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化学专题讲义:3.1 水(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化学专题讲义:3.1 水(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9-30 16:41:19

文档简介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新初三 辅导科目:化学
授课日期
时 间
C 段
主 题
3.1 水
教学内容
1、了解天然水的自然水循环和自然净化,以及自来水净化的原理;
2、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加深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反应的理解;
4、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分散剂;
5、初步认识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概念,辨析它们的区别;
6、掌握二氧化碳、生石灰、硫酸铜和水的反应以及水合现象,懂得结晶水合物。
一、天然水和自来水
【想一想】
1、天然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为什么古时候的人可以直接饮用天然水?

海陆间水循环
但是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随着现代生产和工业生产,被严重污染的水必须通过人工净化才能作为生活、生产用水。
人工净水(自来水加工)
观看图片,请你说说自来水的生产流程由几部分组成?
凝聚剂:明矾
消毒杀菌:液氯 (Cl2)
活性炭:吸附
水的净化过程:沉降、过滤、吸附、消毒 、蒸馏 净化程度依次由低到高
(1)挥发(曝气):除去挥发性杂质
(2)沉降:除去大颗粒杂质
(3)吸附:加入明矾,起凝聚作用(KAl(SO4)2·10H2O)
(4)过滤:去除悬浮小颗粒
(5)杀菌消毒:通入Cl2 (化学变化)
【问】自来水生产过程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小常识:由于我们周围水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在 1993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规定每年 3 月 22 日为“世界水日”。 我国于 1998 年开始,规定每年的 3 月 22 日~3 月 28 日为“全国水法宣传周”。
节水宣传画

二、水的组成
《证明水的组成》--------方法一:电解水
【问】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你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呢?


【实验视频】电解水
实验:
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实验现象:正负极都产生大量气泡
V正极 : V负极 = 1:2 正极:氧气,负极:氢气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实际测得V正极 : V负极 >2:1 (氧气微溶,氢气难溶)
加快水的电解:加少许酸/碱
点燃可燃物前要验纯(爆鸣实验):纯度高,发出轻微爆鸣声;
纯度低,发出尖锐爆鸣声。
【问】
1、通电后在两个电极附近观察到什么现象?比较两个玻璃管里气体体积的大小?
答:
2、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答:
3、怎样检验氧气?怎样检验氢气?
答:氧气的检验:
氢气的检验: 4、氢气怎样验纯?
答:


【小结】
正极:产生大量气泡 —— 氧气( 体积小) 检验方法: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大量气泡 —— 氢气(体积大) 检验方法: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结论】 上述实验表明,通电能使水发生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推断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的化合物。
【想一想】
1、你能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吗?

------------------- 分解反应
2、看图片,怎样从微观角度,用分子和原子理论来解释水电解反应?
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其实质是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由此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根据水通电化学方程式指出水,氢气、氧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质量之比?

《证明水的组成》--------方法二:氢气的燃烧
【实验视频】氢气燃烧
实验步骤:
1、从发生装置中产生氢气;
2、氢气点燃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3、点燃将尖嘴导管伸入充满氧气的干燥集气瓶中(或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化学方程式:
【结论】水电解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都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巩固练习:在实验室利用水的电解实验制取氢气。当电解后得到氢气2g(由已得到的体积换算成质量)时,同时产生了几摩尔氧气?被电解的水是几克?
三、水的特性
1、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液体。在标准状态下,沸点 100℃,凝固点 0℃。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ml
注意:水有极高的溶解和分散其他物质的能力
【问】
当把大小不一的固体颗粒或液体放入水中经过振荡后静止,会形成怎样的混合物?
【实验】分别把植物油、粉笔灰、食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植物油滴入到水中,振荡,静止,植物油浮于水面上
粉笔灰加入到水中,振荡后浑浊,静止发现粉笔灰的小颗粒沉在试管底。
少量食盐放入到水中,振荡,静止,食盐不见了!食盐小颗粒溶解到了水分子中,相互的扩散运动。
故当把大小不一的固体颗粒或液体放入水中,有三种现象:
①形成均匀的溶液;
②小颗粒会上升或下降,分离成固体小颗粒和水;
③小颗粒会上升或下降,形成油层和水层。
分散系
溶液
(1)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其中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和溶剂是相对的,通常情况下不指明溶剂时,水就是溶剂。
(3)特征:均一、稳定
A.均一:混合物的各个部分的组成、性质、密度都是相同的。
B.稳定:外界的条件不发生改变(温度不变,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不会出现分层或有晶体析出等现象。
浊液:
(1)定义:在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分类:
A.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和水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久置会沉降。
常见的悬浊液有血液、泥水、石灰乳、氢氧化铜、粉笔灰溶于水等
B.乳浊液:液体小颗粒和水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久置会分层。
常见的乳浊液有:植物油溶于水、牛奶、石油、橡胶的乳胶、油漆等
【总结】
【练习】
1、下列哪些物质是溶液?
①蒸馏水 ②汽水 ③冰水 ④无水酒精
⑤豆油滴入汽油中 ⑥黄浦江江水 ⑦牛奶 ⑧干冰
2、烧杯中有 100 毫升 NaCl 溶液,请比较 A 处和 B 处密度的大小 ( )
A、?A > ?B B、 ?A < ?B
C、?A = ?B D、不能确定
四、水的化学性质
【实验1】CO2与水反应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CO2+H2O → H2CO3
【实验2】把生石灰与水混合 (注意: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
实验现象:激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形成白色悬浊液。
实验结论:CaO+H2O → Ca(OH)2

