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济南的冬天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 济南的冬天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30 11:1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时 计 划
课题
2 济南的冬天
课时
1
二次 备课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 具
课 件




1、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在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弄清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学习作者准确把握济南冬天特征的艺术功力,并感受作者乐观进取和热爱祖国风光的思想感情。
重点
把握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并学习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致的描写,怎样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的写法。
难点
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班内展示的学习过程,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学 方 法
学 习 方 法
时间
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
老舍的画像
济南的冬景照片。
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案例分析法导入
使用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设置的问题,引发思考,引入本课学习
出示学习目标
分析 思考
阅读幻灯片所播放的材料,分析与感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
齐读教学目标
5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学 方 法
学 习 方 法
时间
二次 备课
二、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
整体感知文章
课文精读
分别分析文章的各个自然段。
讲授法,讲解法,
自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
1.分析第1自然段。
(1)探究质疑:第1自然段作者怎样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2)“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为什么用“响”?“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3)“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响亮”是什么意思?
(4)上文中的描写“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用的是“响晴”一词,而接下来的描写“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用的却是“温晴”,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老舍先生的笔误呢?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在老师指导下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在初步感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先独立思考老师在课件中出示的思考题,力争能独立解决的靠自己的能力解决掉。
①北平的寒——济南的暖
北平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②伦敦的暗——济南的明
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③热带的热——济南的温
10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学 方 法
学 习 方 法
时间
二次备课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各小组就本组的自学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汇报
老师对汇报情况作点评、指导、补充和总结
四、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绘制各种图
阳光朗照图
雪后初晴图
雪后远山图
空灵水晶图
五、课堂小结
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教师点拨法
讲解法
适时补充法
强调法等
老师根据各小组汇报情况,适当的补充与点拨,强调重点,突出难点。
练习指导法
讲授法 讲解法等
请同学们绘制各个图片
帮助学生处理课件中所设置的练习题。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整理本节课的知识。
同时结合自身情况,谈收获,谈体会与感悟。
汇报交流法
小组合作法
分析与综合法
小组竞赛法 等
各小组派代表就本组的在自学部分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与汇报,同时阐明存在的困惑及新生成的问题等。
各小组间互相评价、互相补充,共同解决同学们新生成的问题。
练习法
①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两句突出水绿的特征。
②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
整理知识点,谈收获以及体会,个抒已见。
10
15
5




绘制各种图
阳光朗照图 雪后初晴图 雪后远山图 空灵水晶图
二次备课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济南的冬天
阳光朗照图
雪后初晴图
雪后远山图
空灵水晶图
















课 时 计 划
课题
2 济南的冬天
课时
2
二次 备课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 具
课 件




1、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在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弄清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学习作者准确把握济南冬天特征的艺术功力,并感受作者乐观进取和热爱祖国风光的思想感情。
重点
把握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并学习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致的描写,怎样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的写法。
难点
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班内展示的学习过程,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学 方 法
学 习 方 法
时间
一、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
1、在《济南的冬天》中,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主要特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写作手法。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复习导入法
通过对上节课重要知识的复习,引发思考,引入本课学习
出示学习目标
分析
思考
回答
互相评价与补充
齐读教学目标
5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学 方 法
学 习 方 法
时间
二次备课
二、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1、巩固理解:
本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文章脉络
文章主旨
4、写作特点
讲授法,讲解法,
自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
1、本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束语,有什么妙处
2、本文的布局谋篇有何特色?
3.研读思考: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本文的脉络是什么样的?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的写作特点有哪些?
以组为单位,讨论回答以上问题。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在老师指导下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在初步感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先独立思考老师在课件中出示的思考题,力争能独立解决的靠自己的能力解决掉。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各小组选定发言交流的代表,帮助其组织语言,准备进行大组汇报。
15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学 方 法
学 习 方 法
时间
二次备课
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强调写作特点
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概括文的主旨和写作的特点。
课堂小结
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指导与点拨法
根据各学习小组的汇报情况,适当的予以点拨和指导,使知识体系完整,有条理。
1.布局合理,层次井然。
2.善用修辞,情景交融。
讲解法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通过对济南冬天的山、水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山清水秀、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针对个别同学的练习情况,作以个别指导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生所得,适当补充和引导。
小组合作法
各小组分别派代表发言,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
各组之间互相评价和补充,共同完善
练习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情景交融。从语言上看,作者不愧为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通过独立或小组合作方法,完成练习,同时提高自已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谈本节课的收获、体会及存在的困惑等。畅所欲言。
10
15
5




概括文的主旨和写作的特点。
二次备课


诵读教材,进一步加深理解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