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神奇的氧气(4课时)教案+随堂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神奇的氧气(4课时)教案+随堂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9-30 15:26:37

文档简介

2、2神奇的氧气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讲解理解氧气和人类的关系。
2、通过观察和讲解知道O2的物理性质。
3、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知道O2能跟许多金属(如Fe、Mg等)和许多非金属(如木炭、S、P、H2等)反应;让学生学会实验观察和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表达;通过实验学习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4、理解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物的概念,能判断有关反应类型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实验观察的准确描述和正确书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法、比较归纳法等
[教具准备] 试剂:硫磺、木炭、氢气、细铁丝、蜡烛、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仪器:燃烧匙、装有氧气的集气瓶(共8瓶)、酒精灯、坩埚钳、干燥的烧杯、细木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设问:展示一瓶O2?如何证明这瓶气体是氧气?
交流:
设问:阅读44-45页上内容,思考氧气和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
板书:一、氧气的用途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讲解: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适度吸氧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过度吸氧却存在着副作用,甚至会引起氧中毒。人如果在大于50kPa的纯氧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纯氧就可能对所有的细胞发生毒害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
学生阅读
学生交流1、助呼吸
2、助燃烧
学生记录
学生听讲
学生活动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对材料的筛选及归纳的能力
强化学习重点
通过分析氧气和人类的关系,指导学生理解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这一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意图
课堂练习1(附后)
讲解:物质的用途由其相应的性质决定,要更好地发挥氧气的作用,需要了解它的性质。
设问:观察一瓶收集好的氧气,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能归纳出O2的哪些物理性质?
交流:
板书:二、O2物理性质
通常O2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难溶
于水,ρ>ρ空气,液态和固态均为淡蓝
色。
课堂练习2(附后)
讲解:我们知道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O2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
板书: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⒈碳+氧气 点燃
演示:⒈①木炭放入O2瓶中 ②将烧得红热的木炭放入O2瓶中,摸一下集气瓶外壁
设问:1、为什么木炭直接放入O2瓶中无现象?点燃木炭后剧烈反应?
木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现象?
交流:
板书:发出白光、放热
演示: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
灰水,振荡
提问:1、石灰水出现了什么现象?
2、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
气体?
交流:
板书:石灰水变浑浊
设问:如何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木炭发生的化学变化?
交流:
板书:⒈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白光、放热、石灰水变浑浊)
C O2 CO2
提问:为什么C在O2中比在空气中燃
烧得更旺?
交流:
板书:2、硫+氧气 点燃
演示①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至燃烧 ②将燃着的S粉伸入氧气瓶中,反应停止后,取出燃烧匙,闻气味
设问:硫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现象?
交流:
板书:空气中淡蓝色火焰、O2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设问:如何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发生的反应?
交流:
板书:⒉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S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O2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演示:在上述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提问:紫色石蕊变红说明了什么?
交流:
讲解: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显酸性,所以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提问:烟花、爆炸中的火药是由木炭、
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上海市内禁
止燃放烟花爆竹?
交流:
板书:3.铁+氧气 点燃
演示:将铁丝加热至红伸入集气瓶中
设问:铁丝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现象?
交流:
板书:火星四射、剧烈燃烧、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提问:集气瓶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可以采取什么预防措施?
交流:
如何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发生的变化?
交流:
板书:3. 铁+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
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讲解:Fe在空气中点燃不燃烧,在O2中点燃才会燃烧
板书:4.氢气+氧气 点燃
课件:将纯净的氢气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设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了哪些现象?
交流:
设问:如何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发生的反应?
交流:
板书:4. 氢气+氧气 点燃 水 淡蓝色火焰、放热
H2 O2 H2O
提问:O2还可以与哪些物质反应?
讲解:⒌蜡烛+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课堂练习3,4(附后)
讨论:请分析以上5个化学反应的异同
交流:
小结: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练习:课堂练习5(附后)
归纳:O2的化学性质:
O2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物质在O2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同时放出大量热量。
课堂练习6,7(附后)
提问:本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练习
学生听讲
学生观察
学生交流
学生记录
学生练习
学生思考
学生记录
学生观察实验
学生思考
学生描述现象
学生交流(剧烈燃烧、发白光、放出热量)
学生记录
学生观察、描述现象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
学生记录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
学生记录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
学生记录
学生观察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学生观察
学生交流(剧烈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学生记录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
学生记录
学生观察 (变红)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溶液显酸性)
学生听讲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防止燃烧生成SO2污染空气)
学生记录
学生观察
