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与单位换算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
课题
小数与单位换算(P48例1、P49例2)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1教学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例2教学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
承前启后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小数与单位换算→名数的改写
教学目标
1.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
2.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或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或低级单位)的数。
3.经历名数互化的过程,体验知识的可迁移性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
重难点
重点: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改写。
难点:理解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原理。
化解措施
迁移对比,归纳概括。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揭示概念→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揭示概念。(5分钟)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
2.揭示名数的概念:在同学们汇报的这些小数中都带有单位,如1.30米、12.5元、30.4千克、36.5℃等。通常把数和计量单位合起来叫作名数。
3.课件出示下面的名数,组织学生观察,并进行分类。
5.2千克 3.1米 4米2分米 5元6角3分
4.揭示单名数、复名数的概念。
5.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名数的改写方法。
1.展示、汇报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
(1.30米、12.5元、30.4千克、36.5℃……)
2.认真倾听,知道什么样的数是名数。
3.先认真观察,再进行分类。
带一个单位的名数:5.2千克、3.1米
带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的名数:4米2分米 、5元6角3分
4.知道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能正确区分单名数和复名数。
5.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教学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情境图和问题。组织学生观察数据,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探究把80 cm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3)引导学生总结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4)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1 m45 cm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
(5)让学生给四个小朋友排队。
2.教学把含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例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0.95 m改写成用“厘米”做单位的数。
(2)引导学生总结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方法。
(3)课件出示:1.32 m=( )cm,引导学生改写。
3.引导学生归纳名数的改写方法。
1.(1)观察情境图,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把它们改写成相同单位的数,再进行比较。
(2)小组讨论汇报。
方法一: 1 m=100 cm,80 cm=
80
100
m=0.8 m。
方法二:80cm=(80÷100)m,80÷100可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把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80÷100=0.80=0.8。
(3)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改写方法。
(除以进率,左移小数点)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改写。
(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
(5)根据改写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然后排序。
2.(1)探究把0.95 m改写成用“厘米”做单位的数的方法。
(2)归纳改写方法。
(乘进率,右移小数点)
(3)独立改写,交流改写方法。
3.归纳名数的改写方法。
(1)分清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还是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2)明确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根据以上两点判断小数点向左移动还是向右移动以及移动几位。
2.填一填。
23 dm=(2.3)m
1350 g=(1.35)kg
7450 m=(7.45)km
9020 kg=(9.02)t
0.3 kg=(300)g
2.63 km=(2630)m
3.7 t=(3700)kg
3.在○里填上?“>” “<”或“=”。
12元8分12.80元
16.5 t1650 kg
180 cm21.8 m2?
?4 m 23 cm423 cm
4.填空。
(1)成年鸵鸟的体重可达156 kg500 g。
156 kg500 g=(156.5)kg
(2)一块布长40 m9 dm。
40 m9 dm=(40.9)m
(3)5.45元=(5)元(4)角(5)分
5.吸烟有害健康,每人每天少吸1支烟,一年大约可以减排二氧化碳0.37 kg。10000名烟民每人每天少吸1支烟,一年大约可以减排二氧化碳多少吨?
0.37×10000=3700(kg)=3.7(t)
答:一年大约可以减排二氧化碳3.7 t。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49页上面“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9页下面“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50页第4题。
1.独立完成,交流结果。
2.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3.结合图中数据,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6.填一填。
15 t369 kg=(15369)kg
8 km25m=(8.025)km
6 kg152 g=(6.152)kg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只有当两个计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的时候,才可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改写,否则只能用乘(或除以)进率的方法来改写。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80 cm=0.80 m=0.8 m
1 m45 cm=1.45 m
0.95 m=95 cm
1.32 m=132 cm
低级单位的数/高级单位的数
培优作业
一辆汽车10分钟行驶7600 m,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了1.5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把1.5小时看作(1小时+0.5小时),0.5小时就是半小时,也就是30分钟,所以1.5小时=90分钟。
7600÷10×90
=760×90
=68400(m)
68400 m=68.4 km
答: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68.4 km。
教学反思
关于单位换算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搭建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究。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小数与单位换算”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