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01 08:0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了解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的理解,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读图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分析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上课所需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复式统计图,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新课学习
设置悬念,认识复式条形图的重要性
老师说班长收集的数据还不够完整,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想一想。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容易想到,各班人数分男女生,只统计班级总人数是不够的。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出示第二次收集的数据。追问:如果继续用一个直条表示一个班级的人数还行不行?显然仅仅用一种直条,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是不行的。
借助多媒体,自主学习复式条形图
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制作?
师借助课件展示制图过程,学生观察作图的顺序和方法,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学习体会,重点强调图例的作用。
师: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标题、日期、单位、横纵轴、不同的直条图、图例以及纵轴表示的单位大小等),为何选用两种颜色的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我们把这种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分析统计图、总结复式条形图的优势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目的是为了直观的获取信息、分析数据。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小组讨论,汇报。(各班男女生人数不同等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能看出各班男女生人数的多少,还便于分析和比较。
看图分析
球类比赛中,在边线发球时,有单手投球,也有双手投球,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学生各抒己见)
出示课本59页的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评价一下,哪一种更便于比较两种投球方式的投球距离?
纵轴每格代表几米?最下面一格为何用折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后,相互交流。
纵轴每个单位表示0.5米,最下面一格用折线表示省略。)
从上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的结论)
紧接着出示一个小练习
课件出示:某商场一季度冰箱、取暖器情况统计图,缺少图例。
学生从冬天取暖器卖得较多,并且随着气温的增高,销量逐渐减少。可以分析一下哪一种直条表示冰箱台数,哪一种直条表示取暖器台数。
完成课本60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重点了解学生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深入生活,做小小统计人
在研究过程中,同生们发现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女生比男生多。
这是特殊情况还是普遍现象呢?有兴趣的同学利用课外时间调查其它年级的情况,并制作统计图。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结论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希望同学们可以根据统计图画出条形统计图。
课堂练习
小刚为参加学校的跳远比赛,每天都坚持训练,下面是根据他每天训练的记录绘制的统计图。仔细观察,完成后面的问题。
(1)小刚每隔( )天测量一次成绩。
(2)小刚在训练过程中,哪一个阶段成绩提高得最快?哪一个阶段成绩提高得缓慢?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解答出来。
作业布置
完成这节课后面的习题。
板书设计
认识复式条形图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复式条形
分析统计图、总结复式条形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