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
教学目标:
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观察实验,并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做好实验纪录;能做简易科学模型;能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数据,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与他人交换意见。 2、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了解斜面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发现斜面使用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科学规律。
教学准备:
小车、测力计、长短不一的木板、木块、螺丝钉、实验记录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朋友,老师也喜欢交朋友,老师有位朋友他是一名货车司机,有一天他干了一件事让老师非常的佩服,你们想知道是件什么事吗?
一天这位司机朋友开车去炼油厂拉油,发现装油的铁桶又大又沉,又没有搬运工,一个人怎样才能搬到车上呢?他很聪明,想了一个很好的办法,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位司机朋友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放课件)。
我想问问大家,在这过程中是不是油桶变轻了?
那是什么帮助了这位司机?
对,就是这块木板帮了这位朋友的忙。像这样抬起木板一端形成一些斜坡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木板,而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我们称它为斜面。
板书 斜面。
?二、探究实验
1、搭个斜面来研究
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快速的搭个斜面吗?
2、探究斜面的作用
关于斜面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1)研究斜面省不省力
设计交流实验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看看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然后再搭起一个斜面,再用弹簧测力计缓缓地沿着斜面拉起这个小车,再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比较两次测力计的读数,验证斜面是否省力。
分组试验
汇报实验结果
板书:斜面可以省力
(?2)探究不同坡度的斜面实验
省的力却有多有少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A.斜面的长短与省力多少的关系。
设计交流实验方案
1、先搭一个斜面,用测力计沿这个斜面提起小车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
2、垫木不变,换一块长度不同的木板搭一个斜面,用测力计沿这个斜面提起小车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
3、比较两次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B.斜面的高低与省力多少的关系
设计交流实验方案
1、先搭一个斜面,用测力计沿这个斜面提起小车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
2、木板不变,换一块高度不同的垫木搭一个斜面,用测力计沿这个斜面提起小车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
3、比较两次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板书 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
三、拓展实践
斜面作为一种简单机械,由于在提升物体时可以省力,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此,它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那谁能举一些运用斜面的实际例子?
其实,斜面不仅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很多的机械零件都是利用斜面的原理制成的。
大家看,这是什么?仔细观察螺丝的外形,如果把它上面的螺丝纹展开,猜一猜它会是什么形状?老师做了个螺丝钉的模型,下面我们就把螺纹展开,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形状?(教师演示)
怎么样,是不是非常的神奇,特别的不可思议?其实,课下同学们也可以参照书上的小制作,自己试着做一做。
四、延伸活动
人骑自行车上坡时怎样走更省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