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普通高中2019年春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卷
高二数学(理)
2019.6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题,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卷)相应的位置上.)
1.已知复数,其中是虚数单位,则复数的实部为__________.
2.矩阵的逆矩阵为__________.
3.某一智力游戏玩一次所得的积分是一个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如表,数学期望.则__________.
0
3
6
4.已知某种新产品的编号由1个英文字母和1个数字组成,且英文字母在前,数字在后.已知英文字母是,,,,这5个字母中的1个,数字是1,2,3,4,5,6,7,8,9这9个数字中的一个,则共有__________个不同的编号(用数字作答).
5.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点,,则线段的长度为__________.
6.已知复数,其中是虚数单位,复数满足,则复数的模等于__________.
7.若的展开式中所有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__________.
8.引入随机变量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填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
①随机事件个数与随机变量一一对应;
②随机变量与自然数一一对应;
③随机变量的取值是实数.
9.在中,若,则的外接圆半径,将此结论拓展到空间,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在四面体中,若两两垂直,,则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______________.
10.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_______.
11.观察下列等式,,,,,从中可以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等式是:__________.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圆的参数方程是,(为参数),直线与圆交于两个不同的点、,当点在圆上运动时,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13.已知直线(,是非零常数)与圆有公共点,且公共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这样的直线共有__________条(用数字作答).
14.在如图三角形数阵中,从第3行开始,每一行除1以外,其它每一个数字是它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已知这个三角形数阵开头几行如图所示,若在此数阵中存在某一行,满足该行中有三个相邻的数字之比为,则这一行是第__________行(填行数).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计90分.请在答题卡(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已知复数,其中是虚数单位,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实数的值.
(Ⅰ)复数是纯虚数;
(Ⅱ)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直线上.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以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设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点在点的下方.
(Ⅰ)当时,求,两点的直角坐标;
(Ⅱ)当变化时,求线段中点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
17.已如变换对应的变换矩阵是,变换对应的变换矩阵是.
(Ⅰ)若直线先经过变换,再经过变换后所得曲线为,求曲线的方程;
(Ⅱ)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8.新高考方案的考试科目简称“”,“3”是指统考科目语数外,“1”指在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中任选1门,“2”指在再选科目“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中任选2门组成每位同学的6门高考科目.假设学生在选科中,选修每门首选科目的机会均等,选择每门再选科目的机会相等.
(Ⅰ)求某同学选修“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概率;
(Ⅱ)若选科完毕后的某次“会考”中,甲同学通过首选科目的概率是,通过每门再选科目的概率都是,且各门课程通过与否相互独立.用表示该同学所选的3门课程在这次“会考”中通过的门数,求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
19.已知数列满足,且.
(Ⅰ)求,的值;
(Ⅱ)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正整数恒成立?若存在,求出实数、的值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已知.
(Ⅰ)计算的值;
(Ⅱ)若,求中含项的系数;
(Ⅲ)证明:.
答案与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题,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卷)相应的位置上.)
1.已知复数,其中是虚数单位,则复数的实部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通过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复数,因此复数的实部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四则运算,实部的相关概念,难度不大.
2.矩阵的逆矩阵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通过逆矩阵的定义构建方程组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由逆矩阵的定义知:,设,由题意可得:
,即解得,因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逆矩阵的相关计算,难度不大.
3.某一智力游戏玩一次所得的积分是一个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如表,数学期望.则__________.
0
3
6
【答案】
【解析】
【分析】
通过概率和为1建立方程,再通过得到方程,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解得,从而.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布列与期望相关概念,难度不大.
4.已知某种新产品的编号由1个英文字母和1个数字组成,且英文字母在前,数字在后.已知英文字母是,,,,这5个字母中的1个,数字是1,2,3,4,5,6,7,8,9这9个数字中的一个,则共有__________个不同的编号(用数字作答).
【答案】45
【解析】
【分析】
通过分步乘法原理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对于英文字母来说,共有5种可能,对于数字来说,共有9种可能,按照分步乘法原理,即可知道共有个不同的编号.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步乘法原理的相关计算,难度很小.
5.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点,,则线段的长度为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可将点P和点Q先化为直角坐标系下的点,从而利用距离公式求解.
【详解】根据,可将化为直角坐标点为,将化为直角坐标点为,从而.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极坐标点和直角坐标点的互化,距离公式,难度不大.
