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
2、由奴隶制转化到封建制
一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东罗马帝国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拜占庭帝国
君士坦丁堡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它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富裕的城市,曾是拜占庭帝国和后来土耳其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艺术和文化教育在当时的学校和教堂相当兴盛。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和艺术的结晶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地理位置优越
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
?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探究:拜占庭帝国强盛的原因
④统治者查士丁尼的卓越才能
材料一: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
①对中世纪西欧文化的演进,特别是对后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②对东欧的文明开化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西里尔字母
俄文字母
塞尔维亚字母
材料二:
《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时间:
目的:
法典:
529起
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527年查士丁尼被授予“奥古斯都”尊号,与舅父共同执政。同年,舅父去世,查士丁尼成为唯一的君王。查士丁尼野心勃勃,精力过人,在位38年的全部施政方针的目的,在于复兴一个强盛的罗马帝国,重振皇权的威势。为此,查士丁尼在内政、外交和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查士丁尼及随从
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编纂》、《法理概要》、《新法典》,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罗马民法大全》承认什么制度的合理性?与之前相比有何进步性?
2、《罗马民法大全》对哪些法律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3、你觉得《罗马民法大全》中体现了什么精神直至今日依然有其价值。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三: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材料四: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奴隶制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
法制精神
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社会变迁与《罗马民法大全》的编撰》
材料二: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去统一全国民法的第一次成功。
——《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
材料四:《拿破仑法典》是近代第一步资产阶级的成文法典,成为后来给过修订民法典的样板,并从而掀起法典编纂运动的高潮。
——卢干东《拿破仑法典的制定及其基本原则》
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1)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2)它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罗马民法大全》
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汉谟拉比法典》
已知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法建设的第一步,是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收集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除其中矛盾的条例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而成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执政时期的法令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法学总论》封面
影响:《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对后世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作用:总结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为调节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1.7世纪起,阿拉伯人占领拜占庭帝国部分地区。
2、9世纪后,拜占庭帝国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进攻,帝国不断被蚕食。
3、11世纪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4.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十字军东征)征服,领土缩小,国势衰弱。
阅读归纳: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过程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5.15世纪中期(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1.7世纪起,阿拉伯人占领拜占庭帝国部分地区。
将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
军事封建制度
395
罗马帝国分裂
527
7世纪
“黄金时期”
9世纪
14世纪初
查士丁尼继位
阿拉伯人入侵
1453
11世纪
外族入侵
476
西罗马帝国灭亡
根据时间提示,完成拜占庭帝国时间轴
版图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希腊国家
565
标志欧洲奴隶制的结束
军事封建制度
十字军东征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时间:
2、背景:
3、十字军东征的目的:
4、结果:
1095-1291
拜占庭皇帝求助
掠夺东方财富;
消灭异教徒(伊斯兰教)
1、十字军东征最终失败
2、拜占庭帝国受到严重危害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三面环海,南北两面有狭长的海峡只要封锁两海峡,就可以禁止敌船航行。城的西面则修了两道高大的城墙,保卫了君士坦丁堡的陆上进口。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土军用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上 涂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路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在战争中,土军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古老帝国的悲剧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标志:拜占庭帝国灭亡。
西 班 牙
小 亚 细 亚
意
大
利
利
比
亚
埃
及
叙利亚
巴勒斯坦
君士坦丁堡(拜占庭)
亚
得
里
亚
海
爱
琴
海
黑
海
中
海
地
拜 占 庭 帝 国
1453年
奥 斯 曼 帝 国
欧
洲
亚
洲
非
洲
6世纪中期的拜占庭帝国疆域
1451年拜占庭帝国疆域
1451年奥斯曼帝国疆域
拜占廷帝国灭亡标志:
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1、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2、拜占庭文化的影响(西欧、东欧)?
材料一: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材料二: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
材料三:
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对西欧: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对东欧:产生巨大影响
俄罗斯国徽
拜占庭国徽
影响:
1、拜占庭帝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1、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国库空虚、财尽民穷。
2、外族势力入侵。
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
探究点2 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全盛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版图:
希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探究点3 从拜占廷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
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拜占庭帝国
法学
文化
《罗马民法大全》
人物: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法典》
《法理概要》
《新法典》
《法学汇纂》
欧洲民法的基础
对西欧: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对东欧:产生巨大影响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395
罗马帝国分裂
527
7世纪
“黄金时期”
9世纪
14世纪初
查士丁尼继位
阿拉伯人入侵
1453
11世纪
外族入侵
476
西罗马帝国灭亡
根据时间提示,完成拜占庭帝国时间轴
版图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希腊国家
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
灭亡
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
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