学生交流(集气瓶炸裂。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学生记录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生成黑色固体的温度很高,使集气瓶炸裂。可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细纱)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
学生记录
学生听讲
学生记录
学生观察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
学生思考
学生交流
学生记录
学生回答(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耀眼白光 白色粉末)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白烟,放热)
学生听讲
学生练习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都与氧气反应,都要放热,生成物都含氧元素,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比在空气中反应更剧烈……)
学生听讲(举例说明)
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归纳
学生练习
学生归纳本节所研究的内容及本人所习得的内容
加深学生对氧气用途的认识
让学生了解性质决定用途的辨证观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强化学习重点
加深学生对氧气物理性质的认识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引导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实验前、中、后的变化。
强化反应条件
训练学生准确描述实验的现象
强化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认识
学习观察实验现象
加深对二氧化碳检验方法的认识
学习根据化学反应书写文字表达式
强化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及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思考反应现象与反应物的浓度的关系。
学习观察实验现象
学习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强化对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认识
学习根据化学反应书写文字表达式
强化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及学习重点
学习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加深对紫色石蕊试液的认识
认识SO2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酸雨成因的分析,增进环保意识
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强化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认识
让学生了解铁在氧气中反应的剧热程度。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根据化学反应书写文字表达式
强化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及学习重点
强调铁燃烧的条件
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学习根据化学反应书写文字表达式
强化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及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复习
让学生了解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并不一定只生成一种物质
强化学生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认识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思考、比较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实验结论获得氧化反应和氧化物概念
加深学生对氧化物的认识
引导学生学会归纳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加深对氧气化学性质的认识。让学生逐步学会对知识的归纳
[板书设计]
2、2神奇的氧气
一、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二、O2物理性质
通常O2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ρ>ρ空气,液态和固态均为淡蓝色。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⒈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白光、放热)
C O2 CO2
⒉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空气中微明的淡蓝色火焰 放热
S O2 SO2 O2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放热 ⒍氧化反应
⒊氢气+氧气 点燃 水 (淡蓝色火焰,放热) ⒎氧化物
H2 O2 H2O
⒋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火星四射,黑色固体,放热)
Fe O2 Fe3O4
⒌蜡烛+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放热)
⒏化合反应
附录
[课堂练习]
⒈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氧气的用途(  )
 A帮助呼吸      B冶炼钢铁     
C高能燃料      D气割钢板
⒉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是助燃物 B. 密度比空气小
C. 液态氧为无色 D. 难溶于水
⒊连线题: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火星四射
硫在氧气中燃烧 · ·白光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白烟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 ·明亮蓝紫色火焰
⒋要除去某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为纯净的氮气,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 硫 B. 碳 C. 磷 D. 蜡烛
5.下列是氧化物的是(  )
A. O2 B. P2O5 C. KClO3 D. C2H6O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有可燃性 B. 铁丝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C.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7.如何用实验方法鉴别空气和氧气 (讨论最佳方案)
2.22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实验理解空气中氧气体积测定的方法及原理
2、通过定量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测定的方法及原理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用品:PP课件,录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理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
[设问]
我们今天要研究空气中氧气体积的测定,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哪位科学家发现了氧气?
他是怎样发现氧气的呢?
[讲解]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氧气的过程
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18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气中去了),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该减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时,做了大量定量实验,实验的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他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
[设问]读了上面的小故事,你觉得拉瓦锡的什么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承接]今天我们也来学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进一步认识理解空气中氧气体积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讲解]化学实验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定性实验:鉴定物质中含有哪些元素或成分,但不能确定其含量(例如:鉴定氧气)
定量实验:测定物质中有关成分的含量
我们今天进行的是一个定量实验
[讲解]因为是一个定量实验,所以要注意实验的精确度,使数据更加准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参与,探究如何选择物质来进行空气中氧气体积的测定。
[复习]几种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复习硫、碳、铜、磷、镁、铁与氧气的反应)