6.已知复数,其中是虚数单位,复数满足,则复数的模等于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可设出复数z,通过复数相等建立方程组,从而求得复数的模.
【详解】由题意可设,由于,所以
,因此,解得,因此复数的模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四则运算,相等的条件,比较基础.
7.若的展开式中所有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64,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__________.
【答案】240
【解析】
分析:利用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求得n的值,再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得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详解:的展开式中所有二项式系数和为,,则 ;则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令,求得,可得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故答案为:24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应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8.引入随机变量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填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
①随机事件个数与随机变量一一对应;
②随机变量与自然数一一对应;
③随机变量的取值是实数.
【答案】③
【解析】
【分析】
要判断各项中对随机变量描述的正误,需要牢记随机变量的定义.
【详解】引入随机变量,使我们可以研究一个随机实验中的所有可能结果,所以随机变量的取值是实数,故③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随机变量的相关定义,难度不大.
9.在中,若,则的外接圆半径,将此结论拓展到空间,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在四面体中,若两两垂直,,则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通过条件三条棱两两垂直,可将其补为长方体,从而求得半径.
【详解】若两两垂直,可将四面体补成一长方体,从而长方体外接球即为四面体的外接球,于是半径,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外接球的半径,将四面体转化为长方体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列举法先求出不超过30的所有素数,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有,2,3,5,7,11,13,17,19,23,29共10个,
从中选2个不同的数有45种,
和等于30的有(7,23),(11,19),(13,17),共3种,
则对应的概率P,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的概率和组合数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
11.观察下列等式,,,,,从中可以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等式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通过观察前几个式子的变化规律,总结规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第一个式子从1开始,左边按顺序加有1项;第二个式子从2开始,有3项;第三个式子从3开始,有5项,于是可归纳出,第n个式子从n开始,有项,于是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法,意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感,难度不大.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圆的参数方程是,(为参数),直线与圆交于两个不同的点、,当点在圆上运动时,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通过将面积转化为以AB为底,P到AB的距离为高即可求解.
【详解】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即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1.因此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因此,设P到线段AB的高为h,则,因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面积最值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计算能力,难度中等.
13.已知直线(,是非零常数)与圆有公共点,且公共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这样的直线共有__________条(用数字作答).
【答案】60
【解析】
【分析】
直线是截距式方程,因而不平行坐标轴,不过原点,考查圆上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的个数,结合排列组合知识分类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可知直线的截距存在且不为0,即与坐标轴不垂直,不经过坐标原点,而圆上的公共点共有12个点,分别为:,,,,,,前8个点中,过任意一点的圆的切线满足,有8条;12个点中过任意两点,构成条直线,其中有4条直线垂直x轴,有4条垂直于y轴,还有6条过原点(圆上点的对称性),满足题设的直线有52条,综上可知满足题设的直线共有52+8=60条,故答案为6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排列组合知识,解决此类问题一定要做到不重不漏,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难度较大.
14.在如图三角形数阵中,从第3行开始,每一行除1以外,其它每一个数字是它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已知这个三角形数阵开头几行如图所示,若在此数阵中存在某一行,满足该行中有三个相邻的数字之比为,则这一行是第__________行(填行数).
【答案】98
【解析】
【分析】
通过杨辉三角可知每一行由二项式系数构成,于是可得方程组,求出行数.
【详解】三角形数阵中,每一行的数由二项式系数,组成.如多第行中有,,那么,解得,因此答案为9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杨辉三角,二项式定理,意在考查学生数感的建立,计算能力及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计90分.请在答题卡(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已知复数,其中是虚数单位,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实数的值.
(Ⅰ)复数是纯虚数;
(Ⅱ)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直线上.
【答案】(Ⅰ);(Ⅱ)或.
【解析】
【分析】
(Ⅰ)根据纯虚数为实部为0,虚部不为0即可得到方程,于是求得答案;
(Ⅱ)将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表示出来,代入直线上,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因为,复数可表示为
,
(Ⅰ)因为为纯虚数,所以
解得;
(Ⅱ)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坐标为
因为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直线上
所以
即
解得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纯虚数,复数的几何意义等相关概念,难度较小.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以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设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点在点的下方.
(Ⅰ)当时,求,两点的直角坐标;
(Ⅱ)当变化时,求线段中点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
【答案】(Ⅰ),;(Ⅱ).