【实验3】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与水反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 。
实验结论:CuSO4+5H2O → CuSO4?5H2O

硫酸铜晶体,即五水合硫酸铜,俗称胆矾或蓝矾。
注意:1、五水硫酸铜的组成是固定的,每 1 mol 硫酸铜晶体带5 mol 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晶体称为结晶水合物,它是一种纯净物。
2、可利用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这一性质来检测液体中是否含有水分。
巩固练习:若将5.6克氧化钙与水充分反应,然后通入二氧化碳,烘干,理论上应该得到多少碳酸钙,用物质的量计算。
(此部分测试时间为20分钟左右,讲评时间为15分钟左右。队本次所学内容进行检测)
1、水是纯净物的特征( )
A、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能溶解许多物质
C、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D、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2、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 A 为_____极,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2) 检验乙试管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3) 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___ ;
(4)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产生32 克氧气的同时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个氢分子
3、下列各物质放入水中,经充分混合后,得到的液体是溶液的是 ( B )
A、食油 B、高锰酸钾 C、冰块 D、粉笔灰
4、有两种白色粉末,一种是无水硫酸铜粉末,另一种是氧化钙,如何鉴别这两种粉末?如果采用化学方法,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此部分10分钟左右,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
【巩固练习】
(此部分内容包含本次课所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及综合练习题。建议题量保持在30分钟左右可以完成的范围内)
1、生活中用到的一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 酸牛奶 C.蒸馏水 D.天然气
2、电解水的变化属于( )
A.化合反应 B.水分子形状变化 C.分解反应 D.物质的三态变化
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 + 2NaClO2 → 2NaCl + 2X,则X的化学式为 。
4、右图是水的电解实验。教材中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A.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5、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内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D.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6、比较1mol H2O和lmol H2O2(过氧化氢),正确的是( )
A.质量相同 B.分子数相同
C.含有氢分子数相同 D.含有氧原子数相同
7、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用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其应用的分离方法在化学上称为______
(2)要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常在自制净水器中加入____________。
(3)自来水厂用一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__。
8、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圆满完成任务,为人类探索火星提供了宝贵的科学资料。
(1)探测显示火星上存在液态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火星上的水与地球上的水化学性质不同
B.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C.水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除火星外,部分其他行星也存在着“大气”(相当于地球上的空气),其主要成分为:
行星名称
冥王星
木星
金星
大气成分
甲烷
氨气、氦气、氢气、甲烷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根据表中信息,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
(2)表中所列“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的行星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木星的大气中含有 种元素;
(4)若金星上会下雨,那么此行星上最大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水通电后分解 D.蒸馏法淡化海水
10、下列叙述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36g水通电完全分解,可得到2g的氢气
C.l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11、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
A.○ ● ○ B.○○ C.●● D.○●●○
12、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试管b中的气体是H2
B.试管a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 : 1
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新初三 辅导科目:化学
授课日期
时 间
C 段
主 题
3.1 水
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以及达到怎样的情感目标)
1、了解天然水的自然水循环和自然净化,以及自来水净化的 原理;
2、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加深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反应的理解;
4、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分散剂;
5、初步认识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概念,辨析它们的区别;
6、掌握二氧化碳、生石灰、硫酸铜和水的反应以及水合现象,懂得结晶水合物。
(此部分60分钟左右;是本节课的重点。请做到讲练结合,尽量做到每一个知识点都附有相应的练习题;最多不超过3个知识点必须附有相关知识点练习)
一、天然水和自来水
【想一想】
1、天然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混合物
2、为什么古时候的人可以直接饮用天然水?
答:自然界中含有杂质的水通过蒸发、挥发、过滤、氧化,得到净化
海陆间水循环
但是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随着现代生产和工业生产,被严重污染的水必须通过人工净化才能作为生活、生产用水。
人工净水(自来水加工)
观看图片,请你说说自来水的生产流程由几部分组成?
凝聚剂:明矾
消毒杀菌:液氯 (Cl2)
活性炭:吸附
水的净化过程:挥发、沉降、过滤、吸附、消毒 、蒸馏 净化程度依次由低到高
(1)挥发(曝气):除去挥发性杂质
(2)沉降:除去大颗粒杂质
(3)吸附:加入明矾,起凝聚作用(KAl(SO4)2·10H2O)
(4)过滤:去除悬浮小颗粒
(5)杀菌消毒:通入Cl2 (化学变化)
【问】
自来水生产过程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答:化学变化:杀菌消毒 物理变化: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小常识:由于我们周围水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在 1993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规定每年 3 月 22 日为“世界水日”。 我国于 1998 年开始,规定每年的 3 月 22 日~3 月 28 日为“全国水法宣传周”。
节水宣传画

