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狼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 狼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30 11:1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时 计 划
课题
20 狼
课时
二次 备课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 具
课 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揣摩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重点
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难点
怎样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学 方 法
学 习 方 法
时间
一、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
1、课文录音磁带、狼的视频片段、多媒体课件。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狼的视频片段(狼对天嚎叫)。
出示学习目标
观看多媒体课件,分析与思考
齐读教学目标
5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学 方 法
学 习 方 法
时间
二次 备课
二、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
“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课文精读精讲
设置问题,引发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自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
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个过程,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怎样概括?
3.《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4.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
5.狼得骨头后的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以组为单位,讨论回答以上问题。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从小热衷功名,并在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
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是事物发生、发展,并走向结局的全过程。
各小组选定发言交流的代表,帮助其组织语言,准备进行大组汇报。
10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学 方 法
学 习 方 法
时间
二次备课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各小组就本组的自学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汇报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残。
四、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分别有哪些?
五、课堂小结
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教师点拨法
讲解法
叙述故事:屠户卖肉晚归,两狼跟踪而来(遇狼)——屠户投骨,狼依旧紧跟不舍(惧狼)——屠户倚薪对抗狼(御狼)——狼施诡计,被屠户识破,击毙两狼(毙狼)。
发表议论:议狼。
“屠惧”。“投以骨”。
练习指导法
情节曲折,语言生动。
结合自身情况,谈收获,谈体会与感悟。
汇报交流法
小组合作法
分析与综合法
看似安闲无事,实则暗施毒计,表现出其狡诈本性。
练习法
分析综合法
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
“暴起”“劈”等,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谈收获以及体会,个抒已见。
10
15
5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分别有哪些?
二次备课


诵读文章,加深理解





蒲松龄
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屠夫:机智、勇敢
恶狼:贪婪、凶狠、狡诈
寓意: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