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三单元 溶液溶液的形成学习目标1、理解溶液的概念,知道溶液的特点、组成,会判断溶质、溶剂 。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了解电离的概念和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活动天地1取一只小烧杯,倒入约50mL水,用药匙将氯化钠晶体一点一点的洒落水中,仔细观察晶体的变化,直至氯化钠晶体在水中消失。
问题:
1.氯化钠晶体为什么不见了?
2.如果把上述氯化钠溶液倒入瓶子里密封起来,放置一个月,一年,……你猜测食盐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用过滤地方法能不能把氯化钠和水分开?
3.想一想,这杯氯化钠溶液的上部、中部、下部,任一处,是否一样咸?
4.电离:物质溶解在水中(或受热熔化)时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叫电离。1.溶液:一种或几种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溶剂。
如:水等。3.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如:食盐等。食盐溶解电离微观过程问题: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
(1)取3只烧杯,各注入一定量水,并测量水的温度,填入51页课本表中。
(2)将一药匙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分别加入上述3支烧杯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填入课本表中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获得结论: 活动天地21.向一只试管中加入1/3体积的水,然后向试管中滴入两滴植物油,用力振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现象。
2.向另一试管中加入约1/3体积的汽油,重复1的操作,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3.在1中的试管里加入几滴洗洁精,用力振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乳化作用:
想一想: 洗洁精可以把蘸有油腻的碗碟洗干净,洗发水可以洗去头发上的油脂,洗衣粉可以洗去衣物上的污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活动与探究:在一只试管加入适量水,用滴管加入1~2滴植物油,观察现象。
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洗洁精,振荡,静置,观察现象。现象:油不溶于水。现象:混合物变得澄清。乳化剂微粒课堂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都有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
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加上溶剂的体积
2、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①硫酸铜溶液 ②0.9%的生理盐水
③澄清石灰水 ④碘酒
C3、夏天里想随时喝到冰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 ,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 生石灰B拓展 判断正误: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也一定是液体。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洗发液、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
温故知新溶液:⑴概念:
⑵特征:①具有均一性:即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②具有稳定性:即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的成分不会分离出来。
⑶颜色:溶液不一定是无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⑷状态:溶液不一定是液态的。从定义看,清新的空气及合金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它们都是溶液。⑸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一种溶液里,溶质不一定是一种,如汽水;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固、液、气,如果是固、液溶于液体里,固、液是溶质,若液体溶于液体里,一般量多的是是溶剂,若有水,不论多少,水均作溶剂。
⑹名称:溶质名称+溶剂名称+溶液
⑺能量变化:
⑻电离:并不是所有物质溶于水都电离。如:蔗糖、酒精等物质等物质溶于水不发生电离,只有电离,溶液才导电。
你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吗?1、理解溶液的概念,知道溶液的特点、组成,会判断溶质、溶剂 。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了解电离的概念和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OKOKOK祝贺你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谢谢大家的合作与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