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西欧迈向近代社会的经济根源,下列适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现象有
①西欧城市的发展
②西欧庄园的发展
③手工工厂的兴起
④租地农场的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到16世纪末,英国的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可见,英国出现了
A.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B.人文主义的新思潮
C.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 D.血腥的“三角贸易”
3.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主要表现在( )
A.租地农场的出现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D.雇主与雇工形成雇佣劳动关系
4.据统计,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
A.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 B.推广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
C.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D.稳定农村社会的阶级结构
5.“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材料说明城市居民( )
A.地位得到了提高 B.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C.饮食质量得到改善 D.经济得到了发展
6.马克思说:“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实现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村中资本主义关系出现标志着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B.大批破产农民沦为雇农,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C.农业资本家租来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耕种,并进行资本主义经营,冲击了旧的生产方式
D.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农村货币关系发展的结果,瓦解了农村的封建关系
7.14世纪前后中,西欧各国萌发了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
A.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三角贸易”开始
8.16世纪初,英国一家呢绒厂出现了纺织工、梳毛工、修整工和染色工等不同的工种,他们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商品生产。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方式是指( )
A.手工作坊 B.手工工场 C.工场手工业 D.租地农场
9.“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 材料反映了( )
A.手工工场的产生 B.工厂制度的确立 C.新航路的开辟 D.基督教的传播
10.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转型,下列对阶级或阶层与社会变化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领主是组织垦殖运动的主力 B.农奴暴动导致庄园制度衰落
C.富裕农民垄断经营租地农场 D.商人推动手工工场转向集中
11.“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
A.西欧庄园 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租地农场 D.封君与封臣
12.从14一16世纪西欧手工业发展图中得出的信息最准确是
A.资本主义萌芽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手工工场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手工工场产生的前提
D.动力技术的进步是由于社会分工的扩大
13.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传统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农业领域,“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出现并不断壮大;在手工业领域,集中的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扩大。这表明当时的欧洲( )
A.土地关系发生了变化 B.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
C.热衷新航路和三角贸易 D.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14.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正确把握历史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表现。现有如下描述,15至16世纪,某些西欧国家的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领主的土地,雇佣无地农民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试推论这一生产方式属于( )
A.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B.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5.“这些企业家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乡下闲着的、靠计件工资从事劳动的手艺人。这种“外包”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利润,而不是“价格公平”,企业家们在支付原材料和人力费用上尽力压低价格,而在出售产品时则尽可能抬高价格,以确保其投资回报的最大化。”材料反应了( )
A.西欧封建行会的发展 B.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
C.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 D.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材料二 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
(1)租地农场是如何出现的?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集中的手工工场里雇主和工人之间形成的是哪种关系?这种生产方式有何进步性?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世纪时,虽然欧洲各地已可见到商人,但他们经营的商品绝大多数是奢侈品。到14世纪时,商业已从日常生活的边缘性活动发展成为日常生活的核心内容。……尽管从事商业的人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中世纪后期商业的巨大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
这一发展给欧洲商人带来了地位及权力,这在欧亚大陆是独一无二的。例如,在中国……商人被视为下等人和不受欢迎的人;在西北欧,商人则拥有社会地位,其财富和政治权利也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是的,没有一个地方,除了欧洲。在欧洲,商人的政治权力及经济力量正稳步增长,他们正成为伦敦的市长、德意志帝国自由市的参议员、荷兰的州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从材料看,从10到14世纪,西欧商业活动呈现怎样的发展?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那时中国商人社会地位低下主要是受什么思想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0—14世纪西欧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时代背景。
18.如图,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l)仔细观察图一、图二两福美术作品,从图中 分别可提取哪些信息?
(2)图一、图二两幅中外美术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社会哪一历史阶段城市发展的风貌?突出反映了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哪些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3)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是多样的。除图一、图二所示的美术作品外,你在学习历史中还有哪些了解历史的途径?
参考答案
1.D2.C3.D4.B5.A
6.B7.A8.B9.A10.D
11.C12.C13.A14.D15.D
16.(1)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完全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7.(1)发展:经营的商品由以奢侈品为主发展为涵盖日常生活所需;虽然人数不多,但对西欧社会的影响加强;作为商业活动中心的城市产生并逐渐发展。主要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受以农为本或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3)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活动已经渗透到西欧社会的各个方面;市民阶层兴起,城市自治;城市的复兴、商品经济的活跃;中世纪大学的兴起等。(意思接近即可)
18.(l)图一:交通方式多样化(牛马车、轿子、骆驼)、商业繁荣、城市建筑(城门、桥梁)、店铺、商贩、护城河、城市绿化等。(l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写出一点即可给分):
图二:沿街店铺、手工作坊、石块街道、服饰等。(l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写出一点即可给分)
(2)封建杜会(l 分):手工业、商业等。(l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写出一点即可给分)
(3)文物、遗址、遗迹、文字记载等。(1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写出一点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