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中考数学专题模型研究12讲 专题6 全等三角形的常见基本模型研究(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0中考数学专题模型研究12讲 专题6 全等三角形的常见基本模型研究(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02 22:24:41

文档简介

【专题6】全等三角形的常见模型研究
【回归概念】
概念:经过翻转、平移后,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1] ,而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及三个角都对应相等。全等三角形指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它们的三条边及三个角都对应相等。全等三角形是几何中全等之一。 [2] 根据全等转换,两个全等三角形经过平移、旋转、翻折后,仍旧全等。正常来说,验证两个全等三角形一般用边边边(SSS)、边角边(SAS)、角边角(ASA)、角角边(AAS)、和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HL)来判定。
规律:
全等三角形基本模型:
1.平移模型
2.对称模型
3.旋转模型
4.三垂直模型
5.一线三等角模型
【规律探寻】
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一般方法
1.题目中出现角平分线
(1)通过角平分线上的某个已知点,向两边作垂线,这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者逆定理来构造的全等三角形
(2)在角平分线的某个已知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和两边相交,构造全等三角形。
(3)在该角的两边,距离角的顶点相等长度的位置上截取两点,分别连接这两点与角平分线上的某已知点,构造全等三角形
2.题目中出现中点或者中线(中位线)
(1)倍长中线法,把中线延长至二倍位置
(2)过中点作某一条边的平行线
3.题目中出现等腰或者等边三角形
(1)找中点,倍长中线
(2)过顶点作底边的垂线
(3)过某已知点作一条边的平行线
(4)三线合一
4.题目中出现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通常用截长补短法,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线段,使之与特定的线段相等,或者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这种方法,在证明多条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时,效果非常好。
5.题目中出现垂直平分线
把线段两端点与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连接
6.某些特定题目中还可以使用旋转法、翻折法等。
【典例解析】
例题1:】(2019湖南益阳8分)已知,如图,AB=AE,AB∥DE,∠ECB=70°,∠D=110°,求证:△ABC≌△EAD.
【分析】由∠ECB=70°得∠ACB=110°,再由AB∥DE,证得∠CAB=∠E,再结合已知条件AB=AE,可利用AAS证得△ABC≌△EAD.
【解答】证明:由∠ECB=70°得∠ACB=110°
又∵∠D=110°
∴∠ACB=∠D
∵AB∥DE
∴∠CAB=∠E
∴在△ABC和△EAD中
∴△ABC≌△EAD(AAS).
【点评】本题是全等三角形证明的基础题型,在有些条件还需要证明时,应先把它们证出来,再把条件用大括号列出来,根据等三角形证明的方法判定即可.
例题2:(2019,山东枣庄,10分)在△ABC中,∠BAC=90°,AB=AC,AD⊥BC于点D.
(1)如图1,点M,N分别在AD,AB上,且∠BMN=90°,当∠AMN=30°,AB=2时,求线段AM的长;
(2)如图2,点E,F分别在AB,AC上,且∠EDF=90°,求证:BE=AF;
(3)如图3,点M在AD的延长线上,点N在AC上,且∠BMN=90°,求证:AB+AN=AM.
【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D=DC=,求出∠MBD=30°,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2)证明△BDE≌△AD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3)过点M作ME∥BC交AB的延长线于E,证明△BME≌△AMN,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E=AN,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证明结论.
【解答】(1)解:∵∠BAC=90°,AB=AC,AD⊥BC,
∴AD=BD=DC,∠ABC=∠ACB=45°,∠BAD=∠CAD=45°,
∵AB=2,
∴AD=BD=DC=,
∵∠AMN=30°,
∴∠BMD=180°﹣90°﹣30°=60°,
∴∠MBD=30°,
∴BM=2DM,
由勾股定理得,BM2﹣DM2=BD2,即(2DM)2﹣DM2=()2,
解得,DM=,
∴AM=AD﹣DM=﹣;
(2)证明:∵AD⊥BC,∠EDF=90°,
∴∠BDE=∠ADF,
在△BDE和△ADF中,

∴△BDE≌△ADF(ASA)
∴BE=AF;
(3)证明:过点M作ME∥BC交AB的延长线于E,
∴∠AME=90°,
则AE=AM,∠E=45°,
∴ME=MA,
∵∠AME=90°,∠BMN=90°,
∴∠BME=∠AMN,
在△BME和△AMN中,

∴△BME≌△AMN(ASA),
∴BE=AN,
∴AB+AN=AB+BE=AE=AM.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达标检测】
1. (2018?四川成都?3分)如图,已知 ,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 的是(? )
A.?? B.? C.???D.?
【考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A、∵∠A=∠D,∠ABC=∠DCB,BC=CB∴△ABC≌△DCB,因此A不符合题意;
B、∵AB=DC,∠ABC=∠DCB,BC=CB
∴△ABC≌△DCB,因此B不符合题意;
C、 ∵∠ABC=∠DCB,AC=DB,BC=CB,不能判断△ABC≌△DCB,因此C符合题意;
D、 ∵AB=DC,∠ABC=∠DCB,BC=CB
∴△ABC≌△DCB,因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图中的隐含条件,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2. (2018?黔南州)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只有丙
【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得出乙和丙与△ABC全等,甲与△ABC不全等.
