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4《解决问题》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4《解决问题》教案(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02 07:3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 册次:下学校: 教师:
课题
解决问题(P27例7)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7呈现了一个装了小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下部是圆柱形,而上部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教材给出了瓶子平置时水的高度和倒置时无水部分的高度,要求这个瓶子的容积。
承前启后
圆柱的体积→转化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能够灵活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重点: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渗透等积变形思想。
化解措施
操作演示,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没有装满水的瓶子
学生准备:没有装满水的瓶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一个装有水但形状不规则的瓶子。
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才能知道瓶子中水的体积呢?
2.引导学生讨论: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瓶子中水的体积会改变吗?
3.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板书: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得出方法。
明确:可以将水倒入一个圆柱形的容器中,通过测量、计算,得出水的体积。
2.讨论、汇报并明确:这些水无论用什么方法测量,水的体积都不会改变。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一个圆柱的高为4.5 dm,体积为81 dm3。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
81÷4.5=18(dm2)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阅读与理解。
(1)课件出示例7,组织学生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思考:怎样计算这个瓶子的容积呢?
(3)学生分组讨论:怎样才能把瓶子转化成一个规则的立体图形?
(引导学生说出瓶子里水的体积倒置后没变,水的体积加上18 cm高的圆柱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
2.分析与解答。
(1)引导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
思路一:把有水的部分看作是一个高7 cm的圆柱,把无水的部分看作是一个高18 cm的圆柱,合起来就是一个高(7+18)cm的圆柱,再求瓶子的容积。
思路二:把这个瓶子看作两个圆柱,一个圆柱高7 cm,另一个圆柱高18 cm,分别求出这两个圆柱的容积,再相加。
(2)组织学生根据解题思路列式计算。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解题过程。
3.回顾与反思。
(1)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说一说收获。
(2)小结:根据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的立体图形转化成规则的立体图形(长方体、圆柱等)来计算,就能计算出不规则的立体图形的体积。
1.(1)自主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思考、明确:这个瓶子是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所以无法直接计算容积。可以想办法把瓶子转化成规则的立体图形。
(3)小组合作,探究转化的方法,明确:水的体积加上18 cm高的圆柱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
2.(1)小组交流,并说一说解题思路。
(2)根据解题思路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解题过程。
方法一
 3.14×(8÷2)2×(7+18)
=3.14×16×25
=1256(cm3)
=1256(mL)
方法二
 3.14×(8÷2)2×7+3.14×(8÷2)2×18
=3.14×16×(7+18)
=1256(cm3)
=1256(mL)
3.(1)回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说一说收获。
(2)认真倾听教师的小结。
2.一瓶装满的饮料,张华喝了一些,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无饮料的部分高15 cm,从里面量得饮料瓶的底面半径是3 cm。张华喝了多少毫升饮料?(π值取3.14)
3.14×32×15=423.9(cm3)=423.9(mL)
3.一瓶装满的饮料,小刚喝了一些,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无水部分高8cm,内直径是6cm,小刚喝了多少饮料?(π值取3.14)
3.14×(6÷2)2×8=226.08(cm3)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2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9页第10题。
1.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2.小组讨论水面下降的原因,明确下降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
4.判断:一瓶装满的矿泉水,小明喝了一些,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矿泉水瓶中空气的体积便是喝掉水的体积。(√)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根据瓶内水的体积和空气的体积不变,将不规则的瓶子转化成规则的圆柱,体现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圆柱的体积=π(d2)2h
方法一
 3.14×(8÷2)2×(7+18)
=3.14×16×25
=1256(cm3)
=1256(mL)
方法二
 3.14×(8÷2)2×7+3.14×(8÷2)2×18
=3.14×16×(7+18)
=1256(cm3)
=1256(mL)
答:瓶子的容积是1256 mL。
培优作业
有一种饮料瓶的容积是480 mL。现在瓶中装有一些饮料,瓶子正放时饮料的高度为20 cm,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为4 cm(如右图)。瓶内现有饮料多少毫升?
20+4=24(cm) 480×2024=400(mL)
?答:瓶内现有饮料400 mL。
提示:确定瓶中饮料的体积占瓶子容积的几分之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教学反思
要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并有效利用相关的信息探究学习数学的能力。基于此,出示例题后,让学生根据获取的信息,小组讨论解决“瓶子是不规则的立体图形”这一难点。由于导入的过程中已经做好了铺垫,学生会很自然地将瓶子转化成两个圆柱进行计算,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转化法求不规则图形的体积”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