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平面向量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2.5.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2.5.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知识
一、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1.利用向量研究平面几何问题的思想
向量集数与形于一身,既有代数的抽象性又有几何的直观性,因此,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就是将几何的证明问题转化为__________的运算问题,将“证”转化为“算”,思路清晰,便于操作.
2.向量在平面几何中常见的应用
已知.
(1)证明线段平行、点共线问题及相似问题,常用向量共线的条件:
__________.
(2)证明线段垂直问题,如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矩形,判断两直线(或线段)是否垂直等,常用向量垂直的条件:
__________(其中为非零向量).
(3)求夹角问题,若向量与的夹角为,利用夹角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为非零向量).
(4)求线段的长度或说明线段相等,可以用向量的模:
__________,或__________(其中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5)对于有些平面几何问题,如载体是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等,常用向量的坐标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向量用坐标表示出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综合问题.
3.利用向量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
(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之间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这其实也是用向量法解决其他问题的思路,即从条件出发,选取基底,把条件翻译成向量关系式(用基底表示其他向量),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向量运算,得到新的向量关系式,则这个新的向量关系式的几何解释就是问题的结论.
二、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向量是在物理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物理中的一些量,如位移、力、速度(加速度)、功等都与向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利用向量来解决物理中的问题.具体操作时,要注意将物理问题转化为向量关系式,通过向量的运算来解决,最后用来解释物理现象.
1.向量与力
向量是既有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的量,它们可以有共同的作用点,也可以没有共同的作用点,但是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所以用向量知识解决力的问题,通常要把向量__________到同一作用点上.
2.向量与速度、加速度及位移
速度、加速度与位移的合成与分解,实质上就是向量的加减法运算.解决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问题时,常用的知识主要是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运算,有时也借助于坐标运算来处理.
3.向量与功、动量
力做的功是力在物体前进方向上的分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实质是力和位移两个向量的__________,为和的夹角).
动量实际上是__________向量.
知识参考答案:
一、1.向量 2.(1) (2)
(3) (4)
二、1.大小 方向 平移 2.加法 减法 数乘 3.数量积 数乘
重点
重点
平面几何中的垂直、长度以及夹角问题.
难点
利用向量方法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易错
向量应用中对向量关系式表达的向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错误.
1.平面几何中的垂直问题
对于线段垂直问题,可以联想到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向量的数量积为0),而对于这一条件的应用,可以考虑向量关系式的形式,也可以考虑坐标的形式.
【例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求证:AF⊥DE.
【答案】证明详见解析.
方法二 如题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
则A(0,0),D(0,2),E(1,0),F(2,1),
所以.
因为,
所以,即AF⊥DE.
【名师点睛】用向量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一般来说有两个方向:
(1)几何法:选取适当的基底(尽量用已知模或夹角的向量作为基底),将题中涉及的向量用基底表示,利用向量的运算法则、运算律或性质计算;
(2)坐标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实现向量的坐标化,将几何问题中的长度、垂直、平行等问题转化为代数运算.
一般地,存在坐标系或易建坐标系的题目适合用坐标法.
2.平面几何中的长度问题
平面几何中求线段的长度问题,在向量中就是求向量的模的问题,可适当构造向量,利用向量知识求解.
【例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D=1,AB=2,对角线BD=2,则对角线AC的长为 .
【答案】
【解析】设,则.
∴,
∴,∴.
∴,即.
【名师点睛】用向量法求平面几何中的长度问题,即向量长度的求解,一是利用图形特点选择基底,向向量的数量积转化,利用公式求解;二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相应向量的坐标,代入公式求解,即若,则.
3.平面几何中的夹角问题
【例3】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上的中线所成的钝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如图,分别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则,∴.设向量的夹角为,
则.
【名师点睛】根据已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所在直线作为x轴和y轴,分别设出三角形顶点和两直角边中点的坐标,再代入坐标求解两中线所对应的向量的数量积和模,进而求得夹角的余弦值.
4.平面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例4】一质点受到平面上的三个力F1、F2、F3(单位:牛顿)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F1、F2成60°角,且F1、F2的大小分别为2和4,则F3的大小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题意知F3=?(F1+F2),∴|F3|=|F1+F2|,
∴|F3|2=|F1|2+|F2|2+2|F1||F2|cos60°=28,
∴|F3|=.
【名师点睛】用向量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步骤如下:
(1)抽象出物理问题中的向量,转化为数学问题;
(2)建立以向量为主体的数学模型;
(3)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或数量积运算,求解数学模型;
(4)用数学模型中的数据解释或分析物理问题.
5.利用向量解决其他问题
【例5】已知直线Ax+By+C=0(其中A2+B2=C2,C≠0)与圆x2+y2=6交于不同的两点M、N,O是坐标原点,则________.
【答案】
【解析】取MN的中点P,则,.
又,,
∴,
而,
∴.
【名师点睛】向量在解决其他问题时的“两个”作用:
(1)载体作用:向量在其他问题中出现时,多用于“包装”,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向量的意义、运算脱去“向量外衣”,从而解决有关距离、斜率、夹角、轨迹、最值等问题.
