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学习目标
1.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的速度概念。
2.知道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实验探究:探究气泡的速度
实验器材(装置:如图)
实验操作:P27
数据分析
进一步研究:P28
实验原理(公式):
进一步研究:用图像记录数据
s/m
t/s
0
路程—时间图像
10
8
6
4
2
0.04
0.20
0.16
0.12
0.08
方法与步骤:
1、画直角坐标系。
2、标明横轴、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及数值。
3、描坐标点。
4、用光滑曲线把坐标点连接起来。
物体的运动路线有时是直线;有时是曲线:运动方向在不停地改变——
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怎样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如图,物体由A到D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完成P30发展空间“自我评价”2、3题
1、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路程中的运动情况——平均快慢程度。
2、求平均速度时,中途休息的时间都要计算在内。
也可以用速度公式描述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符号: )。
P30发展空间“自我评价” 4题
平路A段:
行驶时间是50s,路程是500m;
上坡B段:
平均速度是10m/s
行驶时间是50s,路程是400m;
平均速度是8m/s
C段:
休息,没前进,休息时间是50s,速度为0。
下坡E段:
推行时间是50s,路程是100m;
平均速度是2m/s
上坡D段(推行):
行驶时间是50s,路程是1000m;
平均速度是20m/s。
自学P31走向社会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限制质量
禁止驶入
禁止通行
环岛行驶
向左转弯
限制速度
解除限制速度
双向通行
反向弯路
最低限速
限制高度
禁止鸣喇叭
刘翔夺得亚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
2002年10月9日,中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27的成绩夺得金牌。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速度公式的比例问题(解答举例)
已知:S甲:S乙=2:3 t甲: t乙=4:15
求:v甲:v乙 = ?
×
×
×
(即5∶2)
解: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单位及换算:
◇平均速度:
◇速度比例问题.
◇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速度
◇定义:
1m/s=3.6Km/h
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运动
减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