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设计
课题
超重和失重
单元
4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四章中的第六节内容,本节课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来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是本章知识应用一个典型例子。对超重和失重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要用到牛顿第二定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定律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这还是一个贴近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而且与航天技术紧密联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这节课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知道超重与失重现象中,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并没有变化;
2、能够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判别物体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3、知道完全失重状态的特征和条件,知道人造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4、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实际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二、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建构超重和失重的物理观念,了解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超重和失重与运动方向、加速度方向关系。
科学思维:学会对实际情景“建模”,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科学探究:经历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原因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学会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感受物理与生活、社会与科学技术的相关性。
重点
把超重和失重现象与牛顿运动定律联系起来,探究现象本身和加速度的内在联系。
难点
设计问题梯度,筛选教学资源,设计典型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控制讨论交流时间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做一做:用手迅速向上提起重物观察秤的示数,当物体静止后观察秤的示数,你发现示数相同吗?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图片
参考答案:示数不相同,用手迅速向上提起重物时示数较大。
这一现象就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超重和失重现象有关。
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示数
体会视重与物体的加速度有关,引出本节课题超重和失重。
讲授新课
一、重力的测量
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G=mg(实重)。
2.重力的称量
(1)视重:测量仪器显示的读数,是指物体对台秤的压力或对弹簧秤的拉力。
(2)测量重力常用的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g,再用天平
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G = mg。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
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物体受到的重力G=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台秤的压力F'和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此物体的重力G=物体对台秤的压力F'(数值上)这是测量重力最常用的方法。
二、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视重>实重)。
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视重<实重)。
思考讨论:人站在体重计上向下蹲的过程中,为什么体重计的示数会变化呢?
分析: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映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 F N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析:选取人为研究对象。人体受到重力 mg 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 FN ,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使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先后经历加速、减速和静止三个阶段。
(1)人加速向下运动
设竖直向下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 FN = ma
FN = m(g - a)< mg
即体重计的示数所反映的视重(力)小于人所受的重力,所以属于失重现象。
α 向下 视重 < 重力 失重现象
(2)人减速向下运动
如图所示:
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有
mg - FN =- ma
FN = m(g + a)> mg
此时,体重计的示数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所以属于超重现象。
α 向上 视重 > 重力 超重现象
(3)人静止时,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F N = mg
教师总结:人站在体重计上向下蹲,体重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最后保持不变。
思考与讨论:图线显示的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先“下蹲”后“站起”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请你分析力传感器上的人“站起”和下蹲过程中超重和失重的情况。
出示图片:在体重计上的人
参考答案:起立时先超重后失重,F先大于500N,后小于500N;
下蹲时,先失重后超重,F先小于500N,后大于500N;
思考讨论:人的运动状态对体重计上显示出的结果是有影响的。那么,如果站在体重计上的人既不蹲下,也不站起,体重计上的示数就不会变吗?
参考答案:站在体重计上的人既不蹲下,也不站起,但如果把体重计放在加速下降或上升的电梯中,体重计上的示数就会变化。
做一做:在电梯地板上放一台体重计。站在体重计上,观察电梯启动、制动和运行过程中体重计示数的变化。
电梯加速上升 电梯减速下降
体重计示数变大,属于超重现象。
α 向上 视重 > 重力 超重现象
电梯加速下降 电梯减速上升
体重计示数变小,属于矢重现象。
α 向下 视重 < 重力 失重现象
电梯匀速运行过程中(a=0): F N = mg
【例题】设某人的质量为 60 kg,站在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当电梯以 0.25 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求人对电梯的压力。g 取 9.8 m/s2 。
分析: 人站在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随电梯上升过程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 mg 和地板的支持力 FN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解: 设竖直向上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 - mg = ma
FN = m(g + a)= 60×(9.8 + 0.25)N = 603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FN ′为
FN =-F N =- 603 N
人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 603 N,方向竖直向下。
这个结果说明
(1)当人与电梯共同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运动时,F N > G,人对电梯的压力将大于人所受的重力,出现超重现象。
(2)当人与电梯共同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F N < G,人对电梯的压力将小于人的重力,出现失重现象。
处理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规定正方向。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4、求解方程,并对结果做必要说明。
针对练习:电梯里有一台秤,台秤上放一个质量为m=10kg的物体,当电梯静止时,台秤的示数是多少?当电梯以大小为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台秤的示数又是多少?(g=10m/s2)
参考答案:当电梯静止时,台称的示数为100N,当电梯以大小为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台秤的示数是70N。
三、完全失重
1、完全失重:压力(或拉力)等于0,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且a=g=9.8m/s2这种现象被叫作完全失重状态。
出示图片:航天器
航天器在太空轨道上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行时,航天器内的物体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例题】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若该人和电梯一起自由下落,台秤的示数是多少?
解:对人进行受力分析设竖直向下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
有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a
因为自由下落所以:a=g
代入得:FN=0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台秤的的压力 FN ′为:
FN ′ =-F N =0
台秤的示数是0。
当物体向下的加速度a=g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将等于零,这种状态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完全失重时,物体将飘浮在空中,液滴呈球形,气泡在液体中将不会上浮,走路时稍有不慎,将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出事图片: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上展示水球的实验
2、完全失重的状态下所有和重力有关的仪器都无法使用!
