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一 牛顿运动定律 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一 牛顿运动定律 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0-04 00:3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牛顿运动定律 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2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6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天津市河北区2019届二模)如图所示,ab、cd是竖直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两端位于相切的两个竖直圆周上。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两个滑环分别从a、c处释放(初速度为零),用、依次表示滑环从a到b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则( )
A.
B.
C.
D.和的大小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设轨道与竖直方向的倾角θ,根据几何关系得,轨道的长度L=(2R1+2R2)cosθ,加速度:agcosθ,根据Lat2得,t,与倾角无关,则t1=t2,故B正确,ACD错误。
2.(河北衡水中学2019届调研)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分别从粗糙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滑到斜面底端时进入粗糙水平面继续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不计从斜面 底端进入水平面时的能量损失。已知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的平均速度比b的平均速度小
B.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
C.a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比b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长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克服摩擦力做功比b克服摩擦力做功多
【答案】C
【解析】由图象可知,a整个过程中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但由于所用的时间关系不知,所以无法比较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故A错误;由图可知,a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比b的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所以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小,故B错误;由图象可知,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a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比b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长,故C正确;对两物体从静止到停下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重力所做的功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由于重力做功相等,所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克服摩擦力做功比b克服摩擦力做功相等,故D错误。
3.(山东省青岛市2019年高三三模)胶州湾大桥是青岛市境内黄岛区、城阳区以及李沧区的跨海通道,对进一步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如图,设桥体中三块相同的钢箱梁1、2、3受到钢索a、b、c拉力的方向相同,相邻钢箱梁间的作用力均沿水平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箱梁1对2的作用力大于钢箱梁2对1的作用力 B.钢箱梁3所受合力最大
C.钢箱梁2、3间作用力大于钢箱梁1、2间作用力 D.钢索c上的拉力大于钢索b上的拉力
【答案】C
【解析】钢箱梁1对2的作用力与钢箱梁2对1的作用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每个钢箱梁都处于平衡状态,合力均为零,故B错误;对钢箱梁2受力分析,设钢索的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由平衡条件知,所以钢箱梁1、2间作用力小于钢箱梁2、3间作用力,故C正确;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知,可得,钢索拉力的方向相同,所以三块钢箱梁受到钢索的拉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4.(2019年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
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若加速度足够小,则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D.若加速度不断的增大,斜面对球不仅有弹力,而且该弹力是一个定值
【答案】D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
如图:受重力mg、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F2和斜面的弹力F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所受的合力为ma,即重力、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三个力的合力等于ma,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不等于ma,故A错误。设斜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竖直方向:F1cosθ=mg ①
水平方向:F2﹣F1sinθ=ma,②
由①看出,斜面对球的弹力F1大小不变,与加速度无关,不可能为零。由②看出,若加速度足够小时,F2=F1sinθ=mgtanθ≠0.故BC错误。若F增大,a增大,斜面的弹力F1大小不变。故D正确。
5.(2019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考三模)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接,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的恒力,使A、B在斜面上都保持静止,如果斜面和两个小球的摩擦均忽略不计,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弹簧的原长为 B.斜面的倾角为α=30°
C.撤掉恒力F的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不变 D.撤掉恒力F的瞬间小球B的加速度为0
【答案】C
【解析】对小球B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解得:所以弹簧的原长为;对小球A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解得:α=30°,所以弹簧的原长为,故AB正确;撤掉恒力F的瞬间,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得:,小球A此时的加速度,故C错误。撤掉恒力F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B球所受合力不变,故B球的加速度为零,故D正确。
6.(2019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模拟)智能化电动扶梯如图所示,乘客站上扶梯,先缓慢加速,然后再匀速上升,则( )
A.乘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加速阶段乘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v相同
C.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 D.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答案】D
【解析】加速运动阶段,顾客的加速度沿电梯斜向上,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电梯对他的支持力大于其重力,处于超重状态;匀速运动阶段,加速度为0,所以既不超重也不失重。故A错误。加速阶段乘客加速度斜向上,加速度有水平向右的分量,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选项B错误;加速阶段,乘客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则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乘客只有向上的支持力,即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上,选项C错误,D正确.
