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1《口算乘法》教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1《口算乘法》教案(表格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03 17:0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口算乘法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
课题
口算乘法(P41例1、P42例2)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1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水果超市的情境,教学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教材呈现两种不同的口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例2教学的是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承前启后
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2.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3.能用口算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处理在积的末尾添0的问题。
化解措施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迁移类推,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引导学生复习数的组成的相关知识。
例:140由( )个百和( )个十组成。
2.口算竞赛。
20×3= 6×300=
60×4= 3×800=
30×5= 200×9=
3.导入新课:刚才练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口算的知识。
1.在教师的引导下复习数的组成的相关知识。
2.分组竞赛,复习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一填。
(2)×(80)=160
(20)×(8)=160
(4)×(40)=160
(4)×(90)=360
(40)×(9)=360
(6)×(60)=360
部分答案不唯一
二、迁移类推,探究新知。(20分钟)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1情境图,组织学生看图编一个小故事。
(2)组织学生获取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3)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4)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15×3的计算方法,并汇报。
?(5)教师小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将十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将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然后把两次求得的积相加)
?(6)课件出示例1“想一想”,鼓励学生独立计算。
(7)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2(1),鼓励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列式计算,并交流口算过程。
(2)组织学生计算例2(1)下面的四道计算题,交流发现。
(3)课件出示例2(2),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列式计算,并交流口算方法。
(4)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和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1.(1)看图编故事。?
(2)获取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每筐装15盒草莓,3筐草莓有多少盒?)
(3)独立思考,列出算式15×3。
(4)讨论、交流计算方法,然后汇报。
方法一 口算,先把15分成10和5,分别与3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即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 列竖式计算。
(5)认真倾听教师的小结,明确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6)迁移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尝试计算150×3。
(7)分组讨论,总结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把几百几十数拆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进行口算。
方法二 先用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0”千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1)分析题意,列出算式6×10,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
(2)口算后发现:一个数与10相乘,口算时直接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1个0即可。
(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20,讨论、交流口算方法。
方法一 可以把20看成2×10,先算12×2=24,再算24×10=240。
方法二 12×2=24,在24的末尾添上1个0,是240,因此12×20=240。
(4)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交流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口算。
14×4=56
140×4=560
1400×4=5600
25×3=75
250×3=750
2500×3=7500
3.一只猴子一周能吃42根香蕉,公园里养了20只猴子,一周至少需要准备(C)根香蕉。
A.84 B.880 C.840
5.买200箱需要多少钱?
200×40=8000(元)
答:买200箱需要8000元。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3页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43页第3题。
1.独立思考,口算出结果,并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2.独立完成,说出口算方法。
3.列出算式,口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6.鸵鸟每秒能跑16米,照这样计算,它30秒能跑多少米?
16×30=480(米)
答:它30秒能跑480米。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一道乘法算式,只要其中一个乘数能拆分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先把这个乘数进行拆分,再进行不同方式的组合,就可以得到积相同而乘数不同的乘法算式。
3.整十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也适用于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都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例1 ?15×3=45    例2 (1)6×10=60
想:10×3=30      ? (2)12×20=240
? ???5×3=15 ??     想:12×2=24
? 30+15=45      24×10=240

培优作业
有一个圆形跑道,沿跑道周围每隔10米装1个监测仪,共装40个。这个跑道长多少米?
40×10=400(米)
答:这个跑道长400米。
提示:在圆周上等分放物体,因为首尾合在一起,所以物体的个数等于平均分的份数,相邻两个物体间的距离乘物体的个数就等于圆周的长度。
教学反思
在计算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自主地参与认知,弄清算理与算法,灵活计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