出示图片:弹簧秤
弹簧测力计无法测量物体的重力,但仍能测量拉力或压力的大小。
出示图片:天平
无法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四、发射航天器的超重现象
1、火箭发射
火箭发射时向上的加速度很大,火箭底部所承受的压力要比静止时大得多。
F N > mg
2、载人航天
如果是载人航天,在火箭发射阶段,航天员要承受数倍于自身体重的压力。只有很好地研究材料、机械结构、人体自身所能承受的压力问题,才能使火箭成功发射、航天员顺利飞向太空。
F N > mg
课堂练习
1、一个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着的升降机地板上。他看到升降机上挂着一个重物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 N,该重物的质量为5 kg。这时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是—————— N。
(g取10 m/s2)
【答案】400
2. 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中完成的是 ( )
A.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B. 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C. 用温度计测太空实验舱内的温度
D. 用水银气压计测太空实验舱内气体的压强
【答案】C
3、一人站在体重计上,在他蹲下到停止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 ( )
A. 先小于体重,后大于体重,最后等于体重
B. 先大于体重,后小于体重,最后等于体重
C. 先小于体重,后等于体重
D. 先大于体重,后等于体重
【答案】A
4、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g/3,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 )
A.mg/3
B. 2mg
C. mg
D. 4mg/3
【答案】D
拓展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 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B
2、. 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大了
B.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重力为零
C.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惯性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增大或减小了
D.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质量及受到的重力都没有变化
【答案】D
3、在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环境中,下列仪器能继续使用的是( )
水银气压计
B. 体重计
C. 打点计时器
D. 天平
【答案】C
阅读课文说出
测量重力常用的两种方法
记忆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学生分析加速、减速和静止三个阶段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学生观察图中曲线分析力传感器上的人“站起”和下蹲过程中超重和失重的情况。
学生思考讨论
课下让学生切身体验超重和失重
在教师引导下
计算人对电梯的压力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阅读课文了解太空中完全失重的现象
学生阅读课文
学生练习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下面研究超重和失重打下基础
掌握加速度向下失重现象;加速度向上超重现象
深刻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情况
拓展学生的思维
掌握超重和失重的四种情况
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
巩固解这类问题的思路步骤
巩固理解完全失重的概念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了解发射航天器的超重现象
巩固本节知识
课堂小结
1、超重:压力(或拉力)大于重力,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失重:与超重刚好相反。
2、完全失重:压力(或拉力)等于0,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且a=g=9.8m/s2
3、物体是超重还是失重是由α的方向来判定的,与v方向无关。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重力不变。
α 向上 视重 > 重力 超重现象;
α 向下 视重 < 重力 失重现象;
α=g 视重 =0 完全失重。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板书
一、重力的测量
测量重力常用的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G = mg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
二、超重和失重
1.超重:α 向上 视重 > 重力 超重现象
2.失重:视α 向下 视重 < 重力 失重现象
三、完全失重
向下的加速度a=g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将等于零。
四、航天器的超重现象
1、火箭发射
2、载人航天发射
课件40张PPT。超重和失重人教版高中物理 必修1新知导入做一做:用手迅速向上提起重物观察秤的示数,当物体静止后观察秤的示数,你发现示数相同吗?这是为什么呢?示数不相同,用手迅速向上提起重物时示数较大。这一现象就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超重和失重现象有关。新知讲解一、重力的测量
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G=mg(实重)。
2.重力的称量
(1)视重:测量仪器显示的读数,是指物体对台秤的压力或对弹簧秤的拉力。
(2)测量重力常用的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g,再用天平新知讲解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 = mg。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
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物体受到的重力G=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台秤的压力F'和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此物体的重力G=物体对台秤的压力F'(数值上)这是测量重力最常用的方法。新知讲解二、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视重>实重)。
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
现象(视重<实重)。
思考讨论:人站在体重计上向下蹲的过程中,为什么体重计的示
数会变化呢?新知讲解分析:体重计的示数称为视重,反映了人对体重计的压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 F N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析:选取人为研究对象。人体受到重力 mg 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 FN ,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使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先后经历加速、减速和静止三个阶段。FNmgv新知讲解设竖直向下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 FN = ma
FN = m(g - a)< mg
即体重计的示数所反映的视重(力)小于人所受的重力,所以属于失重现象。(1)人加速向下运动α 向下 视重 < 重力 失重现象新知讲解(2)人减速向下运动
如图所示: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有
mg - FN =- ma
FN = m(g + a)> mg
此时,体重计的示数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所以属于超重现象。α 向上 视重 > 重力 超重现象新知讲解(3)人静止时,受力分析如图:人站在体重计上向下蹲,体重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最后保持不变。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F N = mg新知讲解思考与讨论:图线显示的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先“下蹲”后“站起”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请你分析力传感器上的人“站起”和下蹲过程中超重和失重的情况。下蹲过程 下蹲、站起两个过程新知讲解起立时先超重后失重,F先大于500N,后小于500N;
