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件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件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04 08:0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国顺应民心统一天下,结束了几百年的战争,但秦的统治并不长久......


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子胡亥立,是为二世皇帝。三年(公元前207年),诸侯并起叛秦,赵高杀二世,立子婴。子婴立月余,诸侯诛之,遂灭秦。
——《史记·秦本纪》
为什么?
材料一: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1、沉重的赋税
一秦的暴政的表现

百姓艰难生活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2、沉重的徭役、兵役
北击匈奴、修长城
30万
南戍五岭、开灵渠
50万
建阿房宫、
骊山墓
70万
修驰道、
运粮饷
200万
其他
100万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秦帝国的“四大工程”
阿房(ē páng)宫复原图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阿房宫规模最大。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营造一座新朝宫,即阿房宫。
阿房,阿房,亡始皇。
——秦朝民谣
孟姜女哭长城
秦始皇为完成“四大工程” ,每年征调服徭役的不下二三百万。
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
修筑长城,每年征发民工40余万人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秦民谣
材料三 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之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墨,判为刑徒。
——课本P51材料研读
束颈的铁钳
秦刑法规定:一人犯死罪,亲族都要处死,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要受牵连,叫“连坐”。刑法中仅死刑就有腰斩、活埋、车裂等十多种。
3、刑罚残酷
束颈的铁钳
铁桎
死刑:戮(先刑辱、后斩首)、弃市、定杀(抛入水中淹死或活埋)、族(全家处死)、枭首(砍头)、车裂、腰斩、剖腹、抽肋、坑(活埋)、绞、戮尸等
肉刑:黥(qíng )(脸上刺字涂墨)、劓(yì割鼻 )、刖(断足)等

秦朝市场上有一商人,卖鞋子的同时也卖拐杖,请问哪种商品销量好?
材料四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课本P51 相关史事

焚书
坑儒
4、焚书坑儒
材料五 在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将大量宫女殉葬,把修骊山墓地里的工匠全部闷死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课本P51
5、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徭役
兵役
繁重
赋税
沉重
刑罚
残酷
秦二世
更加
残暴


焚书
坑儒
秦的暴政
表现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
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
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
租税沉甸甸
三餐不得饱
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
惟恐遭劫难。
秦朝老农


秦的暴政
伐暴秦

活不下去了,
怎么办??

旁白:公元前209年,官府征集900多名贫苦农民到渔阳戍边,其中有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
陈胜:我们年轻力壮,为什么要给别人做牛做马,总有一天,我也要干点儿大事业出来。
旁白:当队伍走到大泽乡时,正赶上天降大雨,道路被冲毁,他们只好停了下来.
二、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吴广:唉呀,你看这雨,连续下了几天都不停,我们不能按期到达了。
农民:这可怎么办,误期是要被杀头的!
陈胜:我们不能白白去送死,得想个办法。
吴广:这儿离渔阳还有几千里,我们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期限了,我们还是逃吧!
农民:逃?往哪儿逃?被抓到是要处死的.
陈胜:既然误期要死,逃跑是死,起来造反最多也是死,一样是死,不如起来造反。老百姓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难道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天生就是贵族吗?!
旁白:农民们纷纷响应,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
大泽乡起义→
占领陈县,陈胜称王→
进逼咸阳→
秦军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失败
发展壮大→
渔阳
大泽乡
陈胜吴广起义示意图

(张楚)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3、爆发时间:
4、地点: 5、领导人:
6、口号:

陈胜、吴广
大泽乡
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
公元前209年夏
(大泽乡起义)
大泽乡起义→占领陈,建政权→进逼咸阳→秦军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陈胜、吴广起义
7、经过:



8、结果:

9、意义:
失败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直接原因:戍守误期会被处死
根本原因:秦朝暴政
如果没有那场雨不就没事了…
小东
各抒己见
你同不同意?