【解答】解:乙和△ABC全等;理由如下:
在△ABC和图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
所以乙和△ABC全等;
在△ABC和图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AS,
所以丙和△ABC全等;
不能判定甲与△ABC全等;
故选:B.
3. (2019?山东临沂?3分)如图,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若AB=4,CF=3,则BD的长是(  )
A.0.5 B.1 C.1.5 D.2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FCE,∠A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DE≌△CF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CF,根据AB=4,CF=3,即可求线段DB的长.
【解答】解:∵CF∥AB,
∴∠A=∠FCE,∠ADE=∠F,
在△ADE和△FCE中,
∴△ADE≌△CFE(AAS),
∴AD=CF=3,
∵AB=4,
∴DB=AB﹣AD=4﹣3=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能判定△ADE≌△FCE是解此题的关键,解题时注意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4. (2018?广西桂林?3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点M在CD的边上,且DM=1,ΔAEM与Δ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将ΔADM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旋转90°得到ΔABF,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 )
A. 3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连接BM.证明△AFE≌△AMB得FE=MB,再运用勾股定理求出BM的长即可.
详解:连接BM,如图,
由旋转的性质得:AM=AF.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BC=CD,∠BAD=∠C=90°,
∵ΔAEM与Δ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
∴∠DAM=∠EAM.
∵∠DAM+∠BAM=∠FAE+∠EAM=90°,
∴∠BAM=∠EAF,
∴△AFE≌△AMB
∴FE=BM.
在Rt△BCM中,BC=3,CM=CD-DM=3-1=2,
∴BM=
∴FE=.
故选C.
5. (2018·湖北荆州·3分)已知:∠AOB,求作:∠AOB的平分线.作法:①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M,N;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③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上述作图用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这个方法是   .
【解答】解:由作法①知,OM=ON,
由作法②知,CM=CN,
∵OC=OC,
∴△OCM≌△OCN(SSS),
故答案为:SSS.
6. (2019?山东临沂?3分)如图,在△ABC中,∠ACB=120°,BC=4,D为AB的中点,DC⊥BC,则△ABC的面积是 8 .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BCD=90°,得到长CD到H使DH=CD,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AD=B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H=BC=4,∠H=∠BCD=90°,求得CD=2,于是得到结论.
【解答】解:∵DC⊥BC,
∴∠BCD=90°,
∵∠ACB=120°,
∴∠ACD=30°,
延长CD到H使DH=CD,
∵D为AB的中点,
∴AD=BD,
在△ADH与△BCD中,,
∴△ADH≌△BCD(SAS),
∴AH=BC=4,∠H=∠BCD=90°,
∵∠ACH=30°,
∴CH=AH=4,
∴CD=2,
∴△ABC的面积=2S△BCD=2××4×2=8,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7. (2019?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3分)如图,已知在△ABC和△DEF中,∠B=∠E,BF=CE,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若使△ABC≌△DEF,则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只填一个即可).
【分析】添加AB=DE,由BF=CE推出BC=EF,由SAS可证△ABC≌△DEF.
【解答】解:添加AB=DE;
∵BF=CE,
∴BC=EF,
在△ABC和△DEF中,,
∴△ABC≌△DEF(SAS);
故答案为:AB=DE.
8.如图,四边形ACFD是正方形,∠CEA和∠ABF都是直角且点E、A、B三点共线,AB=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答案】8
【解析】解:∵四边形ACFD是正方形,
∴∠CAF=90°,AC=AF,
∴∠CAE+∠FAB=90°,
又∵∠CEA和∠ABF都是直角,
∴∠CAE+∠ACE=90°,
∴∠ACE=∠FAB,
在△ACE和△FAB中,
∵ ,
∴△ACE≌△FAB(AAS),
∵AB=4,
∴CE=AB=4,
∴S阴影=S△ABC= ·AB·CE= ×4×4=8.
故答案为:8.
9.等腰三角形ABC中,顶角A为40°,点P在以A为圆心,BC长为半径的圆上,且BP=BA,则∠PBC的度数为   .
【分析】分两种情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如图,当点P在直线AB的右侧时.连接AP.
∵AB=AC,∠BAC=40°,
∴∠ABC=∠C=70°,
∵AB=AB,AC=PB,BC=PA,
∴△ABC≌△BAP,
∴∠ABP=∠BAC=40°,
∴∠PBC=∠ABC﹣∠ABP=30°,
当点P′在AB的左侧时,同法可得∠ABP′=40°,
∴∠P′BC=40°+70°=110°,
故答案为30°或110°.
10. (2019?四川省广安市?9分)如图,线段、相交于点, ,.求证:.
证明:在和中,
,,
≌,
故,得证.
11. (2018?山东滨州?13分)已知,在△ABC中,∠A=90°,AB=AC,点D为BC的中点.
(1)如图①,若点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E⊥DF,求证:BE=AF;
(2)若点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那么BE=AF吗?请利用图②说明理由.
