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靠近边塞的居民中,有一位叫精通术数的人,一次他家养的马无缘无故跑到胡人那里,邻居家的人都为此事来安慰他。他说:“这事难道就不能变成好事吗?”过了一段时间,跑走的马领着一匹胡人骑的骏马回来了。邻居家的人又都来贺庆。他说:“这事难道就不可能变为坏事吗?”因家有好马,他儿子骑马时将腿摔断了。邻居又来安慰他。他又说:“怎么知道这事不会变成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进攻边塞,青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参战,结果边塞附近的居民死去十分之九,唯独这户人家因儿子跛脚,父子性命都保住了。
思考:塞翁是如何看待好事和坏事的?
新知导入
9月28日(孔子诞辰) 山东曲阜 祭孔大典
澳大利亚
韩国
北欧
美国
2014年9月28日
截至2015年9月28日,全球已建立500多所孔子学院,分布在全球90多个国家 。
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习近平主席
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联合国大奖
—孔子教育奖
1985年美国《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第8课 百家争鸣
孟子
韩非子
墨子
庄子
老子
孔子
孙武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老子
姓名:______
时代:______
国籍:______
主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著作: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
春秋后期
《道德经》
李耳
楚国
道家学派创始人
②事物都有
双方可以
③政治上
①应
对立面
相互转化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新知讲解
生活时期:
历史地位:
核心思想:
反映其思想的作品:
春秋后期
儒家学派创始人
“仁”的学说
《论语》
孔子和儒家学说
情景1: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到人了没人?”而对财产只字不提。
马 棚 失 火
仁
这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仁
人
二
“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爱心和同情心
以德治国,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要求人们互相敬爱、谦让、和睦相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思想—核心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这句话对你处理同学关系有什么启示?
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情景2:孔子路过泰山,见到一妇女在坟前哭泣。孔子让弟子前去询问其哭泣的原因。
妇女说:“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
孔子问:“那你们一家为什么不搬离这里呢?”
妇女说:“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说:“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孔子思想—政治主张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他” 。
“以德治国”
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坚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习近平
现实链接
春秋后期,有一对平民夫妇听闻孔子开坛收徒的事情,于是商议着让自己的孩子拜孔子为师。但由于他们出身平民,担心孔子不会收他们的孩子为徒弟?为此他们担心不已。同学们,根据你对孔子教育主张(课本39页最后一段)的了解,这对夫妇的孩子能去上学吗?
情景模拟
孔子思想-教育主张
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
情景3: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当让他们先做”
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
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
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样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 ,可以为师矣。”
“ ,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 。”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 。”
谦虚好学
温故知新
善于思考
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
温故而知新
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言语整理在《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
影响
孔子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诸子百家: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新旧社会制度更替,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学派,各陈学说,史称“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墨家学派
创始人: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提倡节俭。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儒家
代表人物:孟子 荀子
主张:孟子主张实“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反对非正义战争
荀子主张:“礼治”明确尊卑。
道家
代表人物:庄子
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主张:反对空谈 仁义,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治统治。
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
材料一: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责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
材料二:百家争鸣构成了后续中华文化,构成了我们民族的大传统……。两千年间,它的影响是如此深刻而久远。
――《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学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归纳“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
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
②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学派 代表 时期 思想主张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孟子
庄子
墨子
韩非
春秋晚期
春秋晚期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仁” 以德治国
“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无为而治”
顺应自然和民心
主张“兼爱”、“非攻”等
反对空谈仁义,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孔子
老子
课堂总结
古为今用
孟子“仁政”
墨子的提倡节俭
墨子“兼爱非攻”
庄子“顺应自然”
以民为本
构建节约型社会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韩非“法治”
依法治国
1、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事物都包含对立的两方面,对立的双方又相互转化。这是谁的观点? (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墨子
A
2、(东营中考)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
A.“仁”和“德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 实行“法治”
A
课堂练习
3、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B
4、(苏州中考)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8课 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课题 第8课 百家争鸣 单元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 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提出老子的辩证思想 通过故事和图片结合的形式更有带入感
讲授新课 老子播放孔子的视频 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思想—核心思想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对你处理同学关系有什么启示? 2、孔子思想—政治主张 3、孔子思想-教育主张 1)、情景模拟:春秋后期,有一对平民夫妇听闻孔子开坛收徒的事情,于是商议着让自己的孩子拜孔子为师。但由于他们出身平民,担心孔子不会收他们的孩子为徒弟?为此他们担心不已。同学们,根据你对孔子教育主张(课本39页最后一段)的了解,这对夫妇的孩子能去上学吗? 2)、情景3: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当让他们先做” 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 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 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 3)、 4、影响 孔子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百家争鸣1、背景:诸子百家: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新旧社会制度更替,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学派,各陈学说,史称“诸子百家”。2、3、材料一: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责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 材料二:百家争鸣构成了后续中华文化,构成了我们民族的大传统……。两千年间,它的影响是如此深刻而久远。 ――《高中历史·必修三》 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归纳“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 老子学生自主完成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学生自主完成 孔子思想—核心思想 仁 1)、学生思考后回答 2、孔子思想—政治主张“以德治国”即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实行德政;3、孔子思想-教育主张1)教学对象: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谦虚好学; 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善于思考 百家争鸣 第1、2题学生自主完成 第3题学生小组讨论后完成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以及适时链接图片、史实资料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感知历史,化解重难点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历史思辨的能力。
课堂小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