7.(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三模)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物块,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用一木板托住物块B.调整木板的位置,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悬挂A物块的悬绳恰好伸直且没有拉力,此时轻弹簧的形变量为x突然撤去木板,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撤去木板瞬间,B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 B.撤去木板间,B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0.5g
C.撤去木板后,B物块向下运动3x时速度最大 D.撤去木板后,B物块向下运动2x时速度最大
【答案】C
【解析】撤去木板瞬间,B物块受到的合力为3m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B=1.5g,故AB错误;当B物块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T2=2mg=kx2,又mg=kx,所以弹簧此时的伸长量x2=2x,即B物块向下运动3x时速度最大,故C正确,D错误。
8.(安徽省定远中学2019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穿在足够长的水平固定直杆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同时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0和竖直向上的力F,使小球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其中竖直向上的力F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F=kv(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B.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静止
C.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F/m
D.小球的最大速度为
【答案】D
【解析】刚开始运动时,加速度为,当速度v增大,加速度增大,当速度v增大到符合kv>mg后,加速度为:,当速度v增大,加速度减小,当a减小到0,做匀速运动,所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保持不变,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故AB错误;当阻力为零时,加速度最大,故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故C错误;当加速度为零时,小球的速度最大,此时有:F0=μ(kvm-mg),故最大速度为,故D正确。
9.(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三模)如图,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上,一光滑物块在一与斜面也成α角的拉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若仅将F的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则( )
A.物块对斜面的压力不变 B.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变大
C.物块将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块将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对物块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将F的方向变为水平向右,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支持力变大,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变大,故A错误,B正确;处于静止状态时沿斜面方向有:,将F的方向变为水平向右,沿斜面向上的力为,沿斜面向下的力为,仍然保持平衡,不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D错误。
10.(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三模)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楔形滑块A的顶端O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0.2 kg的小球。若滑块与小球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a=5m/s2时,滑块对球的支持力为
B.当a=15m/s2时,滑块对球的支持力为半
C.当a=5m/s2时,地面对A的支持力一定大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之和
D.当a=15m/s2时,地面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之和
【答案】A
【解析】设加速度为a0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水平方向:F合=Fcos45°=ma0;竖直方向:Fsin45°=mg,解得a0=g。当a=5m/s2时,小球未离开滑块,水平方向:Fcos45°-FNcos45°=ma;竖直方向:Fsin45°+FNsin45°=mg,解得,故A正确;
当a=15m/s2时,小球已经离开滑块,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滑块对球的支持力为零,故B错误;当系统相对稳定后,竖直方向没有加速度,受力平衡,所以地面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之和,故C,D错误。
11.(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调研)如图所示,一根竖直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上端托一质量为0.3kg的水平盘,盘中有一质量为1.7kg物体。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缩短4cm。缓慢地竖直向下压物体,使弹簧再缩短2cm后停止,然后立即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g取10m/s2),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
A.30N B.25.5N C.20N D.17N
【答案】B
【解析】当盘静止时,由胡克定律得:,设使弹簧再压缩时手的拉力大小为F,再由胡克定律得:,联立解得:。刚松手瞬时弹簧的弹力没有变化,则以盘和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所受合力大小等于F,方向竖直向上。设刚松手时,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物体研究:,联立解得,故B正确,ACD错误。
12.(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模拟)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大型客机,最大航程为5555千米,最多载客190人,多项性能优于波音737和波音747。若C919的最小起飞(离地)速度为60m/s,最大起飞质量为7.5×104kg,起飞跑道长 2.5×103m。C919起飞前的运动过裎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起飞时空气及其他阻力恒为C919重力的10%,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919的最小起飞加速度为1.44m/s2
B.C919起飞过程中在跑道上运动的最长时间为42s
C.最大起飞质量下,发动机产生的推力至少为l.29×105N
D.C919起飞(离地)的瞬间所受的合力为零
【答案】C
【解析】由匀速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C919的最小起飞加速度a==0.72m/s2,选项A错误;C919起飞时的平均速度为=30m/s,起飞过程中在跑道上运动的最长时间为s=83s,选项B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F-Ff=ma可得F=Ff+ma=1.29×105N,选项C正确;C919起飞时向上加速运动离开地面,合力不为零,选项D错误。
13.(天津市河东区2019届二模)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质量kg,初速度m/s,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作用下从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恒力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0~5s内物块做匀减速运动 B.在时刻恒力反向
C.恒力大小为10N D.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答案】BD
