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
课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P59、P60例4)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首先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放大与缩小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放大与缩小;例4引导学生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性。
承前启后
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后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性。
2.经历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后的图形的过程,掌握把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难点
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性。
难点:掌握在方格纸上把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化解措施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观察主题图,思考后回答:图1是把物体缩小;图2、图3、图4都是把物体放大。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4,引导学生看图,并分析题意,理解“按2∶1放大”的含义。
2.指导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的作品。
4.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原图形和放大后的图形,说一说有什么变化。
5.师生共同总结在方格纸上把图形放大的规律。
6.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看看各个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7.总结规律。
1.看图,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按2∶1放大”就是把图形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
2.尝试画图。
3.欣赏展示的作品。
4.通过对比,明确:一个图形按2∶1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都放大到了原来的2倍,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图形的形状不变。
5.与教师共同总结规律并明确:图形的各边同时放大相同的倍数,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不变。
6.操作,观察后得出:图形缩小了,但形状不变,缩小后三个图形的各边长分别是原来的。
7.通过讨论明确:放大与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2.填一填。
(1)图中(③)号图形放大后是①号图形,它是按(2)∶(1)的比放大的。
(2)图中(⑤)号图形缩小后是①号图形,它是按(2)∶(3)的比缩小的。
3.如下图,先按2∶1画出长方形A放大后的图形B,再按1∶3画出图形B缩小后的图形C。
自己完成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3页第1题。
1.先交流该怎样思考与操作,再独立完成。
2.独立完成,汇报时说明理由。
4.把左边的三角形按一定的比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 x=(7 cm)。(单位:cm)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如果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图形周长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与图形边长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一样;图形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原图形边长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的平方。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培优作业
把一个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后,它的周长和面积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假设原图形长2 cm、宽1 cm,那么放大后的图形长6 cm、宽3 cm。
原周长:(1+2)×2=6(cm)
新周长:(3+6)×2=18(cm)
原面积:1×2=2(cm2)
新面积:3×6=18(cm2)
周长扩大的倍数:18÷6=3
面积扩大的倍数:18÷2=9
答:它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
教学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是组成图形的线段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的过程。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既要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又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把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