咸阳
渔阳
巨鹿
彭城

陈胜吴广牺牲后,项羽和刘邦接过了反抗暴秦的大旗。项羽实力强大,英勇善战。
三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巨鹿之战
时间
战争双方
结果
特点
成语
项羽刘邦起义
公元前207年
项羽农民军 PK 秦军
项羽胜,大败秦军主力
以少胜多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命令全军:“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表格归纳
破釜沉舟

3、结果:公元前206年刘邦推翻秦朝统治
2、主要战役:
1、领导人:
项羽、刘邦
项羽刘邦起义
巨鹿之战项羽消灭秦军主力


大丈夫生当如是也。

彼可取而代之!
刘邦
项羽
VS
为争夺帝位
楚汉之争
四、楚汉之争
项羽
刘邦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贵族后代,拥有军队40万。
出身布衣,早年任亭长小官,拥有军队不足10万。
PK
Round one
0 :1
PK大擂台
出身
项羽
刘邦
PK
Round Two
1 :1
PK大擂台
刘邦率军到达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项羽进入咸阳,自恃功高,杀死秦王,纵兵烧杀,掠取财宝。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民心所向
项羽
刘邦
PK大擂台
2 :1
PK
Round Three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刘邦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用人
历史小故事
亡秦后,项羽有心以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刘邦自知不敌,便一面拉拢项伯,请为调解,一面亲赴鸿门表示诚意。项羽是个缺乏战略头脑的人,经不住刘邦几句好话,便改变了灭刘的打算。在宴会上,不管范增怎样暗示,项羽始终下不了擒杀刘邦的决心。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果严重,便又召来项庄,让他借舞剑助兴,刺杀刘邦。刘邦借故逃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垓下(安徽固镇东北)之战: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困在垓下,并让士兵们唱起楚歌,勾起楚军的思乡之情,楚军无心恋战,纷纷溃散。
胜败已成定局!
楚汉之争
乌江自刎而亡
四、楚汉之争
1、人物:“西楚霸王”项羽

VS

“汉王”刘邦
3、性质:
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项羽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2、结果:

争夺帝位
而战
4、结果; 经过四年的战争,刘邦取胜,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02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开始
楚汉战争结束,西汉建立
知识梳理——年表法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秦末农
民战争
楚汉
战争


战争性质
反抗秦的暴政
农民阶级
帝位之争
地主阶级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农民战争
想一想

战争结果
秦朝
灭亡
刘邦
获胜
表格归纳
展示交流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民心
刘邦和项羽为 ,展开争战,史
称 这场战争, 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概况: 年, 和 在
发动起义,但 了。

秦末农民大起义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揭竿而起

意义:我国历史上

公元前209
陈胜
吴广
大泽乡
刘邦、项羽起义

秦亡: 年,项羽
在 打败秦军主力,刘邦攻占 ,秦灭。
公元前207
巨鹿之战
咸阳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失败
课堂小结

争夺帝位
刘邦
前期: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秦亡(前207年)
秦末农民起义




楚汉之争 (刘邦胜)
秦的暴政

赋税沉重
徭役兵役繁重
刑法严酷
秦二世更加残暴

焚书坑儒
失败
胜利
课堂小结

START
鹿 马


竿 旗
破 釜


法 章
十 面


四 面










秦朝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历险记
项羽消灭秦军主力


刘邦收揽民心
楚汉争霸,刘邦平天下


学有所乐
讲练结合
1、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是暗指 (  )
A.秦始皇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有人要在阿房宫刺杀秦始皇
C.秦始皇刑罚残酷,社会动荡
D.秦始皇将葬在阿房宫
A

2、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对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修筑万里长城 B.修建阿房宫
C.刑罚非常残酷 D.秦朝的暴政
D

抓关键词

3、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右面的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牧野大战
B.晋楚争霸
C.吴越争霸
D.楚汉之争
D
4、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

B

5、下列有关项羽的历史故事中,最具“正能量”、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是(  )
A.鸿门宴 B.破釜沉舟
C.霸王别姬 D.四面楚歌
B
(消灭秦军主力)
6.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

随堂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各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讲练结合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材料三: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
(2)材料三中的农民起义的领袖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起义?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
随堂训练
(1)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
(2)陈胜、吴广。为了推翻残暴的秦朝。
(3)有联系。正是由于秦朝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陈胜、吴广才号召大家起义推翻秦朝。
讲练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