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量一量,比一比 -人教新课标 (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量一量,比一比 -人教新课标 (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04 06:4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量一量,比一比认识目标 : 通过测量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的方法,对所测量的对象形成清晰的表象,为以后认识其他物体的长度提供更多的参考标准。能力目标 : 让学生能够用合适的标准描述物体的长度,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能力,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和描述方式多样化的乐趣,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目标一、回忆旧知,引入新课问题:1. 回忆一下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2. 同学们记得非常牢固,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教学过程二、解决问题,深化对长度概念的建立问题:我们学过这么多知识了,你能够根据你的经验估一估你的 一庹(tuǒ)(伸开双臂)、你的肩宽、讲台、教室,它们分别大约有多长吗?(一)估一估、量一量1. 估一估。“你能比画出1米和1厘米有多长吗?60厘米呢?”教学过程问题:1. 要想知道我们估的对不对,可以怎么办?2. 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拿着尺子测量一下,每个小组负责一项。3. 说一说你们量得的结果是多少?(教师根据学生小组汇报
完成表格。)4. 看一看跟你们刚才估的一样吗,你估得准确吗?2. 量一量。二、解决问题,深化对长度概念的建立(一)估一估、量一量我看到一条大鳄鱼,有6米长小朋友,你们知道6米到底有多长吗?(二)利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问题:1. 有一条鳄(è)鱼身长6米,如果不用尺子,你们会用
合适的方式描述这个长度吗?预设1:一个人的肩宽大约是30厘米,20个人并排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预设2:5名学生手拉手,和鳄鱼差不多长。预设3:6张讲台摆在一起的长度和鳄鱼一样长。预设4:鳄鱼的长大约比教室的一半长一庹。2. 到底是不是我们说的这样呢?我们量一量。二、解决问题,深化对长度概念的建立(三)解决问题问题:1. 选择上表中的一种动物,像刚才一样,用你自己的方式把这种
动物的身高或身长表示出来。请你在你的书上填一填。 2. 谁来说说,你选了哪个动物?测量标准是什么?测量结果怎么样?
(以巨蟒身长为例) 3. 谁跟他选的动物一样,但测量标准不一样,也来说说!二、解决问题,深化对长度概念的建立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为什么大家测量的结果不完全相同?
2、要不要把每个不同的数据都记录下来?
3、如何记录测量的结果?教学过程2、多渠道建立所测物体长度或高度的表象。教学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
(1)用手比——学生读板书中物体的长度或高度,边读
边用手比划出长短。
(2)说关系——课桌要比肩宽长一些,如伸开双臂的长
度要比两臂的长度长得多。教学过程3、合理描述,发展长度观念选择下表中的一种动物,像上面这样,用你自己的方式把这种动物的身高或身长表示出来。所选动物:测量标准:测量结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确定测量对象,认识身边物体长度。教学过程小结回顾,拓展延伸(1)回顾说说这节课自己暗语了哪些活动?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对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最深刻?(2)《科里亚的木匣》科里亚为什么找不到匣子?你能用你学过的数学知识帮科里亚找到匣子吗? 科里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
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再数10步
想要挖出小木匣,可是怎么挖都挖不到,
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学过程