[设问]你认为上述的什么物质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什么?
[分析]为了使仪器内的压强变小,对产物的状态有何要求?
(将写出的方程式的产物进行分类)
[提问]产物是气体可以吗?为什么?
(注:镁既可以与氧气反应又可以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铁在空气中无法燃烧;所以我们选择磷(红磷)
[承接]有了物质选择的仪器就有方向了。
[引导]在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用红磷反应消耗掉其中的氧气,其装置必定是密闭的,于是我们对于装置仪器的要求是可以有所方向。(集气瓶,带孔塞子,燃烧匙)
[引导]如何知道瓶内压强变小(联系到物理知识)——用水
于是右边有一个盛水的烧杯(还要导管)。
将这些仪器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实验装置图了
[演示实验](或录像)
[现象分析]某同学用上面的装置做实验:用聚光灯引燃白磷,待完全反应后就打开夹子,看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但发现进入的水小于容积的20%,约15%。请分析该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
[提问]从刚才的问题中,大家已经体会到什么是定量实验,那么定量实验中出现的实验误差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找呢?
[讲述]今天我们对于定量实验有初步的认识,要使实验结果的准确,实验步骤及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尽量减少数据的误差,而出现的误差也应该从操作中去寻找。充分利用起各门学科来,共同来为我们解决问题服务。
[家庭小实验]为了更好的体会科学家探究精神,我们今天的回家作业就有一个家庭小实验——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实验器材:小蜡烛、带盖子的玻璃瓶(对瓶身作五等分)、脸盆
实验步骤:将蜡烛固定在盖子上,点燃,将瓶子罩上小心拧上盖子放入水中,并从水面下把盖子打开,看水上升的高度
[作业]思考题
拉瓦锡
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倾听]
学习科学家不怕困难坚持信念、真理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学生思考]
[学生分析]
铁不可以,因为在空气中无法燃烧。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汇总:
A.白磷的量不够,无法完全消耗瓶内的氧气
B.装置的气密性不够好,外界的空气有漏入的现象
C.未等冷却就打开夹子,使气体在热量的情况下热涨,进入水的体积就减小
D.烧杯中的液面太少
E.燃烧匙没有伸到集气瓶的底部,瓶底的氧气没有反应完
[总结]空气中氧气体积测定的原理:利用某些物质与氧气反应,从而使容器中的压强减小,使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学生回答]
从实验器材、实验试剂、实验步骤出发去寻找
[聆听]做实验的基本步骤及方
学习科学家不怕困难,坚持探究的精神
[拓展知识]
镁在空气中不仅和氧气反应,还和氮气反应,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进行学科交叉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积极动手做家庭小实验,体验做小小科学家
随堂练习
2.23氯 酸 钾 制 取氧 气
课 题
氯酸钾制取氧气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
知道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原理;
学会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氯酸钾制取氧气原理的探究,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 学
重 点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原理
教 学
难 点
如何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案
教 学
方 法
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实验
教 学
环 节
教师的教学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 学 说 明
导 入
要制取氧气,就要寻找含氧气的物质或者含氧元素的物质。
图片:哪些物质含有氧气?哪些物质没有氧气但含有氧元素?
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为寻找制取方法做好铺垫。
板 书
一、工业制取氧气
记录
讲 解
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所以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料就是采用空气
聆听
板 书
原料:空气
记录
设 问
如何利用空气获得氧气呢?
思考
观察与思考
观察49页空气各组分的沸点,分析:
(1)将空气加压降温至-200℃,空气变成 态
(2)升温至-195℃ 气逸出
(3)再升温至—183℃, 气逸出
观察、思考、交流
通过分析过程,理解其原理
小 结
板 书
2、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记录
需要了解过程
设 问
上述得到氧气的方法是物理还是化学变化
思考、交流
板 书
讲 解
在上述板书后
我们还可以通过化学的方法制取氧气,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板 书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记录
投 影
方法1:
高锰酸钾(KMnO4):是常用的消毒剂,受热很快分解而放出氧气(不做要求)
方法2:
氯酸钾(KClO3):白色晶体,400℃时分解放出氧气。若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受热很快分解而放出氧气
方法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观看、记录笔记
讲 解
方法1不作要求,这节课和下节课分别研究方法2和方法3
板 书
(一)氯酸钾制氧气
实 验
探 究
演示实验: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是哪种物质放出氧气?
实验1:加热氯酸钾
实验2:加热二氧化锰
实验3: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1:3)混合物
观察、思考、回答
通过3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初次理解对比实验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设 问
氧气是由哪种物质放出的?二氧化锰起到了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归纳
讲 解
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就是在化学反应中,能使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其特点是一变二不变----反应的速率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聆听、记录
小 结
板 书
1、原料:氯酸钾
2、原理:文字表达式
3、催化剂:
特点:一变二不变----反应的速率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记录笔记
练习一
【见附录】
思考、练习
巩固。
展 示
如何用一套完整的装置制备氧气?
展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观察
讲 解
实 验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2、验密3、装药4、加热(预热)5、收集 6、移出导管熄灭灯
观察、记录
实 验
制取 、收集、检验
观察、思考
练 习二
【见附录】
思考、练习
分析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原理分析,进一步巩固实验的操作要点。
参 考
资 料
实验室收集气体的一般方法(表格)
提 问
氧气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它应用何种方式收集?
思考、回答
使学生能够理解收集气体的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
板 书
收集:排水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记录笔记
实 验
怎样证明收集的气体已满?带火星的木条伸至瓶口(或燃着的木条)
观看
板 书
5、检验、验满方法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
记录笔记
练 习三
【见附录】
温故而知新
提 问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实验室和工业上得到氧气的方法,那么自然界是如何得到氧气的?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葡萄糖 + 氧气
讲 解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1、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和收集方法;
3、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忆、聆听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小 结
6、注意事项
聆听
作 业
预习《双氧水制取氧气》
记录