下蹲时,先失重后超重,F先小于500N,后大于500N;新知讲解思考讨论:人的运动状态对体重计上显示出的结果是有影响的。那么,如果站在体重计上的人既不蹲下,也不站起,体重计上的示数就不会变吗?站在体重计上的人既不蹲下,也不站起,但如果把体重计放在加速下降或上升的电梯中,体重计上的示数就会变化。新知讲解做一做:在电梯地板上放一台体重计。站在体重计上,观察电梯启动、制动和运行过程中体重计示数的变化。电梯减速下降电梯加速上升体重计示数变大,属于超重现象。α 向上 视重 > 重力 超重现象新知讲解电梯加速下降电梯减速上升体重计示数变小,属于矢重现象。α 向下 视重 < 重力 失重现象电梯匀速运行过程中(a=0):F N = mg新知讲解【例题】设某人的质量为 60 kg,站在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当电梯以 0.25 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求人对电梯的压力。g 取 9.8 m/s2 。分析: 人站在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随电梯上升过程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 mg 和地板的支持力 FN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Nmgv新知讲解解: 设竖直向上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 - mg = ma
FN = m(g + a)= 60×(9.8 + 0.25)N = 603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FN ′为
FN =-F N =- 603 N
人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 603 N,方向竖直向下。新知讲解这个结果说明
(1)当人与电梯共同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运动时,F N > G,人对电梯的压力将大于人所受的重力,出现超重现象。
(2)当人与电梯共同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F N < G,人对电梯的压力将小于人的重力,出现失重现象。新知讲解处理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规定正方向;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4、求解方程,并对结果做必要说明。新知讲解针对练习:电梯里有一台秤,台秤上放一个质量为m=10kg的物体,当电梯静止时,台秤的示数是多少?当电梯以大小为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台秤的示数又是多少?(g=10m/s2)参考答案:当电梯静止时,台称的示数为100N,当电梯以大小为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台秤的示数是70N。新知讲解1、完全失重:压力(或拉力)等于0,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且a=g=9.8m/s2这种现象被叫作完全失重状态。三、完全失重航天器在太空轨道上绕地球或其他天体运行时,航天器内的物体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新知讲解【例题】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若该人和电梯一起自由下落,台秤的示数是多少?解:对人进行受力分析设竖直向下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aFNmgv因为自由下落所以:a=g
代入得:FN=0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台秤的的压力 FN ′为:
FN ′ =-F N =0
台秤的示数是0。当物体向下的加速度a=g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将等于零,这种状态称为完全失重现象。新知讲解新知讲解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上展
示水球的实验完全失重时,物体将飘浮在空中,液滴呈球形,气泡在液体中将不会上浮,走路时稍有不慎,将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新知讲解2、完全失重的状态下所有和重力有关的仪器都无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无法测量物体的重力,但仍能测量拉力或压力的大小。无法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新知讲解四、发射航天器的超重现象
1、火箭发射火箭发射时向上的加速度很大,火箭底部所承受的压力要比静止时大得多。F N > mg新知讲解如果是载人航天,在火箭发射阶段,航天员要承受数倍于自身体重的压力。只有很好地研究材料、机械结构、人体自身所能承受的压力问题,才能使火箭成功发射、航天员顺利飞向太空。2、载人航天F N > mg课堂练习 1、一个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着的升降机地板上。他看到升降机上挂着一个重物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 N,该重物的质量为5 kg。这时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是—————— N。
(g取10 m/s2) 400课堂练习2. 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中完成的是 ( )
A.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B. 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C. 用温度计测太空实验舱内的温度;
D. 用水银气压计测太空实验舱内气体的压强 。 C课堂练习3、一人站在体重计上,在他蹲下到停止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 ( )
A. 先小于体重,后大于体重,最后等于体重
B. 先大于体重,后小于体重,最后等于体重
C. 先小于体重,后等于体重
D. 先大于体重,后等于体重 A课堂练习4、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g/3,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 )
mg/3
B. 2mg
C. mg
D. 4mg/3D拓展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
D. 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 B拓展提高2、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大了
B.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重力为零
C.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惯性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增大或减小了
D. 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质量及受到的重力都没有变化 D拓展提高3、在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环境中,下列仪器能继续使用的是( )
水银气压计
B. 体重计
C. 打点计时器
D. 天平 C课堂总结1、超重:α 向上 视重 > 重力 超重现象。
2.失重:视α 向下 视重 < 重力 失重现象。
3、完全失重:压力(或拉力)等于0,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且a=g=9.8m/s2 。
3、物体是超重还是失重是由α的方向来判定的,与v方向无关。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重力不变。课堂总结α=g 视重 =0 完全失重。α 向上 视重 > 重力 超重现象;α 向下 视重 < 重力 失重现象;规律板书设计一、重力的测量
测量重力常用的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G = mg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
二、超重和失重
1.超重:α 向上 视重 > 重力 超重现象。
2.失重:视α 向下 视重 < 重力 失重现象。板书设计三、完全失重
向下的加速度a=g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将等于零。
四、航天器的超重现象
1、火箭发射
2、载人航天发射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和同步练习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