【解析】物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1,F﹣f=ma2,联立两式解得:F=7N,f=3N,则动摩擦因数为:,物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即在0﹣1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s后恒力F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D正确,AC错误。
14.(2019年天津市南开中学月考)如图所示,小车板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8kg,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6N。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lm/s2,随即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C.当小车加速度(向右)为0. 75m/s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D.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
【答案】AC
【解析】弹簧弹力开始与静摩擦力平衡,大小为6N,当整体加速度从零逐渐增大到1m/s2,则物块的加速度也从零逐渐增大到1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块的合力从0增大到8N,摩擦力方向向左减小到零,然后又向右增加,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相对小车静止,弹簧弹力不变。故A正确,B错误。当小车加速度(向右)为0.75m/s2时,则物块所受的合力F合=ma=6N,弹簧的弹力等于6N,则摩擦力为零。故C正确。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块所受的合力F合=ma=8N,弹簧的弹力等于6N,则摩擦力的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故D错误。
15.(2019年河北省唐山一中五模)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块紧靠在一起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两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推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为了减小A、B间的压力,可行的办法是( )
A.减小推力F B.减小倾角θ C.减小B的质量 D.减小A的质量
【答案】AC
【解析】设摩擦因数为,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以上两式可得,可知,为使FAB减小,应减小推力F,增加A的质量,减小B的质量,故AC正确。
16.(江西省临川一中、南昌二中2019年联考)为了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原地纵跳摸高训练。已知质量m=50 kg的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2.10m,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5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90m的高度。若运动员起跳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取10 m/s2 。则( )
A.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B.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比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大
C.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960N
D.从开始起跳到双脚落地需要1.05s
【答案】AD
【解析】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可知;在起跳过程中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所以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解得,对运动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地面的压力为1560N,故选项A正确,C错误;在起跳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起跳过程运动的时间,起跳后运动的时间,故运动的总时间,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7.(10分) (2019年河南省安阳一中模拟)利用力传感器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做实验之前必须平衡摩擦力
B.小车的质量必须比所挂钩码的质量大得多
C.应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D.实验开始的时候,小车最好距离打点计时器远一点
(2)从实验中挑选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从图中所给的刻度尺上读出A、B两点间的距离x1=________cm,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实验中纸带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接。
【答案】(1)AC (2)0.70 0.20 左
【解析】(1)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认为细线的拉力为小车所受的合力,所以实验前需平衡摩擦力,A正确。因为实验中用力传感器测量细线的拉力,所以不需要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B错误。细线的拉力为小车所受的合力,所以细线需要与木板平行,则应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C正确。实验开始的时候,小车应紧靠打点计时器,D错误。
(2)从图中所给的刻度尺上可读出A、B两点间的距离x1=0.70 cm。根据Δx=aT2得,加速度a== m/s2=0.20 m/s2。实验中纸带的左端与小车相连接。
18.(12分) (2019年山西省长治一中模拟)如图所示,一物体以v0=2 m/s的初速度从粗糙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用时t=1 s。已知斜面长度L=1.5 m,斜面的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
(1)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3)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1)1 m/s (2)1 m/s2 方向沿斜面向上 (3)
【解析】(1)设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为v,
则有:L=t,
代入数据解得:v=1 m/s。
(2)因v(3)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gsin θ=ma
FN=mgcos θ
Ff=μFN
联立解得:μ=,
代入数据解得:μ=。
19.(14分)(2019年浙江省金华中学模拟)如图所示,直杆水平固定,质量为m=0.1 kg的小圆环(未画出)套在杆上A点,在竖直平面内对环施加一个与杆夹角为θ=53°的斜向上的拉力F,使小圆环由静止开始沿杆向右运动,并在经过B点时撤掉此拉力F,小圆环最终停在C点。已知小圆环与直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AB与BC的距离之比s1∶s2=8∶5。(g取10 m/s2,sin 53°=0.8,cos 53°=0.6)求:
(1)小圆环在BC段的加速度a2的大小;
(2)小圆环在AB段的加速度a1的大小;
(3)拉力F的大小。
【答案】(1)8 m/s2 (2)5 m/s2 (3)1.05 N或7.5 N
【解析】 (1)在BC段,小圆环受重力、弹力、摩擦力。对小圆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有

f=μN=μmg
则a2==μg=0.8×10 m/s2=8 m/s2。
(2)小圆环在AB段做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v=2a1s1
小圆环在BC段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知v=2a2s2
又=
则a1=a2=×8 m/s2=5 m/s2。
(3)当Fsin θ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 θ-f1=ma1
又N1+Fsin θ=mg
f1=μN1
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
F=1.05 N
当Fsin θ>mg时,小圆环在AB段运动的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cos θ-f2=ma1
又Fsin θ=mg+N2
f2=μN2
代入数据解得F=7.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