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整数相乘》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知道计算时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推、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
教学重点
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
教学方法
授课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例题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
9×3 4×6 12×10
问:整数乘法表示的意义。
计算+++
提问计算结果,并板书。
问:这道题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新课学习
引入新课:分数和整数相乘。
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的意义。
出示例题,学生读题。
投影示意图:出示长方形,表示1公顷;把长方形平均分成15份,依次表示出西红柿、 黄瓜、辣椒各占公顷。出示问题“?公顷”。
问:从图上看,每种蔬菜占公顷,三种蔬菜一共占几个公顷?
求3个公顷一共多少公顷,用学过的分数加法的知识可以怎样列式和计算?
这道加法算式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
这是求3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想想,可以怎样列式?
这是什么数和整数相乘?
你能联系图上的意思,把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算式和上面的加法算式比较一下,说出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和刚才复习的整数乘法的意义比较一下,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与整数乘法相同的意义吗?
涂色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六一”儿童节的时候,阳光小学六年级同学做了一些绸花来美化教室。做一朵绸花需要这么长的彩带(教师指着彩带说),你知道做一朵绸花需要多少米绸带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把1米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米。
出示问题(1):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吗?请大家在学具上涂一涂,要能让大家清楚地看出是三朵绸花所用的绸带。
展示学生操作,说说你画了几个米 ,能清楚地看出做了3朵吗?
教师展示课件。
尝试列式计算
如何计算小芳一共用了多少米绸带呢?学生自主列式。
汇报列式情况。
,你是怎么算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或,你是怎么想到用乘法来计算的?教师板书
小结:我们学过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3个可以写成,也可以写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与整数相乘。板书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
探索算法
讨论:你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说一说的积为什么是吗?
因为,而是3个相加的和,所以3个是9个,就是。
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认为该如何计算?引导学生回答用3×3的积作分子,分母还是10.教师课件演示算理。追问分母为什么不变
巩固算法:
小华做5朵这样的绸花, 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收集信息。
汇报交流。,对吗?为什么?(强调化简)
再次尝试后汇报交流。课件演示。
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这是一道应用题,解好以后还要写答。课件展示。
小结梳理。
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乘法?
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课件展示。
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所得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不变。
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算出结果,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结论总结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四、课堂练习
简化算法。
×3和3×的积为什么可以约分?能不能在哪一步先约分?
学生观察过程并讨论。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练习,做“练一练”第1题。
六、板书设计
分数与整数相乘
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