二、水的组成
《证明水的组成》--------方法一:电解水
【问】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你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呢?
答:水是化合物,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我们可以用电解水的方法来证明。
【实验视频】电解水
实验:
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实验现象:正负极都产生大量气泡
V正极 : V负极 = 1:2 正极:氧气,负极:氢气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实际测得V正极 : V负极 >2:1 (氧气微溶,氢气难溶)
加快水的电解:加少许酸/碱
点燃可燃物前要验纯(爆鸣实验):纯度高,发出轻微爆鸣声;
纯度低,发出尖锐爆鸣声。
【问】
1、通电后在两个电极附近观察到什么现象?比较两个玻璃管里气体体积的大小?
答:通电后电极两端产生大量气泡,试管中的水逐渐减少,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约是正极气体体积的两倍
2、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答:正氧负氢
3、怎样检验氧气?怎样检验氢气?
答:氧气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若电极管
是毛细管,则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氢气的检验: 点燃气体,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则证明气体是氢气
4、氢气怎样验纯?
答: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点火,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证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若听到“噗”的一声,则证明氢气纯净。

【小结】
正极:产生大量气泡 —— 氧气( 体积小) 检验方法: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大量气泡 —— 氢气(体积大) 检验方法: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结论】 上述实验表明,通电能使水发生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推断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的化合物。
【想一想】
1、你能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吗?

------------------- 分解反应
2、看图片,怎样从微观角度,用分子和原子理论来解释水电解反应?
根据水通电化学方程式指出水,氢气、氧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质量之比?

《证明水的组成》--------方法二:氢气的燃烧
【实验视频】氢气燃烧
实验步骤:
1、从发生装置中产生氢气;
2、氢气点燃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3、点燃将尖嘴导管伸入充满氧气的干燥集气瓶中(或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干燥的集气瓶或烧杯中有一层水汽。
实验结论:反应生成了水
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结论】水电解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都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巩固练习:在实验室利用水的电解实验制取氢气。当电解后得到氢气2g(由已得到的体积换算成质量)时,同时产生了几摩尔氧气?被电解的水是几克?
三、水的特性
1、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液体。在标准状态下,沸点 100℃,凝固点 0℃。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ml
注意:水有极高的溶解和分散其他物质的能力
【问】
当把大小不一的固体颗粒或液体放入水中经过振荡后静止,会形成怎样的混合物?
【实验】分别把植物油、粉笔灰、食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植物油滴入到水中,振荡,静止,植物油浮于水面上
粉笔灰加入到水中,振荡后浑浊,静止发现粉笔灰的小颗粒沉在试管底。
少量食盐放入到水中,振荡,静止,食盐不见了!食盐小颗粒溶解到了水分子中,相互的扩散运动。
故当把大小不一的固体颗粒或液体放入水中,有三种现象:
①形成均匀的溶液;
②小颗粒会上升或下降,分离成固体小颗粒和水;
③小颗粒会上升或下降,形成油层和水层。
分散系
溶液
(1)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其中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和溶剂是相对的,通常情况下不指明溶剂时,水就是溶剂。
(3)特征:均一、稳定
A.均一:混合物的各个部分的组成、性质、密度都是相同的。
B.稳定:外界的条件不发生改变(温度不变,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不会出现分层或有晶体析出等现象。
浊液:
(1)定义:在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分类:
A.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和水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久置会沉降。
常见的悬浊液有血液、泥水、石灰乳、氢氧化铜、粉笔灰溶于水等
B.乳浊液:液体小颗粒和水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久置会分层。
常见的乳浊液有:植物油溶于水、牛奶、石油、橡胶的乳胶、油漆等
【总结】
【练习】
1、下列哪些物质是溶液?
①蒸馏水 ②汽水 ③冰水 ④无水酒精
⑤豆油滴入汽油中 ⑥黄浦江江水 ⑦牛奶 ⑧干冰
分析与解答:
①纯净物,溶液应该是混合物;
②是碳酸饮料,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是溶液;
③只是水的状态不一样,冰是固态,水是液态,所以是纯净物;
④纯净物;⑤两种油可互溶,是溶液;⑥悬浊液;⑦乳浊液;
⑧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纯净物。
2、烧杯中有 100 毫升 NaCl 溶液,请比较 A 处和 B 处密度的大小 ( C )
A、?A > ?B B、 ?A < ?B
C、?A = ?B D、不能确定
四、水的化学性质
【实验1】CO2与水反应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CO2+H2O → H2CO3
【实验2】把生石灰与水混合 (注意: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
实验现象:激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形成白色悬浊液。
实验结论:CaO+H2O → Ca(OH)2

