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比一比谁憋气的时间最长?为什么我们不能长时间憋气?
我们需要的是什么物质?憋气 如果现在就让你制取一瓶氧气,你要做哪些准备呢?想一想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 氧气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依据是什么?①水(H2O)②二氧化碳(CO2)③氯化钠(NaCl)④高锰酸钾(KMnO4)⑤过氧化氢(H2O2)⑥甲烷(CH4)③氯化钠(NaCl)⑥甲烷(CH4)选择反应物⑦氯酸钾(KClO3)(1)KMnO4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在加
热时能产生氧气,成本较高。
(2)KClO3氯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时能产
生氧气,如果混有可燃性杂质可能会发生爆炸。
(3)H2O2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
常温下就可生成氧气和水,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低廉。
(4)CO2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反应太慢,
难以收集。
(5)H2O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产生氧气,成本高,
反应速度太慢。资料介绍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适用于伤口消毒及环境、食品消毒。药品名称:30%过氧化氢
存 放:阴凉干燥、室温、避光
存放,长期放置易失效。选择反应物一.反应原理⑥分液漏斗⑧双孔
橡皮塞⑨导管⑦单孔
橡皮塞⑤长颈漏斗①试管 ②烧杯 ③锥形瓶 ④ 酒精灯 选择发生装置选择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空气
空气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小资料:
在0℃时,1个标准大气压下,氧气不易溶于
水,其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选择收集装置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或二、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图三、设计操作步骤注意:加入药品时先固后液
1.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氧气的?
2.你是如何判断氧气已经集满?
3.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你是怎么放置在桌
面上的?为什么?分享体验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气体当集气瓶口有气泡逸出 正放,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我的收获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2.反应原理
3.制取装置
(1)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
4、操作步骤
5.检验方法
6.验满方法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液不加热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查、装、收、放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该气体就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满了。知识建构我的收获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反应物
反应条件发生装置:反应物状态和条件
收集装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检、装、收、验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练一练①②③
1. 已知在常温时,1个标准大气压下,氧气不易溶于水,其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右图可用于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
A. 只有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B练一练2. 下列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有一种方法与其他三种有本质 的不同,该方法是( )
A.加热氯酸钾 B.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C.分离液态空气 D.电解水C练一练3.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在空气中能跟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B练一练4.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已知一瓶是水,而另一瓶是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 你有办法区别它们吗?请详述步骤。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且验满: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拓展提升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满了。直接观察: 集气瓶里的水完全排净,集气瓶口冒出大气泡,说明氧气已经满了。如何知道一瓶氧气是否满了呢? 拓展提升 2.实验室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 根据反应原理,我们应该选择哪些仪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固体加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