(2)工具作用:利用a⊥b?a·b=0(a,b为非零向量),a∥b?a=λb(b≠0),可解决垂直、平行问题,特别地,向量垂直、平行的坐标表示对于解决解析几何中的垂直、平行问题是一种比较优越的方法.
6.对向量关系式表达的向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错误
【例6】在四边形中,,,则四边形的面积是 .
【误区警示】对常见的向量表示形式要熟记于心,如:
(1)重心.若点G是的重心,则或 (其中P为平面内任意一点).反之,若,则点G是的重心.
(2)垂心.若H是的垂心,则.反之,若
,则点H是的垂心.
(3)内心.若点I是的内心,则有.反之,若
,则点I是的内心.
(4)外心.若点O是的外心,则或.反之,若,则点O是的外心.
基础训练
1.如图,在圆C中,弦AB的长为4,则=
A.8 B.–8
C.4 D.–4
2.已知力F的大小|F|=10,在F的作用下产生的位移S的大小|S|=14,F与S的夹角为60°,则F做的功为
A.7 B.10
C.14 D.70
3.在平面直角坐标中,O为坐标原点,设向量,,其中a=(3,1),b=(1,3),若=λa+μb,且0≤λ≤μ≤1,C点所有可能的位置区域用阴影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4.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设,,,则||等于
A.0 B.
C.2 D.
能力提升
5.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AB⊥BC,AB=BC=AD=2,CD=3,AC与BD交于点O,记I1=?,I2=?,I3=?,则
A.I1C.I36.已知点G是△ABC的重心,(λ,μ∈R),若∠A=120°,,则的最小值是
A. B.
C. D.
7.一个重20 N的物体从倾斜角为30°,长为1 m的光滑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则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
8.一汽车向北行驶3 km,然后向北偏东60°方向行驶3 km,求汽车的位移.
真题练习
9.(2018?新课标Ⅱ)已知△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为平面ABC内一点,则?(+)的最小值是
A.–2 B.–
C.– D.–1
10.(2019?浙江模拟)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AB⊥BC,AB=BC=AD=2,CD=3,AC与BD交于点O,记I1=?,I2=?,I3=?,则
A.I1C.I311.(2019?天津模拟)已知△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到点F,使得DE=2EF,则?的值为
A.– B.
C. D.
12.(2019?北京)已知点P在圆x2+y2=1上,点A的坐标为(–2,0),O为原点,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13.(2019?江苏模拟)如图,在同一个平面内,向量,,的模分别为1,1,,与的夹角为α,且tanα=7,与的夹角为45°.若=m+n(m,n∈R),则m+n=__________.
14.(2018?天津模拟)已知在△ABC中,∠A=60°,AB=3,AC=2.若=2,=λ(λ∈R),且=–4,则λ的值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9
10
11
A
D
A
C
C
C
B
C
C
1.【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在圆C中,过点C作CD⊥AB于D,则D为AB的中点.在Rt△ACD中,AD=AB=2,可得cosA=,∴?=||×||×cosA=4×||×=8.故选A.
4.【答案】C
【解析】如图,,有||=|2a|,又|a|=1,∴有||=2,故选C.
5.【答案】C
【解析】∵AB⊥BC,AB=BC=AD=2,CD=3,∴AC=2,∴∠AOB=∠COD>90°,由图象知OA?>?,?>0,即I37.【答案】10 J
【解析】如图所示,该物体受到的下滑力是重力G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设这个力为F,则F与重力G夹角为90°–30°=60°,∴该物体从1 m的光滑斜面下滑到底端,重力做的功为W=F?S=|G|?|S|?cos60°=20×1×cos60°=10(J).故答案为:10 J.
8.【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汽车行驶的路程A→C→B.
在三角形ABC中,AC=BC=3,∠ACB=120°,
∴∠BAC=30°,AB=3,
故汽车的位移为:北偏东30°方向,大小为 km.
9.【答案】B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以BC中点为坐标原点,则A(0,),B(–1,0),C(1,0),设P(x,y),则=(–x,–y),=(–1–x,–y),=(1–x,–y),则?(+)=2x2–2y+2y2=2[x2+(y–)2–],∴当x=0,y=时,取得最小值2×(–)=–,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B⊥BC,AB=BC=AD=2,CD=3,∴AC=2,∴∠AOB=∠COD>90°,由图象知OA?>?,?>0,即I311.【答案】C
【解析】如图,∵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且DE=2EF,∴?===.故选C.
12.【答案】6
【解析】设P(cosα,sinα).=(2,0),=(cosα+2,sinα).则?=2(cosα+2)≤6,当且仅当cosα=1时取等号.故答案为:6.
13.【答案】3
【解析】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A(1,0).由与的夹角为α,且tanα=7.∴cosα=,sinα=.∴C.cos(α+45°)=(cosα–sinα)=.sin(α+45°)=(sinα+cosα)=.∴B.∵=m+n(m,n∈R),∴=m–n,=0+n,解得n=,m=.则m+n=3.故答案为:3.
14.【答案】
【解析】如图所示,△ABC中,∠A=60°,AB=3,AC=2,=2,∴+=+=+()=+,又=λ(λ∈R),∴=(+)?(λ.∈R)=(λ–)?+λ=(λ–)×3×2×cos60°–×32+λ×22=–4,∴λ=1,解得λ=.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