反应是溶液质量减少;
、根据两点中的溶质含量分析;
【解答】
解:、点表示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故错误;
、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完,但氯化铜还没有反应,此时溶质是氯化铜、氯化钠,故错误;
、从点到点是增加了,但由方程式知,溶液应增加少于,故错误;
、点表示的氯化铜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点表示氯化铜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后,又增加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两部分中氯化钠的量是一定的,所以点表示的溶液比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故正确;
故选.
13.
【答案】
D
【考点】
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
分析表格信息,把数据归类:能让花汁变成红色的是稀盐酸/食醋,它们均显酸性;能让花汁变成绿色的是氢氧化纳溶液/草木灰水,它们均显碱性;能让花汁变成黄色的是食盐水/蒸馏水,它们均显中性,目前测得花盆中的土壤显酸性,所以可以用显碱性的物质改良酸性土壤,所以应用呈碱性的物质,本题中氢氧化纳溶液/草木灰均显碱性,但氢氧化纳溶液有腐蚀性,所以只能用草木灰水.
【解答】
解:分析表格信息,氢氧化纳溶液/草木灰水显碱性,可用显碱性的物质改良酸性土壤,但氢氧化纳溶液有腐蚀性,所以只能用草木灰水.
故选.
14.
【答案】
A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
酚酞遇碱会变成红色,滴入(通入)下列物质溶液始终显红色,说明生成了碱性物质,对每个反应的产物分析即可.
【解答】
解:、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故此选项正确.
、稀硫酸与之恰好反应不会生成碱性物质,故此选项错误.
、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的白色沉淀,不会呈现碱性,故此选项错误.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不会生成碱性物质,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15.
【答案】
C,D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
当溶液的大于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加入物质后能使溶液的明显增大,则反应后应有强碱性物质生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饱和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后减小变弱,能使溶液的明显减小,故选项错误.
、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前后酸性变化不大,不能使溶液的明显增大,故选项错误.
、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减小比石灰水强,能使溶液的明显增大,故选项正确.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酸性变弱,碱性增强;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溶液显碱性,能使溶液的明显增大,故选项正确.
故选:.
16.
【答案】
C,D
【考点】
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因此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和都属于钙元素,因此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
、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时,若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则导致测量不准;
、氢氧化镁不溶于水,因此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溶液不显红色.
【解答】
解:、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因此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说法正确;
、和都属于钙元素,因此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故说法正确;
、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时,若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则导致测量不准,故说法错误;
、氢氧化镁不溶于水,因此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溶液不显红色,故说法错误.
故选.
17.
【答案】
C,D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解析】
酸性溶液的值;中性溶液的值;碱性溶液的值.可简记:“小酸大碱中”;其含义是:“值为酸性,值为碱性,值为中性.”并且其中的“小酸大碱”还可暗示:“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解答】
解: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酸性食品,苹果的值为,显酸性.
、番茄汁的值是,显酸性.
、牛奶的值是.显酸性.
、值越小酸性越强,很显然苹果汁的酸性比牛奶的强.
故选.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18.
【答案】
氢氧根离子是酚酞变红色,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会发生反应生成水,水是中性液体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
根据酸和碱分别可以使不同的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来回答,酸可以使石蕊显红色,使酚酞显无色;碱可以使石蕊显蓝色,使酚酞显红色.由题意“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两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字”,应该是碱溶液与酚酞的反应,而字消失与碱性物质的消失有关.
【解答】
解:通过分析酸、碱的化学性质可知,碱能使酚酞变红色,实际是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在起作用,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水,溶液没有了氢氧根离子,水是中性液体,所以溶液也就不再显示红色.
故答案为:氢氧根离子是酚酞变红色,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会发生反应生成水,水是中性液体.
19.
【答案】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
溶液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的也呈碱性
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试管,再向其中滴入等量的酚酞溶液,如溶液均变红且不褪色,说明与浓度无关;如有的变红,有的先变红后褪色,说明与浓度有关
【考点】
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钠也呈碱性来分析;
(3)要证明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可以采用质量分数大小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
【解答】
解:(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说明酚酞没有变质,
(2)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
(3)根据小芳同学提出的假设,我们要验证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可以取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进行验证;

20.
【答案】
(1)万寿菊(2)橙色
【考点】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
(1)三种花的花汁在稀酸和稀碱中只有万寿菊的汁液颜色不变,因此不可做指示剂.
(2)柑橘的近似为,其数值在酸性范围之中,再结合表中的信息可解决此题.
【解答】
解:(1)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三种花的花汁在稀酸和稀碱中只有万寿菊的汁液颜色不变,因此不可做指示剂.
(2)小于属于酸性范围,柑橘的近似为,其数值在酸性范围之中,再结合表中的信息可知大红花的花汁可呈橙色.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21.
【答案】
①铁锈为什么会溶解?②液体为什么变黄色?(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结合“①铁锈逐渐溶解,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③试管底部有少量黑色固体物质;④右边烧杯内导管有气泡冒出”,进行分析并提出的问题.
【解答】
解:
提出的问题要与实验有关,最直接的问题是“铁锈为什么会溶解?”“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液体为什么变黄色?”“黑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等.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22.
【答案】
大于;
(2)紫色喇叭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说明此调味品呈酸性,可能是食醋,故填:食醋;
(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紫色石蕊试液相似,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
【考点】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指示剂变色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说明肥皂水呈碱性,其大于,
(2)紫色喇叭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说明此调味品呈酸性,可能是食醋,
(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紫色石蕊试液相似,
23.
【答案】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后瓶口有白雾
①酚酞溶液盐酸②有红色到无色,变化明显③B
【考点】
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同学们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别开来,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后瓶口有白雾;
(2)如图,①试剂是酚酞溶液,试剂Ⅱ是盐酸;②本实验中,常常选用酚酞溶液而不选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的原因是:有红色到无色,变化明显;③欲验证上述实验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选择的试剂是铜片,因为铜与盐酸和氢氧化钠都不反应,无现象。
【解答】
同学们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别开来,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后瓶口有白雾;故答案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后瓶口有白雾;
如图,①试剂是酚酞溶液,试剂Ⅱ是盐酸;②本实验中,常常选用酚酞溶液而不选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的原因是:有红色到无色,变化明显;③欲验证上述实验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选择的试剂是铜片,因为铜与盐酸和氢氧化钠都不反应,无现象;故答案为:①酚酞溶液;盐酸;②有红色到无色,变化明显;③;
试卷第8页,总9页
试卷第2页,总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