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19.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观察右侧史料,其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竹木片已用于书写 B.私学教育逐步兴盛
C.商人文化普及度高 D.纸张用量十分巨大
2.从秦开始,地方长官就有自辟僚属权,虽然中央限制郡只有辟署百石以下、县只有辟署斗食以下掾史吏员的权力,但地方设官,除几位主要长官的官秩在百石以上外,其余诸曹掾史本都在百石以下。据此可知,这一传统
A.有利于完善地方官僚体系 B.容易产生封建割据势力
C.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D.说明郡县长官权力开始扩大
3.“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构建了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顺从关系,同时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使君臣关系披上了天地之道的外衣。”材料观点意在说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 B.强化了家国同构的封建秩序
C.将儒家学说提升为统治思想 D.完善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4.明永乐帝即位后,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但诸可奏章并不经过内阁,一切批答皆出自皇帝。洪熙以后,阁权渐重,六部渐秉内阁之意行事,内阁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这表明明代内阁
A.已成为法定中枢机构 B.执掌机密事务的决策
C.行政职权已有所变化 D.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5.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论证财富为何物时说“古圣王所谓财者,食人之粟,衣人之帛。”这反映了
A.古代的农本思想 B.重农抑商的思想
C.工商皆本的思想 D.中国落后的病因
6.孙中山说:“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在议和过程中,美国就有人认为“一切勿加中国以不公平导致产生新的仇视”。材料意在说明义和团运动
A.改变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 B.使西方列强平等地对待中国
C.粉碎了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 D.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7.在中国近代史上,“这种需要是在进口工业品刺激下产生,并得到满足的。于是,在进口品不能满足中国市场害要的情况下,一种“替代型”的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进口品不能满足需要主要是因为
A.欧洲列强忙于世界大战 B.民众提倡国货运动的发展
C.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封锁 D.国内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8.1921年,梁漱溟指出,“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材料所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孔子创立的儒学已经成为糟粕 B.人们已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C.新文化运动文化观的极端倾向 D.民众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
9.下表统计数据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近代中国某次战役的战果。此战役
大小战斗
1824次
攻夺据点
293座
毙伤日军
12645人
毙伤伪军
5135人
俘虏日军
281人
俘虏伪军
1407人
伪军反正
1845人
日军投诚
7人
破袭交通
铁路948里,公路3044里
缴获
步马枪5437支,手枪281支,轻机关枪179挺,重机关枪45挺,山炮16门,重炮3门
A.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C.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 D.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胜利
10.《创桥中国史》指出:“从1943年以后,特别是从1945年起,他的思想就十分清楚地被看成是使马克思列宁主义适应中国情况的最权威的范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文化的总结和顶峰。”这说明他的“思想”是
A.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B.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总结
C.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11.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后,周恩来说:“人民代表提出了意见,政府要出来回答。回答对了,人民满意;不对就可以起来争论。”“各部门对于代表提案应当随时处理,随时答复。”周恩来意在强调
A.在工作中要注重政治协商 B.政府部门应该履行应有的职责
C.人民群众要监督政府工作 D.委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12.“印度支那敌对行动的停止就要实现了举止盼望的印度支那的和平就要恢复了:正如朝鲜一样,和平又一次战胜了战争。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继续为维护和巩固世界和平而努力。”这一讲话
A.是中方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 B.加速了朝鲜战争的结束
C.促进了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D.有助于解决中印边境问题
13.1949年解放后,我国农业生产经历了分田单干、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包产到户等模式。1980年1月,安徽省委书记万里说:“包产到户原则上不同于分田单干,虽然形式上与分田单干相似……”包产到户与分田单干的根本不同在于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 B.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C.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 D.生产资料归农民所有
14.对于教育,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法忍耐一些,甚至于辆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主要是因为
A.发展教育比实行改革开放更重要 B.教育对国家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C.改革开放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 D.发展教育是国家既定的优先战略
15.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出现了西餐;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开始流行;改革开放后,港台明星逐渐成为中国大众关注的焦点。对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表述较为全面的是
A.中国大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中外交流使民众物质生活发生变化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物质生活水平 D.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受经济政治影响
16.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城邦的四万名公民中每天有两万人领取津贴,兼职的陪审员每年要有150—200天参加案件审理。这主要说明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达到巅峰时期 B.拥有财富的公民数量大增
C.公民参政热情非常高涨 D.支撑民主政治的成本巨大
17.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玉米,非洲的咖啡珍珠、宝石、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欧洲的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材料主要说明新航路开辟
A.扩大了烟草等农作物在世界的种植
B.使亚洲的丝绸等商品成为珍品
C.使欧洲商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活动
D.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18.右面这部影片改编于歌剧《哈姆雷特》,1948年5月4日在英国首映,并于当年获第1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这部影片能够获此殊荣可能是因为其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 B.歌颂了人性的伟大
C.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D.积极倡导禁欲主义
19.1689年,虽然《权利法案》“只是在最低限度上改变了国王的权力,但不能说它只具有最低限度的意义”。这是因为此“法案”
A.开启了限制王权的历程 B.奠定了民主宪政的基础
C.清除了国王与议会矛盾 D.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20.“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材料现象主要说明
A.煤炭已成工业主要能源 B.英国急需煤炭的大量进口
C.英国铁路交通已经建立 D.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
21.有学者认为,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曾经有着和平发展的可能。该学者认为这种“可能”大致处于
A.一战爆发后二月革命前 B.二月革命后七月事件前
C.七月事件后十月革命前 D.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后
22.1921年7月,苏维埃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租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政府的法令,按时缴纳租金。下面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这些企业逐渐变成私人所有、私人经营
B.外国资本家需要定期交纳租金
C.这些企业的所有权仍属于苏维埃国家
D.这些企业主不得进行商品交换
23.有人断言,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取得了“永久的稳定”。由于此时爵士乐中具有反叛性的咆哮乐风行美国,这些人主张将经济发展、科技革命成果不断惠及民众的20年代定名为“咆哮的年代”。上述现象