【解析】
【分析】
(Ⅰ)根据题意,可将直线与曲线C联立求得,两点的直角坐标;
(II)(解法一)当变化时,,于是可知点的轨迹为圆,从而得到其轨迹方程;
(解法二)设,可用相关点法表示出的坐标,代入,于是得到轨迹方程.
【详解】解:(Ⅰ)当时,直线,
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由解得或,
∵点在点的下方,
所以,两点的直角坐标为:,.
(II)(解法一)当变化时,,
所以点的轨迹是以为直径的圆(点除外),
因为曲线是圆心为的圆,
则以为直径的圆的圆心坐标,半径为2.
所以点轨迹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所以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
(解法二)设,
因为点是线段中点,是极点,
所以点的坐标为,
代入中,得,
因为,不重合,所以,
所以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难度中等.
17.已如变换对应的变换矩阵是,变换对应的变换矩阵是.
(Ⅰ)若直线先经过变换,再经过变换后所得曲线为,求曲线的方程;
(Ⅱ)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答案】(Ⅰ);(Ⅱ)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Ⅰ)先求出变换矩阵,然后设曲线上一点,列出方程即可得到方程;
(Ⅱ)先利用多项式求出特征根,然后求出特征向量.
【详解】解:(Ⅰ),
在曲线上任取一点,在变换的作用下得到点,
则即,
整理得,
则即
代入中得.
(Ⅱ)矩阵的特征多项式为,
令得或,
①当时,由,得即
令,则.
所以矩阵的一个特征向量为;
②当时,由,得,即
令,则.所以矩阵的一个特征向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阵变换,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相关运算.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难度中等.
18.新高考方案的考试科目简称“”,“3”是指统考科目语数外,“1”指在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中任选1门,“2”指在再选科目“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中任选2门组成每位同学的6门高考科目.假设学生在选科中,选修每门首选科目的机会均等,选择每门再选科目的机会相等.
(Ⅰ)求某同学选修“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概率;
(Ⅱ)若选科完毕后的某次“会考”中,甲同学通过首选科目的概率是,通过每门再选科目的概率都是,且各门课程通过与否相互独立.用表示该同学所选的3门课程在这次“会考”中通过的门数,求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
【答案】(Ⅰ);(Ⅱ)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Ⅰ)显然各类别中,一共有种组合,而选修物理、化学和生物只有一种可能,于是通过古典概率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Ⅱ)找出的所有可能取值有0,1,2,3,依次求得概率,从而得到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详解】解:(Ⅰ)记“某同学选修物理、化学和生物”为事件,
因为各类别中,学生选修每门课程的机会均等
则,
答:该同学选修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概率为.
(Ⅱ)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有0,1,2,3.
因为,
,
,
,
所以的分布列为
0
1
2
3
所以数学期望.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19.已知数列满足,且.
(Ⅰ)求,的值;
(Ⅱ)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正整数恒成立?若存在,求出实数、的值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Ⅰ),;(Ⅱ)存在实数,符合题意.
【解析】
【分析】
(Ⅰ)由题意可整理为,从而代入,即可求,的值;
(Ⅱ)当时和时,可得到一组、的值,于是假设该式成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
【详解】(Ⅰ)因为,整理得,
由,代入得,.
(Ⅱ)假设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正整数恒成立.
当时,,①
当时,,②
由①②解得:,.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存在实数,,使对任意正整数恒成立.
(1)当时,结论显然成立.
(2)当时,假设存在,,使得成立,
那么,当时,
.
即当时,存在,,使得成立.
由(1)(2)得:
存在实数,,使对任意正整数恒成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学归纳法在数列中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比较综合,难度较大.
20.已知.
(Ⅰ)计算的值;
(Ⅱ)若,求中含项的系数;
(Ⅲ)证明:.
【答案】(Ⅰ)-2019;(Ⅱ)196;(Ⅲ)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Ⅰ)由于,代入-1即可求得答案;
(Ⅱ)由于,利用二项式定理即可得到项的系数;
(Ⅲ)可设,找出含项的系数,利用错位相减法数学思想两边同时乘以,再找出含项的系数,于是整理化简即可得证.
【详解】解:(Ⅰ)∵,
∴;
∴;
(Ⅱ)
,
中项的系数为;
(Ⅲ)设(且)①
则函数中含项系数为,
另一方面:由①得:②
①-②得:
,
所以,
所以,
则中含项的系数为,
又因为,
,
所以,
即,
所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相关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于赋值法的理解,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