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复杂的组合问题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
课题
稍复杂的组合问题(P103例3)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在学生初步接触了简单的组合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稍复杂的组合问题。
承前启后
简单的组合问题→稍复杂的组合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会解决稍复杂的组合问题。
2.明确组合与事物的排列顺序无关。
3.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提高学生概括总结及正确表达、交流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掌握稍复杂的组合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化解措施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学以致用,巩固新知→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1.出示问题:小刚、小红、小林是一个学习小组的,星期天他们约定每2个人通1次电话。他们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
2.改变问题,引入新课。
师:如果小丽也加入这个学习小组,那么他们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很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1.读题,明确题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汇报。
?(3次)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下面3个人每2个人握1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连一连)
/
3次,连线略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组织学生4人一组开展活动,探究通话次数。
(1)引导学生思考:“每2个人通1次电话”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模拟通电话的情境,并做好记录,找出答案。
(3)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时,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引导学生画出通电话次数示意图。
2.组织学生展示示意图,并说明图意,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以第一个人为基准,他先和其他人通电话,做好标记;都通完后,再以第二个人为基准,与其他人通电话(通过电话的就不再重复),做好标记,直到都通过电话为止。
1.小组合作,探究通话次数。
(1)思考,理解关键句,明确通话次数与顺序无关。
(2)模拟4个人通电话的情境,做好记录,明确通话次数。(6次)
(3)明确:不管用哪种方法,只要按一定的顺序找,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画出通电话次数示意图。
2.展示示意图,说明图意。
预设:
/
/
2.妈妈要从下面4盆花中任意选出2盆买回家,她有(6)种不同的选法。
/
3.从下面4种奖品中任选2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
6种
4.三年级5个班进行拔河比赛,每2个班比赛1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10场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10分钟)
1.追问:如果小明也加入他们的学习小组,那么他们5个人每2个人通1次电话,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
2.完成教材第103页“做一做”第2题。
1.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问题的答案。
2.先按要求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订正。
5.从4个人中选3个人作为节目主持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4种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排列与组合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组合问题
/
/
组合与顺序无关
培优作业
1.3枝花的价钱分别是8元、6元、4元,3个花瓶的价钱分别是9元、7元、5元。如果1枝花搭配1个花瓶,那么可以配成多少种不同价钱的插花?
花
总价
花瓶
8元
6元
4元
9元
17元
15元
13元
7元
15元
13元
11元
5元
13元
11元
9元
可以配成5种不同价钱的插花,分别是9元、11元、13元、15元、17元。
2.六年级举行中国象棋比赛,共有12人报名参加比赛。根据比赛规则,每人都要与其他人各赛1盘,那么这次象棋比赛一共要赛多少盘?
11+10+9+…+3+2+1=66(盘)
答:这次象棋比赛一共要赛66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宜采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探讨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解决问题。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稍复杂的组合问题”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