板书设计
《怎样得到氧气》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1、原料:空气
2、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法(从含氧的化合物中得到)
药品:氯酸钾(加少量的二氧化锰)
文字表达式
催化剂:特点(一变二不变----反应的速率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收集方法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与水不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检验、验满方法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
注意事项
【随堂练习】
练习一
1、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A.增加氧气的产量
B.加快反应速率,增加氧气产量
C.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增加氧气产量
D.不加二氧化锰,加热氯酸钾不能产生氧气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后,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变化是 ( )
A. 不变 B. 增加C. 减少 D. 无法确定
练习二
1.制取和收集氧气时,都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集气瓶,量筒,铁架台,试管 B.集气瓶,试管,铁架台,导管 C.酒精灯,蒸发皿,试管,铁架台 D.铁架台,试管,漏斗,导管
2.为什么要等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才收集?
3.为什么先取出水槽中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练习三
1.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                       A.没有颜色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易溶于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时即可放出 B.从空气中可以得到氮气和氧气,这个变化是分解反应 C.凡是含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 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⑴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 。
⑵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 。
⑶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 。
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 时,再开始收集。
⑸反应结束后,为何先移酒精灯,再移导管?
⑹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好 , 放出实验桌上。

2.24过氧化氢制氧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原理
2.学会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
3.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的比较,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原理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的探讨中,学习演绎、归纳等逻辑方法和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对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探究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原理
[难点]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原理和装置的探究
[教具准备] 试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仪器:试管、锥形瓶、集气瓶、双孔塞、单孔塞、长颈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药匙。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堂引入
展示:一瓶医用过氧化氢消毒液,引导学生观察标签上的注意事项
引入:今天学习一种新的方法,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板书:过氧化氢制氧气
新课讲授
设问:那么过氧化氢是通过怎样的原理来制取氧气的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它的制取方案。
引导:大家想到了很多方案,这些想法都非常好!这些方案是否可行,哪个方案更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我们有必要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来得出结论。
实验次序
反应物
是否加热
是否加入二氧化锰
带火星木条是否复燃
1
H2O2
常温

2
H2O2
常温
二氧化锰
3
H2O2
加热

4
H2O2
加热
二氧化锰
说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这四个实验。说明:实验前老师有几点实验要求说一下:①药品取最少量,过氧化氢大约2mL,二氧化锰1/3药匙②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人③实验前,一定要把带火星的木条准备好。
设问:刚才四个实验,都有O2产生,你认为哪个方案适合于实验室制取O2呢?为什么?
板书: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讲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质,可以作为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比如猪肝
拓展实验:猪肝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实验
设问:1)经过实验,我们得出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那么它们在什么样的装置中进行反应呢?
2)这是我们学过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能不能用这套装置?为什么?

引导:那么我们怎么改进?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仪器,请以小组为单位搭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们能搭几套就搭几套。

设问:这四套装置是否都可以,哪套装置更适合? 那么其他几套,有哪些不足之处?
板书:过氧化氢制氧气反应装置
说明: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原理和这套装置制取并检验。实验前老师有两点说明:①二氧化锰取两药匙,分液漏斗中加入1/2体积的过氧化氢,橡皮塞塞好②实验前,把带火星的木条先准备好,好,现在开始实验。
分析: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
巩固练习
练习1:比较氯酸钾制氧气和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你们认为选择装置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反应物
状态
温度
催化剂
装置特点
氯酸钾
过氧化氢
练习2:每年除夕夜我们大家都会观看《春节晚会》,舞台上经常出现烟雾效果,那是用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制造出的效果。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大理石(固体)与稀盐酸(液体)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作为反应装置(填A或B)。

A B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主要知识
学生观察标签上的注意事项
记录
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并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回答
观察
不能,氯酸钾是固体,H2O2是液体
学生搭建装置,并交流
学生讨论并交流

记录
学生实验
讨论交流:①加入药品量过少②装置气密性不好③收集的气体不纯
学生讨论交流: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
学生练习
创设情景进行研究性学习
通过实验探讨原理
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体现合作学习
对原有已知的装置进行比较、迁移形成新的装置
让学生去尝试并体验装置搭建的过程
通过交流、补充形成最后的方案
这是本节课应该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
通过比较寻找选择装置的方法
附录:
课堂练习
练习1:比较氯酸钾制氧气和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你们认为选择装置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反应物
状态
温度
催化剂
装置特点
氯酸钾
过氧化氢
练习2:每年除夕夜我们大家都会观看《春节晚会》,舞台上经常出现烟雾效果,那是用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制造出的效果。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大理石(固体)与稀盐酸(液体)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作为反应装置(填A或B)。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