A.说明美国经济发展与文艺成果融为一体
B.反映出经济“繁荣”对人们有较大迷惑性
C.客观地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D.肯定了胡佛经济政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
24.1962年版美军《作战纲要》所定“冷战”的定义和原则是:“冷战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敌对的国家或联盟可以用‘冷战’来进行较量。”由此可知,“冷战”
A.促使美苏在古巴展开核对峙 B.排除了任何武装斗争的可能
C.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对抗程度 D.应竭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25.以下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变化表。下列属于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1913—1938年
1948—1960年
1960—1965年
1965—1970年
年均增长率(%)
0.7
6.8
7.9
11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美国扩大商品输出
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D.世界货币体系建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5分,共计50分)
26.(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皇权在明清时得到极度膨胀,朱元璋取消了实行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由皇帝亲自领导各部管理全国政务;在清朝雍正时期设立的军机处,由中央直接传达给各地方督抚大员;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方面,除明清两朝的前期有过短暂亲王拥兵自重外,其后较长时间未再出现地方割据问题;周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以及中央王朝对广大疆域的实际控制,也是在明清两代真正实现的。
——摘编自赵学聪《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西方许多国家的议会与政府有着很强的亲和力,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总理或首相并负责在议会中选择本党议员组成内阁。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不仅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自身的特点也十分鲜明。
英国的压迫已经远去,革命所要极力维护的人民的权利一实际就是州议会的权利一已经被证明并不能如期望的那样能够不需要一个总权威就可以得以维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全国政府的条件成熟了。在制宪会议上,吸取十三个州一院和两院实践的丰富经验和教训,会议多数代表都表示,邦联体制无论如何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全国政府必须能够代表人民,直接对每个公民行使权力;如果仍然一切都求助于各州政府,那无论如何加强邦联国会的权力,都将于事无补。
——据《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等整理
材料二 西方许多国家的议会与政府有着很强的亲和力,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总理或首相并负责在议会中选择本党议员组成内阁。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不仅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自身的特点也十分鲜明。
英国的压迫已经远去,革命所要极力维护的人民的权利一实际就是州议会的权利一已经被证明并不能如期望的那样能够不需要一个总权威就可以得以维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全国政府的条件成熟了。在制宪会议上,吸取十三个州一院和两院实践的丰富经验和教训,会议多数代表都表示,邦联体制无论如何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全国政府必须能够代表人民,直接对每个公民行使权力;如果仍然一切都求助于各州政府,那无论如何加强邦联国会的权力,都将于事无补。
——据《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皇帝强化权力措施的特点。分析中央集权强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1分)
(2)与材料二中多数西方国家相比,美国“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有何鲜明特点?并指出其原因。(12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知道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这就决定了中国学习西方纯出于功利观点。这个观点基本上支配了思想界、知识界……当时所译之书主要为科技与法律(国际法),并没有接触到西方文化本身的特质,特别是没有接触到西方的宗教……而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由于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自我”或“个人”的意识便无从了解。
——摘编自余英时《近代中国个人观的改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并加以说明。(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指出一种特点即可)
2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日、俄等国都先后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构想……不同版本的“丝绸之路”背后的潜台词是视中亚为联通欧亚的物流、资源、经济乃至政治枢纽,力争在“枢纽之争”中占据上风……“一带一路”)。描绘出一幅……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上合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东盟、上海合组织和欧盟等合作协调发展,可谓讲求实际、高度灵活、富有弹性。
——摘编自《“一带一路”构想的战略意义》
材料二 20 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再次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这次经济全球化无论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推进速度上都超越了以往。本轮经济全球化与早期的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建起一套对全球市场开放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本轮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各国经贸联系的共同基础。
——摘编自《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新丝绸之路崛起的有利因素。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无论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推进速度上都超越了以往”。(7分)
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A
A
A
C
C
D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B
D
D
D
B
B
C
题目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B
D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5分,共计50分)
26.(1)措施:通过废除旧制度和设立新机构以牵制、削弱地方权力;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4分)
影响: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提供了必要的、有益的借鉴;过度集权易导致地方权力削弱,如宋代受到外敌入侵时难以抵挡。(7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特点: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各自分立;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不向国会负责;国会与总统彼此独立,没有相互依存关系,更没有从属关系。(6分)
原因:吸取之前地方议会实践的得失;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贯彻人民主权、分权制衡原则的体现。(6分)
27.(12分)
特点:①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科学化和合理化递进嬗变的过程;②他们学 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同时并存;学习西方的变化伴随中国民族危机的程度而深化。(3分,答出一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说明:土大夫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深入地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没有从根本上达到挽救中国危亡的目的,但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科学社会主义也传入了中国,中国的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9分)
(答案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28.(1)因素:中国实行与中东、中亚等国家互利共赢的政策;中、美、俄等大国的推动;由全球经济不景气引发的对市场的竞争。(4分,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推动中国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其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中国实现和平崛起。(4分,任答两点即可)
(2)说明: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建立,如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市场经济成为各国的共同基础,如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全球性的经济组织为支撑,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科技的发展加快了全球化趋势,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等等。(7分,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