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一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一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0-03 16:0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
改变与生物进化
1、种群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2、特点: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4、基因频率: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每个种群都有它自己的基因库,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的死亡,但基因库却在代代相传中保持和发展。
30%
30%
30%
10%
36%
48%
60%
40%
16%
亲代基因型的频率 AA
(30%) Aa(60%) aa
(10%)
配子的比率 A( ) A( ) a( ) a( )
子代基因型的频率 AA( ) Aa( ) aa( )
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 A ( ) a( )



此种基因的个数

种群中该对等位基因的总数
此种基因的个数=纯合子个体数 X 2+杂合子个体数
种群中该对等位基因的总数=个体总数 X 2
(1)通过基因型个体数量计算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
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
(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例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2%,基因型Aa的个体占76%,基因型aa的个体占12%,那么基因A和a频率分别是多少?

例3、某小学的小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46%)、XbY(4%),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例4、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可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 ,则A基因的频率和F1 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多少?
例1、假设从某个昆虫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绿色翅的基因为A,褐色翅的基因为a,测得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10,计算A、a基因频率和AA、Aa、aa基因型频率。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可遗传变异
特点:随机性、不定向性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突变
突变有害有利取决于生存的环境条件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从宏观(性状)上来看进化过程:性状与环境色彩相似,较能适应环境而大量生存;性状与环境色彩差异很大,易被捕食者捕食而大量被淘汰。表现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从微观(基因)来看进化过程为:淘汰不利变异的基因,保留了有利变异基因,通过遗传逐渐积累。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发生 定向改变
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
自然选择中有利变异积累加强,不利变异不断淘汰,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一)物种的概念
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虎狮兽是不育的,所以虎和狮是两个物种。
1、类型:
(1)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够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生殖隔离。
(二)隔离
(2)地理隔离:由于高山、河流、沙漠或其他地理上的障碍,使不同的种群不能基因交流。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通常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达到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不同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时期,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1)突变和基因重组
(2)自然选择
(3)隔离
: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