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1.木条燃烧时间是否相同?2.这一现象说明氧气具有怎样的性质?仔细观察木条在氧气瓶中燃烧的时间 氧气学习目标:1.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描述氧气与木炭、铁、蜡烛反应的实验现象,
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理解氧化反应、氧化物的概念
1.初步学会用观察归纳的方法学习气体的物理性质。
2.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3.用对比实验等方法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4.学会用分类的观点研究物质性质。
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准大气压下:1 L水中只能溶解30 mL氧气我会归纳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我会观察无色无味气体密度 在标准状况 :
氧气密度:1.429g/L
空气密度:1.293g/L溶解性不易 溶于水 比空气大我会记忆我会思考:1.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2.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氧气不易溶于水我会思考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液态呈淡蓝色液体,固态氧呈淡蓝色雪花状固体拓展应用氧气不易溶于水医疗上:
可根据气泡产生速率,知道氧气的输出速率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回顾旧知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分类铁丝Fe木炭C石蜡温馨提示:
石蜡主要成分是有碳元素、氢元素组成的①实验步骤②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注意:
玻璃片不要取下持续红热,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实验结论木炭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④文字表达式CO2CO2探究第一站:氧气与木炭反应深入分析参照下边的微观示意图回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原因是什么? 单位体积内氧分子数量越多,反应越剧烈温馨提示:
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粒子的有效碰撞次数有关,碰撞次数越多,反应越剧烈氧气的浓度温馨提示;
1.铁丝要打磨,除去表面铁锈
2.铁丝要自上而下慢慢伸入,切勿碰到瓶壁
3.玻璃片不要被取下
合作探究二——探究氧气与铁丝反应:合作探究三——探究氧气与石蜡反应:你来做,你来记温馨提示:
1.蜡烛要自上而下慢慢伸入集气瓶中
2.玻璃片不可被取下怎样检验石蜡燃烧后的产物?②实验现象③实验结论④文字表达式FeO2Fe3O4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①实验步骤实验探究二:氧气能否与铁丝反应: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增大铁丝受热面积①实验现象①燃烧
②产生黄色火焰
③放出热量①剧烈燃烧
②发出白色火焰
③放出大量的热
④集气瓶内壁出现水雾②实验结论③文字表达式实验探究三:氧气能否与石蜡反应:石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四氧化三铁(Fe3O4)判断下列反应物质是不是氧化物1.高锰酸钾(KMnO4)×三种元素K、Mn、O2.氯化钠(NaCl)×不含氧元素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三、从元素种类、物质分类和所含元素三个方面观察生成物概括氧化物的定义四、从反应物共同之处概括氧化反应3.氧气和臭氧×混合物(1)氯气 + 氢气氯化氢点燃(2)氢气 + 氧气点燃水(3)氧化汞加热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反应汞 + 氧气∨××答疑点睛1.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怎样的性质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具有助燃性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通常情况下,这些物质却能与氧气“和平共处”,这是为什么呢?交流共享没有达到与氧气反应所需要的条件收获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单质和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 课 堂 检 测
1.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极易溶于水.???????? B.在标准状态下密度比空气大.
C.在液态时为无色????? D.在固态时变成白色固体.
2.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B.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发光、发热、产生火焰C.氧气有可燃性,是一种常用的燃料D.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3.某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导致失败的原因可能有( )
A. 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 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 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勇攀高峰 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初中化学是你学习化学启蒙阶段,作为老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你们,更重要的是教给你们科学的学习方法,衷心祝愿同学们在科学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