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连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的解题策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分数连乘问题。
教学方法
演示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文明路队”评比活动。学校负责此事的贺老师最近对六年级的路队情况作了下面的描述:(小黑板出示)
214班路队好的次数占六年级总次数的;
213班路队好的次数正好是214班次数的。
师:这时计分员小龙同学听到了,抓了抓脑袋说:“哈哈,太好了!这次“文明路队”评比,213班和214班的次数是一样的,这下他们可有得比啰!”小龙同学说的对吗?
请学生发言,明确要正确理解分数的单位“1”。
再问:假如你是计分员,在这里你会用什么方法计算出两个班的路队好的次数呢?
学生自主探究,学写数量关系式。
过渡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新问题。
新课学习
一个大棚共480㎡,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
提取信息: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填空。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要求的是 的面积。
分析与解答
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
认识一半用分数表示就是
学生折一折。
让学生取了一张长方形纸,代表大棚的面积,然后折出各种萝卜地的面积。
计算出萝卜地的面积:480×=240(㎡)
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
学生动手折一折。
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240×=60(㎡)
列综合算式解答。 480××=60(㎡)
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
教师让学生将整张纸展开,观察并说说:从这张纸上,你能看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吗?
小组交流。
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来计算红萝卜地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组织汇报。
先求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
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480×=60(㎡)
列成综合算式:480×(×)=60(㎡)
学习例。
找一个学生把屏幕上的例题完整地读一遍,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请学生将已知条件中最关键的句子找出来,说一说这两个分数分别是什么意思?(分数是将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选择自己的方法。
请学生上前板演。
教师自己画线段图。
根据图,进一步理解题意,明确其中的数量关系。
要求三班做了多少朵,必须要先算什么?为什么?
尝试列式解答。
方法一:135×=120(朵) 120×=90(朵)
方法二:135××=90(朵)
全班交流,说说每一步的解题思路。
比较这几种方法,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哪位同学的计算方法是最简便的?
学生回答,明确:计算分数乘法时,要先约分,再把约分的结果相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启发:今天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得实际问题?
揭示课题:学习用分数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会正确简便地计算分数连乘。
结论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连乘的概念及方法,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课堂练习
修一条路,每天修 千米,15天能修完,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作业布置
搜集一些有关的习题并完成,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