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6 弹力 冀教版(共29页)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6 弹力 冀教版(共29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03 17:3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弹力
生活场景
共同点:
利用形变时产生弹力
形变
形变
概念: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
形变
想一想:是否所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比如桌子?
形变的原因:物体受到了外力
形变的分类
思考:这两种形变有
什么不一样吗?
形变的分类
弹性形变
当撤去外力作用后物体能恢复原来的状态的形变
范性形变
当撤去外力作用后物体的形变或多或少仍有保留而不能复原的
弹簧的拉伸和压缩是哪种形变?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过大,超出了一定限度,那么撤去外力后,物体就不能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弹性限度
弹性限度
是不是不管怎么压缩、
拉伸弹簧,松手后,
它都能回到原状?
形变
如:吹气球时气球体积变大、用力压海绵,
海绵体积变化等.
形状的改变
常用的种类
如:橡皮条被拉伸与压缩、撑杆跳的杆的弯曲等
体积的改变
对形变的理解
1
形变的类型
2
停止外力作用, 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弹性形变
停止外力作用, 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塑性形变(范性形变)
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
形变
关于弹性形变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物体形状改变叫做弹性形变
B. 一根铁丝用力折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
C. 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 能够恢复原状的
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D. 物体在外力作用后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辩析
C
得出结论:
发生形变的物体可以使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弓箭弦拉弯后,箭可以飞出去,有力的存在。跳板压弯后,运动员可以被弹起,有力的存在。
弹力
弹力
弹力的产生
发生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 弹力
木板形变
木板要
恢复形变
施力物体
小孩受木板向上的弹力
受力物体
接触
形变
小孩屁股形变
小孩屁股
恢复形变
木板受屁股向下的弹力
弹力产生条件
接触
发生( 弹性 )形变
说明: 接触是物体间发生弹力的必要条件. 即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弹力作用, 而有弹力物体必然是接触的.
形状变化明显的(如弹簧、橡皮绳), 由形变直接判断
形状变化不明显
假设法
力的平衡来判断(后面学习的内容)
如何判断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存在弹力?
假设法
假 设 法 思 路 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挪走,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例 证 图乙中细线竖直、斜面光滑,
因去掉斜面体,小球的
状态不变,故小球只受
细线的拉力,不受斜面的支持力.图甲中去掉斜面体,小球的运动状态改变,故小球受到斜面体的弹力。
弹力
辩析
B
A
如图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球间是否有弹力?
D
C
如图,静止的 C、D 球与光滑竖直墙壁间是否有弹力?
有一个楔形槽ABC,槽底AC水平,一钢球置于槽内,现给钢球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F,分析槽壁对钢球的弹力.
如果撤去外力F,其结果如何?
弹力
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或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弦的形变方向
F
箭受到的弹力方向
弹力
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或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 绳的弹力
绳由于被拉长而对所拉物体产生弹力,通常称为拉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F
拉力
弹力
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或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 绳的弹力
※ 支撑面的弹力
由于支撑面发生形变而对被支持的物体产生弹力叫支持力. 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由于被支持的物体发生形变而对支撑面产生弹力,叫压力。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F
支持力
F′
压力
※ 杆(弹簧)的弹力
弹力
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或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 绳的弹力
※ 支撑面的弹力
杆(弹簧)既有拉力,也有支撑力. 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杆而指向杆(弹簧)收缩的方向.
支持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杆而指向杆(弹簧)拉伸的方向.
弹簧的弹力方向
300
N
N
弹簧的弹力方向:
沿着弹簧,形变的相反方向
弹力
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或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切面的垂直方向,即弹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 面—— 面接触
F
F′
F1
F2
弹力
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或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切面的垂直方向,即弹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 点 —— 面接触
F1
F2
F
弹力
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或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切面的垂直方向,即弹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 点 —— 线接触
F1
F2
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或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切面的垂直方向,即弹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 点 —— 弧接触
弹力
F1
F2
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或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切面的垂直方向,即弹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 弧 —— 弧接触
弹力
F1
F2
定义: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
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
长度x成正比。
公式: F=kx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
单位:牛顿每米, 符号N/m
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K值:k越大,弹簧越“硬”;反之,弹簧越“软”。
其他物体的弹力可以根据物体的受力平衡求解
胡克定律:
弹力
弹力的大小
如图所示, 是一根质量不计的弹簧, 其弹力与长度的图线, 则其劲度系数应为 ( )
A. 1250N/m B. 625N/m
C. 2500N/m D. 833N/m
C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