【分析】(1)连接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D=BD、∠EBD=∠FAD,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BDE=∠ADF,由此即可证出△BDE≌△ADF(ASA),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出BE=AF;
(2)连接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出∠EBD=∠FAD、BD=AD,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BDE=∠ADF,由此即可证出△EDB≌△FDA(ASA),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BE=AF.
【解答】(1)证明:连接AD,如图①所示.
∵∠A=90°,AB=AC,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BD=45°.
∵点D为BC的中点,
∴AD= BC=BD,∠FAD=45°.
∵∠BDE+∠EDA=90°,∠EDA+∠ADF=90°,
∴∠BDE=∠ADF.
在△BDE和△ADF中,,
∴△BDE≌△ADF(ASA),
∴BE=AF;
(2)BE=AF,证明如下:
连接AD,如图②所示.
∵∠ABD=∠BAD=45°,
∴∠EBD=∠FAD=135°.
∵∠EDB+∠BDF=90°,∠BDF+∠FDA=90°,
∴∠EDB=∠FDA.
在△EDB和△FDA中,,
∴△EDB≌△FDA(ASA),
∴BE=AF.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补角及余角,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证出△BDE≌△ADF;(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证出△EDB≌△FDA.
【专题6】全等三角形的常见模型研究
【回归概念】
概念:经过翻转、平移后,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1] ,而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及三个角都对应相等。全等三角形指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它们的三条边及三个角都对应相等。全等三角形是几何中全等之一。 [2] 根据全等转换,两个全等三角形经过平移、旋转、翻折后,仍旧全等。正常来说,验证两个全等三角形一般用边边边(SSS)、边角边(SAS)、角边角(ASA)、角角边(AAS)、和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HL)来判定。
规律:
全等三角形基本模型:
1.平移模型
2.对称模型
3.旋转模型
4.三垂直模型
5.一线三等角模型
【规律探寻】
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一般方法
1.题目中出现角平分线
(1)通过角平分线上的某个已知点,向两边作垂线,这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者逆定理来构造的全等三角形
(2)在角平分线的某个已知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和两边相交,构造全等三角形。
(3)在该角的两边,距离角的顶点相等长度的位置上截取两点,分别连接这两点与角平分线上的某已知点,构造全等三角形
2.题目中出现中点或者中线(中位线)
(1)倍长中线法,把中线延长至二倍位置
(2)过中点作某一条边的平行线
3.题目中出现等腰或者等边三角形
(1)找中点,倍长中线
(2)过顶点作底边的垂线
(3)过某已知点作一条边的平行线
(4)三线合一
4.题目中出现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通常用截长补短法,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线段,使之与特定的线段相等,或者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这种方法,在证明多条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时,效果非常好。
5.题目中出现垂直平分线
把线段两端点与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连接
6.某些特定题目中还可以使用旋转法、翻折法等。
【典例解析】
例题1:】(2019湖南益阳8分)已知,如图,AB=AE,AB∥DE,∠ECB=70°,∠D=110°,求证:△ABC≌△EAD.
例题2:(2019,山东枣庄,10分)在△ABC中,∠BAC=90°,AB=AC,AD⊥BC于点D.
(1)如图1,点M,N分别在AD,AB上,且∠BMN=90°,当∠AMN=30°,AB=2时,求线段AM的长;
(2)如图2,点E,F分别在AB,AC上,且∠EDF=90°,求证:BE=AF;
(3)如图3,点M在AD的延长线上,点N在AC上,且∠BMN=90°,求证:AB+AN=AM.
【达标检测】
1. (2018?四川成都?3分)如图,已知 ,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 的是(? )
A.?? B.? C.???D.?
2. (2018?黔南州)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只有丙
3. (2019?山东临沂?3分)如图,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DE=FE,FC∥AB,若AB=4,CF=3,则BD的长是(  )
A.0.5 B.1 C.1.5 D.2
4. (2018?广西桂林?3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点M在CD的边上,且DM=1,ΔAEM与Δ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将ΔADM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旋转90°得到ΔABF,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 )
A. 3 B. C. D.
5. (2018·湖北荆州·3分)已知:∠AOB,求作:∠AOB的平分线.作法:①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M,N;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③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上述作图用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这个方法是   .
6. (2019?山东临沂?3分)如图,在△ABC中,∠ACB=120°,BC=4,D为AB的中点,DC⊥BC,则△ABC的面积是  .
7. (2019?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3分)如图,已知在△ABC和△DEF中,∠B=∠E,BF=CE,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若使△ABC≌△DEF,则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只填一个即可).
8.如图,四边形ACFD是正方形,∠CEA和∠ABF都是直角且点E、A、B三点共线,AB=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9.等腰三角形ABC中,顶角A为40°,点P在以A为圆心,BC长为半径的圆上,且BP=BA,则∠PBC的度数为   .
10. (2019?四川省广安市?9分)如图,线段、相交于点, ,.求证:.
11. (2018?山东滨州?13分)已知,在△ABC中,∠A=90°,AB=AC,点D为BC的中点.
(1)如图①,若点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E⊥DF,求证:BE=AF;
(2)若点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那么BE=AF吗?请利用图②说明理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