3、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与水反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 。
实验结论:CuSO4+5H2O → CuSO4?5H2O

硫酸铜晶体,即五水合硫酸铜,俗称胆矾或蓝矾。
注意:1、五水硫酸铜的组成是固定的,每 1 mol 硫酸铜晶体带5 mol 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晶体称为结晶水合物,它是一种纯净物。
2、可利用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这一性质来检测液体中是否含有水分。
巩固练习:若将5.6克氧化钙与水充分反应,然后通入二氧化碳,烘干,理论上应该得到多少碳酸钙,用物质的量计算。
(此部分测试时间为20分钟左右,讲评时间为15分钟左右。队本次所学内容进行检测)
1、水是纯净物的特征( C )
A、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能溶解许多物质
C、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D、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分析:判断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的基本依据是看该物质有没有固定组成。纯净物仅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C、纯净物的本质特征。
B、能溶解其它物质是水的一个物理性质,但不能判断为纯净物。酒精也能溶解其它物质!
D、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只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不能说明是纯净物。
A、事实上,氢氧元素还能组成双氧水等分子
2、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 A 为_____极,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2) 检验乙试管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3) 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___ ;
(4)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产生 32 克氧气的同时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个氢分子
答案:(1) 负极;氧气
(2) 带火星的木条看能否复燃来判断;
(3) 增加水的导电性;
(4) 1.204×1024个
3、下列各物质放入水中,经充分混合后,得到的液体是溶液的是 ( B )
A、食油 B、高锰酸钾 C、冰块 D、粉笔灰
4、有两种白色粉末,一种是无水硫酸铜粉末,另一种是氧化钙,如何鉴别这两种粉末?如果采用化学方法,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用药匙分别取这两种少量粉末至试管中,滴加少量水,粉末变蓝的是硫酸铜,另一个为氧化钙。发生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 Ca(OH)2,CuSO4+5H2O → CuSO4?5H2O
(此部分10分钟左右,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
【巩固练习】
(此部分内容包含本次课所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及综合练习题。建议题量保持在30分钟左右可以完成的范围内)
1、生活中用到的一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空气 B.酸牛奶 C.蒸馏水 D.天然气
2、电解水的变化属于( C )
A.化合反应 B.水分子形状变化 C.分解反应 D.物质的三态变化
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过滤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 + 2NaClO2 → 2NaCl + 2X,则X的化学式为 ClO2 。
4、右图是水的电解实验。教材中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D )
A.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5、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C )
A.甲、乙、内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D.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6、比较1mol H2O和lmol H2O2(过氧化氢),正确的是( B )
A.质量相同 B.分子数相同
C.含有氢分子数相同 D.含有氧原子数相同
7、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用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其应用的分离方法在化学上称为_过滤__
(2)要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常在自制净水器中加入_活性炭_。
(3)自来水厂用一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ClO2 __。
8、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圆满完成任务,为人类探索火星提供了宝贵的科学资料。
(1)探测显示火星上存在液态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火星上的水与地球上的水化学性质不同
B.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C.水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除火星外,部分其他行星也存在着“大气”(相当于地球上的空气),其主要成分为:
行星名称
冥王星
木星
金星
大气成分
甲烷
氨气、氦气、氢气、甲烷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根据表中信息,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
(2)表中所列“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的行星是 木星 ;
(3)木星的大气中含有 4 种元素;
(4)若金星上会下雨,那么此行星上最大的环境问题是____酸雨_______;
9、下列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C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水通电后分解 D.蒸馏法淡化海水
10、下列叙述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D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36g水通电完全分解,可得到2g的氢气
C.l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11、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A )
A.○ ● ○ B.○○ C.●● D.○●●○
12、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试管b中的气体是H2
B.试管a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 : 1
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